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
Whisk:日式lady妳真係kawaii
一季一會美麗華酒店的公關A,她說Whisk剛推出新餐單,大玩日本風,想我來試給予意見,聽罷實在有趣,即刻記低日子。
連同酒店代表,與及兩位美麗的友人I小姐與P小姐,五美拱照我這位大叔。
(嘩,咁益我呀?)我暗裡歡喜。
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
伊藤:相識是偶然
作為一個部落客/專欄作家,認識新朋友的機會,或者較其他人多。在上個月的西班牙飯局,認識了一位爽朗率直的女生J。
飯局後交換了聯絡方法,她說:(得閒過來太古搵我食下晏啦。)
一言既出,定好日子,再問問她:(呢幾間妳想去邊間?)
J:(伊藤啦,我未去過。)
闊別九年多,再次來到華蘭路尾,踏正中午十二點半到步,遲一分鐘的話隨時被DQ!
(記得要準時到,逾時會即刻放番張檯出嚟)當日早上,店員致電來作實,對我作出提示。
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
漁樂 YU LOK CC :在長洲喝一口魚湯
幾個連成人遊戲機中心都未有資格入的中學生,暑假一起去長洲宿營,第一站到海灘,不懂水性的只在岸邊浸水,未幾,天文台懸掛八號風球。
幾個男生,逼在同一間房,看完BEYOND放暑假,就看四仔,看到自然睡著,第二天,待天氣稍為好轉,天文台除下八號風球之後,去租單車來個環島自駕遊。
時為1991年7月,這是我第一次去長洲。
之後一次是公司旅行,還在K字頭的連鎖快餐店任職的我,與十多位同事入長洲,全部都是年紀相若的年青人,份外投契,但對於這次宿營的經驗,我只記得與數位女同事去島內某間卡拉OK,一晚就用了$200。對當時只有$14時薪的我,未免是一個很大的負擔。
當我在渡輪上,見到一大班年青人聯群結隊入長洲,自然地想起我的往事。
三十多度的下午,剛吃過的午餐已經消化,到達長洲第一件事,看看吃些甚麼好。
聽聞有間小吃店,專攻海鮮,不時不食,價錢相宜。
漁樂兩個字,很清楚說給大家聽,作為漁民,很快樂。
2017年7月28日 星期五
Chocoduck Bistro:長洲的歐陸風情
上一次入長洲,已經是2010年的事。
再上一次呢?1996年。
難怪有朋友笑我:(你去英國次數仲多過我去東堤呀!)
熱到死的放假日,沒有任何採訪試菜約會,一個人在中環乘坐快船到長洲散心,三十五分鐘就到。
應該是我第一次,一個人入長洲。
隨意地逛,隨意地拿部菲林機拍照,汗流夾背之下要找間咖啡館坐一坐,看看書。
坐到咖啡館關門,時為下午六時,計劃晚上八時才回程,不如找間餐廳吃個晚餐?
想起酒店公關兼土瓜灣之友H,剛去過島上的西餐廳Chocoduck Bistro,讚口不絕。
走到餐廳門前,打開門,我問老闆娘:(唔好意思,我臨時臨急沒有訂位,請問有沒有位,我只係一個人。。。)
老闆娘答:(有。)
2017年7月27日 星期四
ÉPURE:米芝蓮一星的Summer Romance
上年曾光顧過ÉPURE兩次,後來ÉPURE拿下米芝蓮一星,對我來說絕不意外。因為兩次的餐飲經驗都是非常愉快,尤其是品嘗過其White Button Mushroom Soap、烤法國有機春雞、與酥皮龍蝦,全是令人夢牽魂繫的美味。
日前中午再訪,品嘗剛推出的季節餐單,以夏天為主題的午餐分別有兩道菜、三道菜及四道菜(餐單上某些菜式要額外價錢)以供選擇。
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
中華滙館:華麗的傳承
香港的餐飲業瞬息萬變,像迴轉壽司一樣貨如輪轉,正所謂有人趕辭歸故里,有人漏夜趕科場,每一個月都有不少新餐廳開業,亦有不少餐廳結業。
中環士丹利街的新同樂已結業,不久,它的舊址由另一間同樣走高級粵菜路線頂上,這間中菜廳名為中華滙館。
走高級典雅路線的中華滙館,沒有一點財大氣粗的氣派,卻有一種貫通中西的玩味,最令我有印象的是那幅璧畫,以馬賽克為水墨畫打格仔,玩味盅然之餘亦不落俗套。作為威士忌愛好者的我,焦點放在貴賓房的酒櫃,擺放了一系列價值連城,日本輕井澤絕版威士忌,若有機會嚐一口,如願足已。
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
蘇格蘭:一路向北(三)
一個小鎮,分別住在兩個不同地方,在民宿住了兩晚,退房前的早上,先吃過蘇格蘭煙燻三文魚muffin,然後回房間拿行李,把鎖匙交回屋主,臨行前說一句:(Come on you BLUES)
(前文提及過,屋主是愛華頓球迷,CYOB一詞,是愛迷用來互相鼓勵。)
踏正早上十一點,有部私家車駛到民宿門口停下,司機下車,表明來意之後,便拿著我的行李到車尾廂。
Glenmorangie House,我來也!
