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

豚王 VS 一風堂

近年以豚骨湯底為主,來自日本原裝入口的日式拉麵店,陸續進駐這塊彈丸之地,上年秋季在中環和安里落戶的豚王,可說是表表者。豚王的背景是彼邦很有名氣的拉麵店一蘭,來到香港,甘於由此小巷做起。

第一次光顧時,只是第四天開業,那時候還未廣為人知,在中午飯黃金時段,一樣可以直行直入這間只能坐大約十個人的拉麵店。




最特別的是,不論湯底濃度,麵條的軟硬度,是可以自己選擇。不同的人,吃拉麵有不同要求,口味如何?由你決定,味道可要清淡或濃味。香油,荵,蒜茸份量多與少,要不要叉燒?可以在點菜紙上選擇。甚至可要求麵條的軟硬程度,你想學意大利人吃意粉大叫Al Dente,又或者學上海人吃煨麵。煨到軟淋淋,沒說什麼正宗不正宗,你喜歡點就點。吃日本拉麵也可以個人化,這就是可愛之處。



我要的是豚王拉麵,幾分鐘便奉上面前,先喝一口湯底是基本,豬骨湯味濃厚鮮甜,帶點微辣,聽店員說是為了吊味,這小小辣度為豬骨湯底點睛。拉麵材料有叉燒兩塊,黑木耳,荵,洋荵,另外加錢要溏心蛋,不過溏心蛋質素一般,溏心度不夠,差了一點點。叉燒入口鬆化不硬,黑木耳極為爽脆,麵條比坊間的幼,而且較為平滑,入口煙齦爽滑沒有異味,索汁能力強,三兩下便吃到碗底見天。吃拉麵將湯底喝光,是對拉麵店的尊重。



事隔多月之後,豚王已貴為城中最火紅的日式拉麵店,由每天開門營業的一刻,人龍從不間斷,將和安里打做成"萬人坑",人氣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。

聽說有些人在豚王營業前兩小時,來排隊等開門,最高峰時期有幾十人,井然有序地危聳站立,絕不打尖。假日的情況更為嚴重,為了一碗拉麵而要企街兩小時,我萬分不願。但想起數月前吃過的豚王,怎辦?

我既然有條件平日過來,為何還要假日來等餐死?這天平日下午,選擇剛過了午飯的尖峰時段來,時為一點五十分,門外只有九個人在排隊,即是我將會排第十。心想豚王快上快落,我排第十應該不用太久,好,便跟隊。

在等候的時間,店員預先奉上點菜紙,未入坐先點餐,省卻不少時間,務求做多幾轉生意。現今連老外也光顧,點菜紙也有分中,英文。選擇了麵條軟硬度,走不走荵,將點菜紙交回店員,結果等候大約十五分鐘,終於能入座。



環境無疑是逼狹一點,不過對我沒大關係,如果粗身大細的話,還是小心一點好。首先小嚐檯上的醃菜,青瓜,蒜頭,辣芽菜三味,最喜愛是青瓜,帶一點微辣,但仍保持青瓜本身的爽甜味。

我今次點了黑豚,即是與早前在拉麵吃過的黑秀,份屬同一祖宗。黑漆漆的外表,深不見底,是否暗藏殺機?


例牌先喝一口湯,雖未至去到達磨的起膠,但也有濃厚的感覺。而且嚐到墨汁的鮮,其實用上大量豬骨來煲成的湯頭,很難不鮮甜。黑色的蒜蓉惹味得來,也不搶去湯底的風頭。麵條還是幼身的,我始終喜歡粗身的那一種,這才像吃拉麵嘛,不過我要求麵條的軟硬度,也能迎合到,麵條彈牙之外,索汁力亦強。

豚肉不是烤得微焦,入口肉質纖細嫩滑,黑木耳絲的爽脆,加強了這個黑豚的層次感,最可惜是現今沒有半熟蛋供應。



將湯底喝光,是對拉麵店,對師傅的一種基本尊重。吃慣拉麵的人,也懂得這個道理。有些人吃拉麵但不喝湯,不知是個人飲食習慣,或其他原因,不過不知者又不是罪。但最好還是入鄉隨俗,吃其他地方的料理,也是吃掉其文化。

