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介紹過馬德里吃蝸牛的酒館「Casa Amadeo Los Caracoles」,隔離有間門面更加casual,大約是像我們的快餐店,主要賣Tapas的「Bar Cruz」,應該是做街坊生意。
雖然剛吃過蝸牛與豬手,仍有能力吃到一兩碟小吃的,於是就行入去,開始晚飯下半場。
之前介紹過馬德里吃蝸牛的酒館「Casa Amadeo Los Caracoles」,隔離有間門面更加casual,大約是像我們的快餐店,主要賣Tapas的「Bar Cruz」,應該是做街坊生意。
雖然剛吃過蝸牛與豬手,仍有能力吃到一兩碟小吃的,於是就行入去,開始晚飯下半場。
有一間餐廳,在我的馬德里之行的五日四夜裡面,連續兩日中午光顧。
就是很受遊客歡迎的「Casa Toni」,只要在YouTube搜尋,有關該餐廳的短片很多,知名美食YouTuber Mark Wiens,也曾在此留下過紀錄。
第一晚在馬德里,專程而來卻摸門釘,結果去了斜對面的「La Oreja De Jaime」,都是吃相若的料理,感覺也不錯呢。
既然「Casa Toni」特別受到眷顧,自然有個人之處,兩日後的正午十二時一刻到達,在我前面已經有人在等候,因為餐廳的開門時間為12:20。
馬德里其中一樣代表性的小吃:炸魷魚圈包,行過大廣場附近的橫街窄巷,梗有一間喺左近。
當中「La Campana」是比較有名,位置就在廣場外面,晚上去到門口,裡面坐滿人,外面等候的人亦不少。
那就索性外賣,雖然餐牌全是西班牙文,但一看Calameres就知是魷魚,而且店員也能說英文,溝通是無難度,總之一個炸魷魚圈包,兩三個硬幣的代價,一邊行一邊吃。
晚上十點的馬德里,街上人來人往,大廣場依然熱鬧非常,這才是真正的夜繽紛。根本不用強行販賣遊客價的街頭小吃,來引人出夜街消費。
步行回旅館途中,經過這間有120年歷史,賣蝦料理的「La Casa del Abuelo」,記得出發之前看過有YouTuber介紹過,原來近在咫尺,與我之前在此寫過的「La Oreja de Jaime」,只是在對面而已。
數年前「果籽」曾經介紹過一間馬德里的酒館,由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經營至今的「Casa Amadeo Los Caracoles」,它的位置與我下榻的旅館,只有百多米之遙,所以出發之前已留名跟進。
如果與我之前介紹過的「Botín」,「Chocolatería San Ginés」等過百年老店相比,八十多年歷史,實在不算甚麼,但是酒館的創辦人,剛剛度過95歲生日的Amadeo Lázaro,直到今日仍未言退,而且他的兒子與孫子,也在酒館工作,三代同堂家族式經營,也是難能可貴。
因為近水流台,所以這次在馬德里的四晚,有兩晚來這裡吃晚飯。
在香港開業超過三十年,已被稱之為老店,反之在歐洲,隨便也找到一間百年老店。
只要Google「Oldest restaurant in the world」,隨即彈出一個名字:
「Botín」。
1725年開業,下一年便踏入300周年,當時香港仍未開埠,清朝皇帝是雍正,橫跨四世紀的歲月,早已寫入Guinness World Records。
這裡成為今次馬德里之行,唯一一間需要預訂的餐廳,但出發前兩星期才想起,晚飯時段只剩下23:00,就當吃宵夜吧。
回到上個月的生日飯,友人R小姐說想吃Churros,所以選擇在「Bayfare Social」,慶祝我又大一歲。
因為她在餐牌上面,見到有這款西班牙甜品。
我視為馬德里之旅前哨戰,有樣學樣,去到我又要吃Churros。
上網問問Google大神,好幾間目標食店,都是在Plaza Mayor外圍,非常方便,包括這間當地的有名Churros店「Chocolatería San Ginés」。
真正百年老店,1894年開業至今,一星期開足七日,其中有四日開足廿四小時 根據Google的資料,中午時間去到門口,在我前面,起碼超過十個人在排隊,至於外賣的就不計其數。
早上從倫敦出發,兩個多小時的航班,中午時間到達馬德里,當地的交通算方便,機場坐地鐵出市中心,轉兩條線,四十分鐘左右到達,只是我拿著廿多公斤行李,上落有點點吃力而已。
放低行李在旅館,跟著google map四圍行,發覺旅館一公里範圍,有不少不錯的餐廳,隨即記低在我的飲食名單𥚃面。
晚上回到旅館,首先是要拿衣服去洗,放進乾衣機之後,就外出晚飯,想去的餐廳,到達門口卻碰正休息日,對面有間都是賣相若料理的「La Oreja de Jaime」,用電話翻譯外面的西班牙文菜單,好,就行入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