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
朱敏記桑拿菜:七月雙星生日局
土瓜灣榮光街的朱敏記桑拿菜,鑊鑊新鮮鑊鑊金,已經暫時取代了拍板小館,成為我這年來光顧次數最多的飯店。
月前我在歐洲旅行期間,朱敏記老闆娘whatsapp我:(幾時再來?又有新菜式呀。)
我:(等我,遲啲啦。)
上月尾友人J先生,之前他曾參與我在這裡的窮L飯局,委托我在此訂一檯,與數位朋友飯聚,事後他對我說:(呢次出品好過上次你搞果次飯局。)
人少少水準容易控制,這是真的,尤其是一間小店。
每年七月,都會為兩位部落客朋友,嬌肖的水晶與良品大叔KL慶祝生日,今次想麻甩一點,主人家想吃小炒。
我提議去朱敏記,主人家沒有異議,當作實之後,即刻whatsapp老闆娘:(今次又要麻煩妳喇,留張大檯,我再作實下人數,再搵妳寫菜。)
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
西貢金雞海南雞:秋生效應
名人說一句,等於我們說一千句,甚至一萬句。
黃秋生早前大罵君悅酒店的海南雞飯物非所值,雖沒有詳細去品評,但是已惹來一大班人出來和應。
名人效應,再加上鋤強扶弱的心理,這段時間君悅的海南雞飯,惹來不少負面聲音。我曾經在此撰文,大讚它們的海南雞飯。經秋生一罵,你教那些擁護君悅的支持者情何以堪?
始終很多人,還是相信名人的品味,姑勿論他/她們懂吃不懂吃。
後來他到另一間由西貢發跡,現今發展至數間分店的海南雞飯專門店,試吃海南雞飯,最後破口大。。。。讚。
金雞海南雞飯,五年前我首訪西貢店,也曾對它推崇備至,年前到過九龍城店,麻辣海南雞飯挺有意思。
是日下班心血來潮,再到九龍城店,吃同一樣東西。
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
鐵板燒和菊:大西北的鐵板燒美學
當收到年青的K妹,邀請我到元朗的鐵板燒和菊試菜,我一直猶豫不決,總是欠缺一點信心。
今年逐漸減少這類試菜局,寧缺莫濫,一來我要抽時間做運動,二來我要有十足信心才應約,萬一去了伏店,到時進退兩難,浪費時間不特止,更浪費了我胃部的空間。
最終是美食部落客小臣,給予我的信心,他一向咀刁,連他也大讚這裡的出品,我相信他。
當抽到空,準備回覆K妹之時,都市日報便大幅報導該店。(我在都市日報的飲食專欄,是每逢星期三出街,細篇稿就每星期一篇,大篇稿就隔星期出,而同我一起分享版面的,是另一位都市日報飲食記者,我與她並不相識,當然沒有交流,枉論會夾稿。)
我對K妹說:(報紙出咗大稿喎,我無可能再寫上去㗎喇,咁我仲去唔去好?)