由排隊到埋單離開,也是半小時多一點,離開的時候,人龍再度出現,已經有超過二十人在等候。可見豚王的熱潮,還是方興未艾。


相信眾日本拉麵狂迷,等博多一風堂來港,也等到望穿秋水吧,早前於午市時間試業五天已日日爆場,現已正式開幕。

上年與"一蘭"如出一脈的"豚王",如今成為全港人氣最旺的拉麵店,很多人拿一風堂,與"一蘭"相提並論,可見一風堂的名氣。來自福岡的一風堂,廿多年前由只有十個位的小店做起,如今已在日本擁有數十間分店,連美國,上海也可見蹤影,可以說是非常成功。


一風堂的創辦人是河原成美,他是日本拉麵界的殿堂級人馬,因為豚骨拉麵一向重口味,是男人的浪漫,為了照顧口味清淡的女士們,將原有的豬骨湯底改良取得成功,更在電視上的拉麵比賽,得到數屆拉麵王之榮譽。今次一風堂首度進軍香港,他親自來打點一切,正所謂早買早享受,趁新開張頭幾日來,隨時有機會品嚐到,由他親自弄出來的拉麵呢。就算河原先生不下手,有他在盯場,水準一定有所保証。聽說早一天的media event,好些受到邀請出席的Facebook之友,有幸品嘗到由河原先生親手做出來的拉麵呢,真羨慕。


香港店的環境寬趟和諧,一入到門口,全場店員齊心打招呼,很明顯已經在開店之前訓練有素。

一個人坐在吧檯前,店員奉上的菜單,只是一張紙。其拉麵只有三款,有淡口味的白丸元味,濃一點的赤丸新味,和帶辣的一風堂辣肉味增,前兩者賣$68,辣肉味則賣$78,比很多地方還要便宜。

其他選擇還有餃子,炒飯,當然在拉麵店,沒有理由吃炒飯罷。如果拉麵想加配料,還有煮蛋等之選擇,每款加$8 - $25,胃口大的朋友,更可加麵,即是加底,多付$15。




頭盤要了一風堂餃子,一客五隻$38,以鐵板盛上,夠熱辣辣,拿上手非常熱燙,這個一風堂的餃子外皮比較薄,而且不是煎得很脆,只是餃子底部帶一點微脆,但內裡的肉餡很鮮甜,充滿香甜肉汁,一口吃一件,不經不覺間隨時吃掉十數隻!


河原先生就是憑改良過,將豚骨湯原有敵豬肉騷味辟去,令到湯底更鮮更易入口而成名。我要了赤丸新味,如果你喜愛達磨的黏感,帶有濃重骨膠原口味的話,一風堂或會令你失望,雖然不是膠質豐富,但是豚骨湯的味道,一樣地濃郁鮮甜,加上一點點辣油和蒜油,將湯頭的味道更添層次,辣味惹味兼而有之,我沒吃過日本的總店分店,不知真正水準是如何,不過這個豚骨湯底,是具備競爭能力。



麵條用上幼身的一種,我要求吃得硬一點,果然麵條夠彈力,沒有討厭的鹼水味,索汁力亦強。


其他配料方面,叉燒肥瘦分明,有肉香,但不算十分突出。溏心蛋有別其他地方切開,而是原隻上。外表像普通的水煮蛋,沒有用醬油浸過,

內裡還是有流心,可是味道單調了一點,下次來吃拉麵的話,可以慳回$10。

這碗拉麵看落去份量十足,對我胃口頗大的人來說,其實,我是可以吃多一碗白丸元味的,少食多滋味,還是留待下一次來吃吧。

雖然大家也是豚骨湯底,但風格不盡相同,如果想濃味一點,豚王完勝,一風堂比較淡,反而會有更多吃得清淡的人會接受,由其是女性。不過說到比豚王其中一個優勝地方,是環境比前者好,排隊等候也不須在露天日曬雨淋。

當一風堂也來到香港立業,連計原有的豚王達磨魔麵亮亭等等拉麵店,現今的日式豚骨拉麵市場,已進入戰國時代。大家姑且看看,誰是最後勝利者?

