不厭其煩,再學某位港姐亞軍的口吻說一次:(翠亨村,我細細個就聽過呢個名喇。)
上月尾,翠亨村在銅鑼灣利舞臺的分店,正式開幕,有別其他分店的華麗,新店的裝潢較為貼近民眾,飯廳內刻上翠亨邨名字的鐵閘,挺具懷舊味道。
這晚相約土瓜灣之友,與大班數人,一同來到這裡晚飯,雖然新開張不久,但晚市差不多全爆,沒有訂位的話,休想。
我們來的原因,除了試新店之外,最大目的,就是為了免費叉燒,新張期內,每檯客都送一碟例牌叉燒,直至今個月七號,只限利舞臺店。
叉燒水準不賴,蜜味香甜,肉質鬆軟,只嫌欠了一點焦香。只要你來光顧,叉燒人人有份,當然,你們來到,不會像去吃一蚊雞的師奶婆仔,只會諗縮數,以最小的付出來換取最大的回報,為吃一碟叉燒,而只叫一碟炒清菜那麼寒酸吧,我面皮才不致那麼厚。
為了叉燒,所以點了支餐牌上最便宜的布根地黑皮諾,價值四百多元,帶有活潑的果香,沒有很重的丹寧,非常easy going,層次感自然單調了一點,畢竟,這是一支便宜的法國酒。
仗著人多,可以來一客麵包雞,上桌時,看見一個XXXXXXXXL的麥包,內裡的是被荷葉包著的原隻雞肉,連同大頭菜,道理與北方的乞兒雞沒兩樣。
師傅解釋麵包雞的由來,為何用麵包代替塘泥?原來是想物盡其用,連麵包也可吃下肚。
麵包先切件,分好上碟,雞肉與大頭菜放在煲內,熱辣辣上檯,吃法是將雞肉放在麵包上一起吃。嫩滑中帶有荷葉香的雞肉,伴以香甜的大頭菜,味道不錯。
忽然間想起,數年前到過一間杭州菜酒家,吃過的乞兒雞,竟然以報紙來充塘泥,哈哈,也是一段令人得啖笑的飲食回憶,食客的味覺還是最誠實,不久,該酒家已結業。
爵士湯的由來,不用我多說,自己上Google也可找到,流傳至今,不止西苑酒家獨有,在翠亨邨亦可嚐此品,就連地鐵站的原味家作,也推出近似的產品。
不同地方的演繹,得出來的結果還是差不多,爵士湯的材料,由鄧肇堅爵士而定,西施骨,雞肉,蜜瓜,螺頭,花膠等等,如非以上材料,便不算是真正的爵士湯了,我又想到,爵士銜頭可以買,甚麼英聯邦古巴,流過流口水的劉爵士,若是要他創作一個爵士湯,又會是怎樣?
對不起,說到興起有點離題,此爵士湯的味道濃郁,鮮甜不在話下,湯身帶點點黏潤。要是每天都喝一碗的話,我想也不用花多餘錢去買護膚品了。
對不起,說到興起有點離題,此爵士湯的味道濃郁,鮮甜不在話下,湯身帶點點黏潤。要是每天都喝一碗的話,我想也不用花多餘錢去買護膚品了。
蝦子柚皮水準一般,沒錯柚皮處理得宜,沒有難以入口的苦澀,只是蝦子的香味,並未完全逼進柚皮之內。
本來在粵菜館吃片皮鴨,難免有點張冠李戴感覺,可幸這裡的片皮鴨做得不俗,淨鴨皮與連著肉的鴨皮,兩者各有各捧場者,以蝦片來代替薄餅,又是新鮮的配搭。
當吃過鮮蝦荷葉飯後,隨即打消一試干炒牛河的念頭,因為實在吃得太飽了,我叫牛河的原因,無非想証實一下,翠亨邨是否用上余均益,你們覺得我無聊嗎?
說回這個價值$140的荷葉飯,荷葉香均勻地滲進飯粒內,蝦肉爽口鮮甜,份量足夠六個人分。
去到最後的甜品環節,鼓餘其勇,勉強吃得下香滑的生磨杏仁露。
新店通常有個弊病,廚房未上力,服務出亂子,尤其是中式菜館的情況最嚴重,幸運地,當晚的服務沒有出現亂子,菜式水準亦不錯,值得給予他一個讚美。
我們吃得窮兇極惡,又麵包雞又片皮鴨又開支酒,價錢不高才怪,正常情況之下,晚飯時段的翠亨村,平均每人消費大約$250至$300便可,當然,試乎你吃甚麼。
翠亨村:銅鑼灣波斯富街利舞臺廣場22樓
叉燒怎麼要收錢?128大洋?
回覆刪除這碟是另外再叫的。
回覆刪除酬賓周太好了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