K妹:(無所謂啦,反正我一早約咗你,如果你覺得OK的話,出落個blog都無問題啦。)
混亂拉麵:拉麵陳夏日限定冷之大根
熟悉我的朋友,一定知道我最常去的拉麵店,就是深水埗的混亂拉麵。
如果以男人的浪漫來形容周月的沾麵,混亂的二郎系重口味,大約是男人的豪邁。
份量可加未必可以減,野菜背脂加大三倍最歡喜,蒜味逼人有個臭味相投的朋友的確好極。
年初終於與好友E小姐,一起來混亂,一起高呼重口味萬歲,她吃原味,我吃辣味,最後兩個人皆吃得乾乾淨淨。
(係就幾好味,但一次就夠,我起碼要跑返一次山路先抵銷返晒!)E小姐說。
吃到上火,我提議:(請妳飲銀菊露啦,附近有間涼茶舖,我成日飲佢哋啲銀菊露!)
我有我飲,她只看著我飲。
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
葡匯咪走雞葡國餐廳:家傳葡萄牙風味
吃葡國菜就要過澳門?也不盡然,雖然香港的葡國菜一向不成氣候,來來去去都只得三兩間選擇,但是剛剛在尖沙咀開業的葡萄牙餐廳 - 葡匯咪走雞葡國餐廳,早在西貢年代已經廣受食客們讚賞,由葡裔大廚Michael Franco主理,憑著其祖母留下來的食譜,把它發揚光大。
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
Zafran:西班牙Tapas Omakase 之夜
雲咸街的西班牙餐廳 - Zafran,年前開創了先河,將廚房發辦的概念,融入在西班菜身上。
那時候的大廚Pedro是巴斯克人,理所當然主打巴斯克風味,三年前的八月天某個晚上首訪,除了品嚐了一頓美食之外,還上了一堂美食課。年前他蟬過別枝,成為尖沙咀朗廷酒店的行政總廚,可見其實力非凡。
上個月,受到很sweet的V小姐之邀,再一次來到雲咸街的地庫。
(今次又係Omakase呀,$498有五道Tapas!)V說。
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
麥文記麵家:深夜到訪
它雖不再是我心目中No.1的雲吞,但一到深夜,就自然想起它。
佐敦的麥文記,大名無人不知,連台灣旅客來香港,也特意來吃碗麵。(當然不排除是去澳牛的時候,才發現這間老字號麵店)
營業至深夜十二點三十分,小弟兩年前由赤鱲角轉職至尖沙咀,這年來已光顧過不知多少次了。
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
The Pawn Kitchen by Tom Aikens:Champagne on ice in the gloomy afternoon
喝了酒多年,真的未試過香檳加冰,以前喜歡夜蒲的年代如是,今天成為了所謂美食部落客/專欄作家,如是。
但眼見很多人,尤其是在派對的女生,手上的酒杯,裡面是放了冰塊的白酒氣酒,當時還推斷她們喝的是雞尾酒呢。
我不反對香檳/氣酒加冰,但只限沒年份最便宜的款式。你要我拿瓶Dom Pérignon,Krug這些貴價名牌來加冰,肯定被人大罵暴殄天物。
最近灣仔的The Pawn Kitchen by Tom Aikens,推出以Moët & Chandon Ice Impérial為主題的Brunch,公關朋友G先生問我有沒有興趣一試?
老實說,近年很少喝毛澤東(Moet的其中一個綽號),我較喜歡它們的Vintage系列,這次由Ice Impérial來擔大旗,反而有點興趣,畢竟我未喝過。另一個重點,The Pawn裝修之後,由英國著名廚師Tom Aikens接手,我還沒來過。
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
靚湯水餃:身邊的暖湯,無言解開了我寂寞
普通的店名,簡潔有力地道出其招牌:靚湯水餃。
得知此店的存在,就在早前看過某Openricer的Facebook專頁,大力推薦這裡的水餃。
飯局輪空,兼沒有帶跑鞋的晚上,獨自走到來大角咀,一心想到車品品吃碗翅,但見到門外的人龍。。。我還是不打擾老闆娘了,搬到現址已經有十年,車品品依然是老樣子,長期人手短缺,永遠是一個困局。
不如,就試這間水餃店?反正在對面。
2017年7月14日 星期五
台南阿豆仔:接近四倍價錢的滷肉飯
前幾日上載了一張餐單到我Facebook專頁,惹來不少迴響。
一間主打台灣菜的食店,餐單格式很台灣,價錢一欄亦很台灣。不過裡面的銀碼,是港幣。
($35一碗滷肉飯?是台灣接近四倍價錢!阿元來了都無咁貴。)
(裡面的價錢是台幣 X 4 ?)