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

人約黃昏後:文華酒店M BAR





一聽到相約在文華酒店,廿五樓的M Bar來個歡樂時光聚,就算天氣多熱,多焗也好,怎也換會長褲一度,以免失禮。




位於二十五樓,與星級西餐Pierre,和中菜廳文華呈同一水平線,格局當然一樣地摩登。而且對著一覽無遺的維港景色,與三五知己,摸著酒杯談笑風生,誠為一大快事也。

黃昏六點多已差不多坐滿客人,當中還有城中的"大美人",即是廿多年前的港姐冠軍呢,如果有我Facebook的話,一定知道是誰。

沒有那些買一送一,半價之歡樂時光優惠,亦很難像在酒館生啤當水飲的豪氣干雲,在這等酒吧,喝紅/白酒/香檳/雞尾酒,才是正經事。



在Martini的選擇上,有一款Hong Kong Legend,是由伏特加,桂花陳酒,荔枝,青檸等調製而成。

以伏特加為本,混合了桂花陳酒,連同荔枝,酒精濃度並不強,桂花與荔枝味很重,青檸的作用,是添加點點酸味,非常易入口,適合女仕們口味。




另一杯也是酒牌上Most wanted級別 - Rosita,內容是龍舌蘭為主,還有Mandarin home made petal rose jam,house bitters,lemon等等。

文華的自家製petal rose jam,是遠近馳名,身價不便宜,用來調雞尾酒,可以令大家略略認識此道文華名物。同樣地酒精不大強的Rosita,芳香清幽的玫瑰香,令人驚艷,其實,女仕們之外,男生也一樣拜到這朵玫瑰之下。



雞尾酒之外,伏特加方面,有Grey Goose,Below 42等等之外,也一樣有坊間沒有,身價高昂的"Beluga",名字與魚子醬其實沒甚關係,但樽上的LOGO,也見到一條鱘龍魚圖案。單看那個鐵牌招牌,而且更刻有號碼,難怪賣到幾百塊錢一杯,大家也知道,伏特加是一Shot上,份量只是一口過。果然是一寸光陰一寸金,一口價就幾百蚊。

配套方面,薯片,果仁任吃任添,吃到你叫停為止。作為五星級酒店,服務是非常到位。

由黃昏坐到入夜,不經不覺傾談了差不多兩小時,最後還是感謝C小姐,替我結了賬,很感激。下一回轉到去蘭桂坊,不要與我搶著結賬。



至於下一次來到文華,會是同一層的文華廳,或早前在網上受到食家頌讚的扒房?

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

九記愛的故事下集:愛就是咖喱

有些味道,是非常之極端,如麻辣,羊騷,孜然粉,蜆芥醬等等,那種味道是令人愛恨分明,喜歡就喜歡,不喜歡就不喜歡,沒有灰色地帶,你碰著一個相貌普通,而且沒有共同喜好的女生,也很難說出:其實,我有少少鐘意佢 。。。當然,以上我提及的極端味道 ,少不得咖喱的一份。

九記的清湯腩固然了得,咖喱牛腩一樣水準甚高,隔一晚再來,今次便與侍者說:一個喱腩撈伊。我這個伊麵偏執狂,連吃撈麵也要用上伊麵,只因九記的伊麵,真的太好吃了。

很難去介定,九記是賣甚麼咖喱?印度?巴基斯坦?東南亞?日本?與女生一樣,如果合眼緣,是無須去理會甚麼國籍。




$42一碟喱腩撈伊,份量十足,牛腩與牛筋堆得滿滿,咖喱汁下得很多。身上的淺色恤衫,稍一不慎也會沾上點點咖喱漬,情侶相處之間總會有些爭吵,不過如果大家面對面,心平氣和講清楚,彼此的誤會也隨之解決。之不過時間一過,繼續拖下去兜大圈,只會令到關係越來越惡化,正如白恤衫上的咖喱漬,如不即時"解決" ,污漬便難以清除,從此,這個污點,跟著你一生一世,怎也抹不掉了。

經過咖喱的加冕,牛腩的肉質更加軟淋,鬆化,咖喱味道濃惹又刺激,將沒甚味道的牛筋,弄得成為天下美味,入口啖啖骨膠原。底下的伊麵柔韌,索盡咖喱汁,吃到一條不剩。



另上的牛骨湯,聽說很多年前,九記還在大牌檔經營的歲月,另外叫多碗牛湯,是不用加錢的。現今當然沒有這支歌仔唱,人情味亦不如以往,但大家也不會介意,為這碗牛骨味濃郁中帶清鮮,像整隻牛的超濃縮牛湯,附上十元八塊的。

我相信,美食能夠跨越國籍,超越邏輯,勝過那一切。對九記的情感,是愛得義無反顧,愛得死心塌地,有你就無管其他的。九記,已成為生活上,不可或缺的一部份。

愛,就是咖喱。

九記愛的故事上集:痴心長情劍



曾經聽過一首湯寶如的舊作"活著就是等待",人生,的確如此,又或者,是達明一派口中的"繼續追尋"?更可以說是吳奇隆的"死心不息"?

