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

Chao Chao Gyoza - 餃餃 餃子:男人的浪漫,口水多過浪花



半年前到訪當時剛開業,Chao Chao Gyoza的黃埔分店,期間又犯上低級錯誤,把SD card遺留在card reader,相機變得無用武之地,只能用iPHONE相機食先。

事隔半年,與友人L君再到這間餃子店,約定中午十二點,不見不散。

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

唐閣:米芝蓮三星過冬



新一年度米芝蓮星級食肆,坐擁三粒星的中菜廳,與上年度一樣,四季酒店的龍景軒,與及朗廷酒店的唐閣

上年中曾受邀來品嚐以斯洛文尼亞葡萄酒,來與飯店招牌菜配對的餐單。今年四月,藉著採訪之便,一邊吃著三蔥爆龍蝦,一邊聽著飯店主廚鄺師傅,分享他入廚四十多年的點點滴滴。

今次,與家人來做冬,一行三人,坐在唐閣二樓的四人檯。

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

信興酒樓:天下無不散之筵席



紮根深水埗八十年的信興酒樓,因為被拆霓虹招牌的問題,加上很難將其翻新,現有的第三代主理人順水推舟,將會在今個聖誕節之後,結束八十年的基業。

消息一出,外間紛紛流露出婉惜之情,又一間老店倒下,難道只剩下連鎖店?那些關注小店之人,如是地說。

亦有另一方,批評近年酒樓的出品水準大跌,與其抱殘守缺,不如告老歸田,既然跟不上時代的步伐,為何還留在這裡獻世?

我對它的印象,由初中時代開始,經常逛鴨寮街,附近有機舖,對這間酒樓的外表產生好奇。後來有機會跟家人來飲茶,吃過甚麼當然不記得,只記得環境頗污糟,茶客大多是長者,或者是大叔,心裡有點嫌棄,有大酒樓不去,來這等地方難免感到有點委屈。

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

Ole Spanish Restaurant:野味過冬





貴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西班牙餐廳之一,中環雪廠街的Ole,一向沒有很強勁的宣傳,當近年西班牙餐廳有如雨於春筍,遍地開花,但它依然屹立不倒。

証明一樣簡單不過的道理:薑,是越老越辣。

日前的晚上,再訪這間老牌西班牙餐廳,目的是一嚐今個月才推出,由餐廳大廚在西班牙搜羅的野味,炮製出一道道以野味為主角的西班牙料理。

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

澳門:米芝蓮級數拉麵@HANAMI花悅


小弟在今年過澳門的次數,實在少得可憐,相比其他本地飲食bloggers,連一些二,三線也不時受邀過大海試菜,今年只去過一次澳門的我,實在慚愧。

月前雜誌社的負責人過來香港,一起吃自助餐,我還對他們說:(今年應該唔會再過大海喇,下年見啦。)

誰不知,今年雜誌正值踏入八周年,在澳門婆仔屋舉行酒會,作為有份在雜誌佔一格的所謂專欄作家,百忙也要抽空出席,下班後即前往港澳碼頭,風塵撲撲。

於酒會逗留了一會,負責人另有節目,我便獨自去偷歡,反正也很久未試過一個人在澳門街闖蕩。

一個人,去那裡好?難得過到來,最好是之前未去過。

忽然想起,有一間位於永利皇宮的拉麵店,是全球唯一一間米芝蓮星級拉麵店 - 的分支,名字叫花悅

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

朱敏記桑拿菜:窮L過冬金曲夜



萬聖節的晚上,定下了今年窮L飯局最終回的地點,昨晚在土瓜灣的朱敏記爽拿菜,擺下五圍。

當時老闆娘道:(到時比個預算我,幫你寫啲靚野。)

差不多一個月後,我再找老闆娘:(今次真係又要打搞妳啦。。。)

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

Master House:抹茶溝啤酒的歡樂時光



有一段時間沒見好友台北R,我想上次見面是在Whisky Live香港站吧。

我:(臨近年尾,請妳食餐飯啦,當係比個機會答謝妳,呢一年來的關照。)

R:(關照就講唔上,不如出嚟飲兩杯?)

再訪蘭桂坊的Master House,她說最近酒吧終於推出歡樂時光優惠。。

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

名館 Ming Bistro:兩個人的江湖菜



上月尾在法國電影節的酒會,偶遇數月不見的好友A君。

(上年我帶妳去開幕酒會,今年我無搵妳,竟然喺度見到妳。)我打趣地說。

(我轉咗工呀,今晚係公司叫我嚟。)A君回應。

(約時間食晚飯啦!)我當然打蛇隨棍上。

上周日,我倆來到希慎廣場十四樓的名館

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

一個味道一個故事:芫荽勿語



小時候家裡經常以芫荽滾湯,加些鹹蛋,加些肉片,簡簡單單的湯品,吃得真滋味。

長大以後,前一晚喝得伶仃大醉,早上起床宿醉未消,除了想起昨晚在酒吧,與我談過音樂的女生,還想起一碗芫荽皮蛋湯,最好是即刻喝!

索一索芫荽陣味,勝過一粒解酒丸,這是經驗之談,信不信由你。

究竟由幾時開始,芫荽變成洪水猛獸一樣,生人勿近?

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

秘製牛什(紅磡):一點雜談



經常強調著掃街的樂趣,絕不下於與美女在米芝蓮星級餐廳共晉晚餐。

牛雜是我其中一款喜愛的街頭小吃,不過當十三座牛雜一去,大將凋零,年來在香港吃過的牛雜,水準根本不及十三座。

你們或覺得,牛雜間間味道差不多,有甚麼值得去比較?

單是十三座的牛腸,那陣肥膏的滋味,還有芳香醇厚的滷水,其他牛雜店望塵莫及。

敗走香港進軍台北,最終亦落得結業下場,難道這個年頭,賣牛雜真的沒有出頭天?

日前到過廟街牛雜,牛雜質素不俗,可是做得未夠入味,牛雜與滷水有點貌合神離。有網友見到我在面書專頁分享,留言批評新店不及以前在對面的鐵皮檔。

紅磡SAV酒店旁邊的大沽街,有間標榜秘製牛什的小店,舖內掛著蔡瀾先生的報導。

一看,原來是以前水渠道賣牛雜的美味食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