香港的物價高過台灣是不爭的事實,我們去台灣旅行覺得當地的消費很便宜,反過來台灣人來香港旅行,覺得甚麼也很貴。(除非你本身很有錢,或者是台灣人氣部落客,受邀來香港試食試住。)
照香港的生活指數,高過台北大約三份一去比較,再結合物離鄉貴的因素,此碗價值$35的滷肉飯,是貴到無譜的。
位於銅鑼灣利園後面的蘭芳道,掛台南之名的阿豆仔,已開業一段時間。
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
紅糖Hung Tong:紅磡蜜糖兒
同屬香格里拉集團的酒店,位於紅磡碼頭附近的嘉里酒店,與位於尖東的香格里拉酒店,風格各異;嘉里酒店格調更青春活力,與時並進,可以在酒店的中菜廳——紅糖,感受到嘉里酒店的與別不同。
早前與數位朋友來晚飯,與酒吧相連的紅糖較為Casual,沒有高級酒店中菜廳般高貴。門口的舊鐵閘,飯廳的紅磚外牆配以皮製梳化,面臨維港海景;看似縱橫交錯的配搭卻顯得別樹一格。
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
Eatwell:在興發街食得好
三十多年前曾經風光一時的天后興發街一帶,全靠當年軟硬天師說過「永遠懷念興發街嗰間Esprit」,我才知道此地也有一段很潮的歷史。事隔多年,天后已成為銅鑼灣的後花園,不少美食皆可在此中尋。友人告知這裏有一間只能容納三十多人的小型粵菜館,主打懷舊手工菜的Eatwell食得好,是區內的臥虎藏龍之輩,麻雀雖小,但飯店的環境不局促,樓底高添上一份氣派。
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
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
龍景軒:華麗的米芝蓮三星
由2008年開始,中環四季酒店的中菜廳,龍景軒,一直是米芝蓮三星食店,地位穩如泰山,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上,依然屹立不搖。
全賴龍景軒主廚 - 陳恩德師傅,與他的團隊的功勞,沒有他,就沒有今天的成就。
大白天坐在飯廳一角,面臨著開揚的維多利亞港海景,未嚐美食,已被窗前的迷人景致吸引著。
香港的星級中菜大廚差不多全部都是紅褲子出身,人稱德哥的陳師傅亦不例外,在13歲入行的他,憑着不斷努力成就今天的成績。 德哥試過一個月創作超過二十道菜式,作為行外人的筆者,聽罷也覺得不可思議。
2017年7月8日 星期六
唐閣:米芝蓮三星,絕非浪得虛名
由2008年,米芝蓮登陸香港的第一年開始,尖沙咀朗廷酒店中菜廳唐閣,一直穩佔二星,上年尾,升格為米芝蓮三星,與龍景軒並駕齊驅,成為全球米芝蓮三星食店之中,僅有的兩間中菜。
唐閣的總廚,鄺偉強師傅,坐擁三星大廚之美譽,只以抱著平常心待之。
(我對名譽不大著緊,只在乎想把傳統粵菜可以傳承下去!)
凡事親力親為,已接近退休年齡的鄺師傅,由十三歲開始入行,累積超過五十年經驗,論資歷,有誰及得上他?
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
大灣咖啡廳:全城最新酒店自助餐
上月的紅糖飯局後,土瓜灣之友兼酒店公關H,即刻約定同一屋簷下的自助晚餐,不用急,最緊要快!
嘉里酒店在今年四月尾才開幕,旗下的大灣咖啡廳,未必是全城最佳自助餐,但一定是全城最新酒店自助餐。
黃昏六點開始,直至晚上十點半的自助餐,早下班的我,由尖沙咀坐8A巴士到黃埔花園,再行去紅磡碼頭。較原定時間,早了五分鐘到達。
很多人說酒店的位置隔涉,除非你乘坐往紅磡碼頭的巴士,或者是由北角坐船過來,上次我從紅磡鐵路站徒步過來,大約十五分鐘。後來才發覺,在黃埔站下車最近。
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
蘇格蘭:一路向北(二)
在蘇格蘭北部小鎮Tain渡過了一晚,第二天早上,被窗外的自然光照醒,看看手機顯示的時間,清晨六點三十分。
倒頭再睡一會,八點才起床,梳洗後到民宿地下的客廳,等待一日元氣之始 - 早餐。
民宿主人見我身穿愛華頓球衣,便搭起訕來:(愛華頓,我都係來自利物浦!)