光顧歌賦街的九記,也十個年頭了,每一次也是牛腩,肥腩瘦腩坑腩樣樣齊,最遺憾的,是一直與爽腩沒緣份,每一次去,總是時辰未到,或者賣清光。所以,九記的爽腩,一直是心中的懸念。與結識異性的道理相若,別處吃爽腩或許不是難事,在九記吃個爽腩,真的要講一點緣份。於社交場合結識女生不難,但要找一個可以持續發展下去,也是講求緣份。

這一個晚上,到大班樓沾一分光前,先來到九記吃個牛腩,姑且順口問問侍者,有沒有爽腩,侍者很堅定地答:有!

聽罷心裡大喜,有心栽花花不響,無心插柳柳成蔭,這一夜,終於圓了十年之夢。



爽腩賣$85,一律淨吃,想跟麵要另叫。我一向愛配搭伊麵,當然來一碗淨伊麵吧。現今自稱為清湯腩店比比皆是,有些只是混水摸魚呃飯食之流,月前在紅磡吃過一間,真的吃得令人X那星。豬扒也可當貂嬋,完全當食客白癡,可怒也!

身為台灣人的朋友小V,在他的家鄉隨時吃到好吃的紅燒,或清湯的牛肉麵,當她來到香港的九記,吃一件爽腩,喝一口牛湯,大讚好吃得令人驚艷,有些人會覺得別人讚好你又讚是人云亦云,她在台北是人氣Blogger,公信力不容置疑吧。

等待多年的爽腩,數分鐘後奉上面前,做愛也要前奏,沒理由一埋牙便一大口牛腩。首先,還是喝一口牛湯,有朋友覺得九記的牛湯,並不是想像中的好,但我喝了多年,那陣濃郁,鮮甜,醇厚而不濁的牛味,還是令人回味。如果你找到那一處的湯底,比九記的好,請告之。慨嘆在大埔的群記,本來有力與九記一拼,可惜月前品嚐過,其湯底與這個差了兩班。




爽腩份量十足,每一件肥厚的腩位,也連接著筋膜位,完全不欺場,老老實實去經營,不走精面去欺騙客人,當然九記不會去呃人,沒有可能拿自己幾十年老字號較飛。爽腩的筋膜位極之爽脆,連帶著一點脂肪,甘香又味美,牛腩肉質軟淋鬆化,肉味濃香,是筆墨難以形容的天下美味。伊麵也是十年如一,和牛湯一樣,比鄧小平口中五十年不變的承諾,更加堅定不移。

多年的小小心願,總算在這一晚完滿。但是,在電話內Wallpaper的妳,又如何?最終奇蹟會不會發生在我身上?無論如何,希望妳一切安好。。。。

情,就是那麼笨。越是痛苦,我越無怨恨。

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

RIQUIQUI - 甜品真的不能當正餐



個人一向對那些團購,是欠缺信心。因為早前曾經團購過某間上海菜館,但團購的菜式惹得劣評如潮,自此,再沒有在團購網上取便宜。


月前與友人傾開,她們想組隊試位於中環,私房甜品屋RIQUIQUI,恰巧團購網亦推出有關此店之優惠,只是$99一位,比正價$200便宜一半。

此店的真正地址,在威靈頓街頭,BEIJING旁邊,CK UNDERWEAR樓上的二樓。店子不大,最多只能一次過用納十多個食客。論餐廳環境也頗有情調,如果拍拖前來,感覺會很浪漫,這夜店內的食客陰盛陽衰,只得我一位是雄性動物,証明女生果然愛甜品。




好了,當我們拿著團購券,到底有什麼可以吃呢?$99有三道,不包飲品,但供應白開水,差不多了。

頭盤和petit four沒有選擇,是夜主菜五款如下:

Summer Berry Pavolva
Malt Chocolate Mousse Bar with Brownies
Warm amarula cake with sourcream ice cream
Strawberry cream cake
Riquiqui Cheese Plate


我們一行四人,除了Strawberry cream cake,其他四款盡叫,一同分甘同味。



第一道甜品是哈蜜瓜雪葩,店主很細心分開一小球,味道很自然無添加,是哈蜜瓜的原始味道,雖然說是雪葩,但除了應有的雪霜感之外,更帶有一點雪糕的Creamy,可以說是兩者之混合體。



我喜歡吃芝士,當然不能錯過Riquiqui Cheese Plate,三款芝士由濃到淡,車打芝士,帶點甜的Cambemert,和最重口味的羊奶芝士。少年時代見識不多,對羊奶芝士敬而遠之,後來逐漸地愛上,口味,是會隨著口味而改變的。這個羊奶芝士,我嫌其味道未夠騷,或者是大多人接受不到,取易不取難吧。

最基本的車打芝士,我亦喜歡,味道不是很淡的一種,而是帶點鹹香,走中間路線的Cambemert,入口香軟,比較合女生口味。



Pavlova 的典故不說太多了,Summer Berry Pavlova有別如我之前所吃的Pavlova,是外層帶點硬身,內裡還是正常的Pavlova,入口香甜而滑身,還是帶點空,不過這就是吃Pavlova的感覺。放在面上的不是色彩繽紛的水果,而只是紅莓和藍莓兩款,非常簡單,其酸甜的味道,將這個Pavlova加冕。



Malt Chocolate Mousse Bar with Brownies,兩者味道個性相近,但質感不一樣,慕絲的軟滑,與Brownie的實在,組成一剛一柔之組合,加上麥提沙更多份Crunchy口感。可是在味道層面上,兩者實在太過相近,所以擦不出什麼火花。幸而在慕絲面上的香蕉片,能為這道甜品,添上多一份色彩。



Warm amarula cake with sourcream ice cream,原來沒有雪糕,算罷,只吃蛋糕,入口還像點點海綿蛋糕的鬆軟,雖說是加上酒去做,但酒香不算十分突出,難怪這道甜品,本以雪糕來配搭。



最後的小點,是Shortbread,曲奇,棉花糖三款,個人最喜歡,就是比較沒有那麼甜的,舖上椰絲的棉花糖。

三道甜品後,感覺像沒有吃過東西下肚似的,就算這夜同行愛甜的三位女生,也是如此地想。在正常人的角度,甜品是飯後之一個環節,絕不能當正餐,除非你是甜魔吧。

最特別的一樣,這店主打是甜品,但竟有意粉乾貨出售,而且是DE CECCO出品,價錢還比超市便宜,實在有趣。

主理人AMANDA對甜品的熱誠,大家也感覺到,但生意難做,否則也不會與團購網合作推出優惠。加上這地段的昂貴租金,座位又不多。。
希望AMANDA繼續努力吧。

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

夏日韓風 - 莊園

早前香港曾經刮起一股韓風,應該是由韓劇開始吧,連帶韓國菜,也在近年火紅起來,令到普羅大眾認識到,韓國菜並不只那些廉價任食韓國燒烤。

如果你問我,在那裡賣韓國雜貨好,我的答案與大多人一樣,也是叫大家到尖沙咀的金巴利街,這條小小的街道,外號稱為小韓國,除了雜貨店之外,更有好幾間大大小小韓國料理。

便宜一點,漢城美食或南大門,負擔得起的話,可以去清溪川。其實在尖沙咀區,也有不少出色的韓國料理,隨口也說出有新羅寶錦城,還有一些新店如阿利水等等。。

如果在尖沙咀區外,想吃韓國料理,有什麼好選擇?在銅鑼灣區,十個有八個朋友,也會建議到莊園

上一次到訪已是五年前的生日,今次來是為了替兩位舊同事慶祝生日,一行八人,將一張大桌坐滿。

近年也吃過不少大大小小韓國菜,對這夜吃些什麼,大約也有個概念。吃韓國料理,總會有前菜小碟供應,這一夜總共有八小碟。



泡菜酸辣得夠勁度,對辦了,甜薯做得香甜鬆軟,其他還有炒粉絲,辣豆腐,銀魚仔,芽菜等等。。最後更追加了泡菜和銀魚仔。





生牛肉是我最喜歡的韓國料理的頭盤,說到底,我是喜歡吃不同地方的生牛肉,不論是法國的牛肉他他,意大利的生牛肉薄片,甚至是越南風味的生牛肉,統統是我最喜歡。



這個生牛肉的外表,與其他地方沒有兩樣,同樣是伴著生蛋黃,雪梨絲,生蒜一起吃。有些地方解凍得不夠好,吃落仍有雪味,莊園的生牛肉處理得好,沒有雪味,更有肉味,連帶生蒜一起吃,有助殺菌,如果還不放心,可以喝些烈酒。