他指著牆上的Albert Dock油畫,道出自己的背景。
難怪他的口音一點也不Scottish,而是不算很重的Scouse腔。
我問他:(咁你係捧利物浦定係愛華頓?)
屋主:(愛華頓,不過唔算好迷。)
至於他為何由老遠的利物浦,搬到上來蘇格蘭北部的小鎮?我沒有追問下去,深信每個人離開自己的地方,總有不同的理由,只要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,沒有甚麼對不對。
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
Luxe Culinary:黃竹坑廠廈內的名廚舞台
近年餐廳功能漸趨多元化,開放式廚房更拉近了大廚與食客的距離,位於黃竹坑工廈的Luxe Culinary,是一道國際級名廚與本地溝通的橋樑,也是嶄新的餐飲服務平台。
5月初的某個下午,我在Luxe Culinary出席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午餐會,分別品嘗由中國飲食文化大師尹達剛師傅,與本地享負盛名的甜心先生Jeffrey Koo合作設計的餐單(每位$1,180),親身經歷了一場中西合璧的對決。
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
利物浦:加泰隆尼亞之夜@Lunya
今次歐洲之旅,難得與酒友M同一時間在同一個島,最巧合的是,我們在同一日出發往利物浦。
他從倫敦北上,我從格拉斯哥南下,還未算,他是車路士球迷。這個星期日碰著愛華頓主場對車路士,他在安排行程之前,是沒有想過這件事。本來他純粹抱著悠閒心情,遊覽這個他從未踏足過的英格蘭西北部城市。
(真係有咁啱得咁橋,不如一齊睇波啦!)出發之前,我問定酒友M。
訂了球賽門票之後,是時候想想當地的餐飲,他對食是很有要求,沒可能與他去Nando's,Jamie's Italian這類連鎖餐廳吧。
我:(去到才算啦。)
中午由格拉斯哥坐火車,南下利物浦,下午茶時間到達,酒友M由倫敦出發坐火車北上,要在晚上才到。
先安頓好行李,休息一會,再往市中心走,到達目標餐廳門口,問問當晚有沒有位。
Lunya,主打加泰隆尼亞菜的餐廳,即日訂即晚兩位,沒問題。
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
寫在沙中線通車前幾年,我最喜愛的土瓜灣十間食肆(2017)
兩年前寫過一篇 "寫在沙中線通車前幾年,我最喜愛的土瓜灣十間食肆" 的文章,反應空前熱烈。
當時選了十間個人在區內的心水食店,其實,地鐵仍未觸及的土瓜灣,好東西何止這十間?
今次就來個2017年版本,再分享我心目中,另外十間土瓜灣心水食店。(一切完全主觀,擺明偏私,你覺得我挑選的食店不外如是的話,我也沒辦法)
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
松坂庫(尖沙咀):海膽之赤的疑惑
相片來自友人
友人K先生,上星期在他的社交網站,分享一張cap圖,說某飲食KOL誤導大眾。
這位前X假期記者,在他的影片大力推薦海膽手卷,說是用上更矜貴的赤海膽,連食店個宣傳牌,寫明赤海膽生長在東京灣一帶,但眼利的友人,一見到個海膽木盒,咦?北海道根室?
赤海膽不是九州特產的嗎?東京灣與北海道,就算不懂地理,都知道兩地的距離相差甚遠。再者,東京灣很近九州?
有見及此,我特意去她的專頁求證一下,她給我的答覆:(為免比人話我加鹽加醋,我索性原文節錄)
此「赤海膽」與閣下形容的「赤海膽」非同類,片中是來自北海道,當地漁農除以生產地/膽類科種界定外,亦會以海膽生殖腺去命名,而片中的海膽生殖腺是橘紅色,所以當地人也叫「赤海膽」。
她這樣說,我這樣聽,但宣傳牌寫上東京灣二字,已經誤導所有食客。她的粉絲就繼續鳩tag朋友,只要是海膽,甚麼也不重要。
K先生:(可能連佢都比間嘢誤導埋!)
這間食店其實是日本雜貨店 -松坂庫,反正公司附近有一間,第二日就去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