韓式炸醬麵的風格,與中國北方的相似,大家也是黑漆漆,味道濃甜,而這個炸醬麵,上檯是熱騰騰,快手將其撈勻,濃甜的炸醬掛在粗身而煙韌的麵條上,非常惹味。



海鮮煎餅份量大,煎得金黃,入口香脆不油,但海鮮材料來說,還是錦城比較豪氣一點。



經常說在銅鑼灣莊園,吃過最好吃的牛肋骨煲。是夜與牛肋骨煲重逢,還是高水準!牛肋骨用上最肥美的貨色,每一口也是鬆化,濃惹,香甜的感覺。醬汁更將煲內的蘿蔔活化,索了濃甜醬汁的蘿蔔,更加好吃。牛肋骨煲與踢波一樣,也是打整體的。



辣醬炒八爪魚味道辛辣,八爪魚炒得夠入味。



日本人統治過朝鮮,某些菜式是帶有日本色彩,紫菜壽司正是其中一款日韓混血。平心而論,這個壽司的味道,沒甚特別之處,只說是不過不失。



同樣是辣的泡菜炒豬肉,因用上泡菜,味道比之前的辣八爪魚,多一份酸辣味道。



韓國料理之中,石頭飯是大路之選,用石鍋上當然熱辣辣,將所有材料伴勻趁熱吃,當然很滋味吧。



如果人多的話,可以來一個鍋物,我點了韓式腸子火鍋,價值三百多塊錢,已夠我們八個人分。

此火鍋以泡菜來做底,酸辣度十足,大熱天時喝一碗,出一身汗,整個人也醒身起來,腸子是豬粉腸,牛腸,更有牛肉等等材料,全部也很入味。

飯後店員奉上香口膠,不要少看這個細節,有很多地方也不懂得去做,吃罷韓國料理,一定大口氣。區區一塊香口膠,花得你幾到多錢?

其實,不吃韓國燒烤的話,賬單銀碼也不會太過離譜的,八個人吃了千八塊,平均每人二百多,論質量去算,絕對是合理價錢。

下個月尚有一餐韓國料理飯局,是次回到尖沙咀,期待當中。

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

Dondonya回馬槍

在半年前曾經到過圓方的"Dondonya",吃過其滑蛋雞肉飯,感覺普通不過,不明白為何受到外間吹捧.

今次因緣際會,收到公關S小姐之邀請試菜,所以便再次來到"Dondonya",今次不再獨孤一味吃滑蛋飯,而是聯同幾位blogger,一起吃多幾味,貴店的夏日新登場的菜式.是夜為平日晚上,店內很多食客,但門外不是太多人等候著.與同一屋簷下的"千兩",人氣似乎有所不及.



如今連屯門也開了分店,聽說因為地域關係,好些菜式是要在圓方才有.沒法子,我不是歧視屯門人,的而且確圓方和屯門的客路,是有所不同的.

這晚所吃的菜式,有沙律,燒物,炸物,當然不少得主打的飯類,夠多元化,這種綜合飲食文化,是香港人最廣為接受,日本人很專一,拉麵還拉麵,壽司還壽司,絕不含糊,香港人是全世界最難服侍的食客之一.得一自然想二,吃拉麵沒刺身吃,隨時也會惹來一記劣評.總之,香港的食客"腌尖"程度,無奇不有.



首先喝一杯飲品,我選了芒果橙汁沙冰,入口很smooth,面層的味道酸,而底部則甜了一點,也不失為消暑之佳品.



第一道頭盤,是牛油果三文魚沙律,說起上來,此道沙律並非什麼驚喜,用三文魚也不是什麼大道理,最緊要食客接受,香港人熱愛三文魚眾所周知,憑某位雅虎人氣blogger乜眠王子,十次吃日本菜,有九次都會吃三文魚刺身,可見一班.

此沙律的dressing,酸中帶一點點微辣,配上油潤清香的牛油果,和新鮮的沙律菜,是令人開胃的配搭,我覺得如果用白身魚,來代替三文魚,效果會更好,情況如新加坡的"撈起"相若.


第二道菜是鹽燒豬柳,充份顯示甚麼是simply is the best,材料靚的話,只是用鹽燒,什麼調味也不用加,已經足夠.



 
聽說豬肉是來自美國,外層用鹽燒過之後,已經將內在的肉汁鎖著,內裏肉質還帶一點粉紅,吃落感覺柔軟,香甜的肉汁豐滿,處理得恰好,否則就會燒得過火,肉質變老,便浪費了這塊質素甚佳的豬柳了.



早年在Doraya吃過好味的吞拿魚,現在Dondonya也一樣有"吞拿魚三味丼",用上吞拿魚三個不同部位,有赤身,中Toro,和大Toro,索價$220,並不便宜,賣相無疑求其了一點,但見到色澤光亮的吞拿魚三味丼,食指即刻大動,首先由鮮紅的赤身下手,最後吃大Toro,每一件也切得頗厚,有些地方的吞拿魚,連解凍也處理得不好,雪到一點味道也沒有,將大Toro一放入口,一咬,感覺像吃肥豬肉,魚油一瞬間爆發,那種甘香,幸福盅然的感覺,很難用筆墨來形容.

雖然提示不用下醬油,但我還是下了一點日本豉油來吊味,伴以飽滿,用上日本的秋田小町米,煮出來的飯同吃,很滋味呢.


生肉過後便來到熟食,牛肉石頭窩丼的外表,令我想起韓國的石頭飯.本身在鍋內的牛肉是生,用石鍋的熱力,來逼得牛肉變熟,再配上蒜茸醬吃,熱辣辣之下吃,否則一冷卻了,味道便失真矣.

牛肉呈一片片,用上美國安格斯牛,取自牛肩膊的位置,入口鮮嫩沒有渣,與濃香的蒜茸醬混合來吃,熱騰騰很惹味.當然底部的飯焦也不可錯過,大家很自然想到西環的"坤記",那個譽滿港台,連台北友人小V也吃到頂瓜瓜的煲仔飯,其飯焦真是難尋敵手,這個石頭飯當然不是坤記的手腳,但吃到某部份是焦脆鬆化,也可叫不錯了.


說到燒牛肉丼,大部份人很自然想到吉野家,其實吉野家的牛肉丼絕不差,如果想吃得精良一點,這個燒牛肉丼,有別吉野家的粗糙牛肉,此道菜用上肉眼位,質感自然更為嫩滑,而且肉味濃郁,至於燒汁和香荵,則令到這牛肉丼更加惹味.但是這個飯底,比較濕了一點.三碗飯的質感不一,是什麼原因呢?



最後是一連串的炸物,總共有三款,首部曲是咖喱吉列蠔,炸物除了食材新鮮之外,同時間炸功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.取自肥美的桶蠔來做主要材料,炸得色澤金黃,香脆而不油淋淋,包著的蠔還是很嫩,很juicy.日式咖喱我不大懂去分別,只覺得在超市買現成包裝,放在微波爐焗一會,得出來的味道,與外面吃到的差不多,當然,主要的味道是甜,這個咖喱也不例外.



第二道炸物是"吉列香梅紫蘇豬肉卷",將香梅和紫蘇葉兩者合一,製成這個豬肉卷,將豬肉片卷在一起,夾著香梅和紫蘇葉,外表有點像套腸的層層疊.以香梅和紫蘇葉入饌,有助減低炸物本身的熱氣感.



近月吃過ICHIGO,和勝博殿兩間日式吉列店,用料不錯但炸功差一點,最後的一道炸物吉列豬扒,其炸功比前兩者的更好,外層炸得金黃不過厚,肉與皮之間沒有出現離罩之情況,豬扒質素佳,肉質嫩而充滿肉汁.豬扒面的蘿蔔茸,吃一口有助清熱.

吃炸物沒可能沒椰菜,任添是應該,但是早前看過屯門店的食評,椰菜竟然不能任添?如屬實的話,請店方研究一下,客人可以吃得你幾多椰菜?除非你是隻無菜不歡的兔仔.



甜品選擇不到十款,我選了簡單一點的柚子雪葩,再來多杯飲品,為薄荷青檸特飲,與泰式店喝到的沒有兩樣.

是夜心裏很想吃其釜飯,可惜緣慳一面,不過,總括來講,這晚在Dondonya吃到的菜式也不錯,總算是好一個"回馬槍".再次多謝公關S之邀請.

後記:這餐之後,身邊有些朋友來過這裡用膳,但水準非像我吃到的好,希望只是一時之失吧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