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倫敦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倫敦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

倫敦:誤打誤撞飲杯酒@A Bar with Shapes For a Name


同一條街,包含社區的草根與時尚,那邊有雜貨店與二手店,這邊有間很有型的Cocktail Bar。

與好友吃過埃塞俄比亞素菜,沿住Kingsland Road向南行,經過一間賣Reggae音樂為主的黑膠唱片店,停下來看一看,好友與店主傾到興起,我在唱片架上找到些合我心水的唱片,但想到行李容量有限,還是慳回廿多三十鎊,名符其實搞搞震無幫襯。

天已入黑,沒有目的繼續行,見到有間門牌只有圖案,沒有名字,在外面看入去的格調,感覺很有型,於是即刻拿起電話問問Google。

原來是一間酒吧,而且是在World's 50 Best Bars,排名第35名的好漢,在它前面的,是香港四季酒店的「Argo」。

以圓型,三角形,正方形組成的三個圖案,背後的名字就是「A Bar with Shapes For a Name」。

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

倫敦:埃塞俄比亞素菜拼盤@Andu Cafe


疫情爆發之前一個月,我還可以在倫敦自由自在,在東倫敦Dalston飲完咖啡,就跟著「Timeout」的推介,想一試區內的非洲菜。

去到門口卻碰釘。

三年多後,與好友在此區閒逛,再次來到這間非洲餐廳門口,終於一嚐所願了。

並非是像米芝蓮兩星「Ikoyi」的級數,只是一間走價廉路線,賣埃塞俄比亞素菜的「Andu Cafe」。

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

倫敦:摘星奇緣@The Ledbury


四年前好友生日,我帶他到「The Harwood Arms」慶祝。

四年後今日,我帶他到一間自己恨去很久的地方。

由Notting Hill的市場行過去的途中,我才向好友揭曉去那一間餐廳。

「就係四年前嘅延續。」

因為「The Harwood Arms」的總監Brett Graham,本身是倫敦米芝蓮兩星級餐廳的總廚。

沒錯,就是「The Ledbury」。

以前一直去不到的原因,並非沒有錢,只是網上不接受一人訂位,與及非常難訂;餐廳曾經在疫情期間結業,上年初重開,只需一年時間,重拾米芝蓮兩星榮譽。

出發前兩個月上網碰運氣,竟然找到十月尾晚上一張二人枱,想也不想,即刻留低信用卡號碼。

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

倫敦:Bimber Distillery一夜遊



三月中下旬的周五晚上,乘坐Central line到North Acton下車,跟著google map指示,步行大約一哩路,沿途經過公園墳場,來到車房林立的廠區,目的是為了威士忌。

葡萄酒界有個名詞:車房酒,源如上世紀末,一班釀酒師掀起的新浪潮,奉行小量生產才有好品質的道理,因為規模小的關係,所以他們會選擇在車房釀酒,因而得名。

若果在威士忌界,這間在倫敦地鐵網的zone 2裡面的「Bimber Distillery」,也稱得上是車房酒,皆因其酒廠面積的確只是一個車房般大小;我對它們的第一印象,就是數年前買過其氈酒,2019年秋季,終於推出第一批威士忌,當時沒有為意,去到疫情期間,在太子的「Malt Cask」買了它們的威士忌,才後知後覺,計劃定未來要到酒廠一趟。

2023年11月7日 星期二

倫敦:發電廠借宿兩宵@art'otel London Battersea Power Station

上個月的歐遊2023 2.0,只在倫敦逗留三晚,第一晚到達已經是夜深,選擇先住在King's Cross火車站附近熟悉的旅館,第二日早上才轉另一間酒店。

今次budget比較充裕(其實是之前數晚用在住宿的支出很少,可以在最後兩日住好一點),不如找間比較好的酒店,近年倫敦其中一個新熱點:Battersea Power Station,由發電廠改建成為購物中心,在場內兜了個圈,給我的感覺卻是高級版南豐紗廠。

旁邊的「art'otel London Battersea Power Station」,顧名思義是走藝術路線,上年才開業,打開IG看到有關該酒店的打卡相,天台的泳池能見度極高。

十月中下旬,每晚房租大約二千尾港幣(已連稅),當想起香港有不少酒店在旺季的價錢,尖沙咀/港島區的三四星酒店柴房,也要二千大元,這間倫敦新酒店,相對又幾抵,當然在旺季的時候,就不是這個價了。

2023年11月1日 星期三

倫敦:Notting Hill一點雜碎

 


與好友由South Kensington坐車到Notting Hill,一個我超過二十年沒去過的地方。

經過米芝蓮三星餐廳「Core by Clare Smyth」,我隔著玻璃指住餐廳,對他說:

「原本今晚想同你喺度慶祝生日,不過都係訂唔到位。」

就算早兩個月也枉然。

下車第一件事,就是買眼鏡,之前說過每次去倫敦,都要光顧「Cubitts」一趟,連買眼鏡都要買英國牌子,果然崇英崇到底。

時間尚早,慢慢行去餐廳,「281 Portobello Green Arcade」,記得第一次去倫敦的時候,在Portobello Road流連忘返,其後兩三年繼續在此地探索,沒有google map/即時上網年代,所有資訊都是靠雜誌,或者靠自己誤打誤撞。

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

倫敦:早上的孟買力量@Dishoom


黃昏時間從愛丁堡乘坐火車南下倫敦,到達時已經是深夜,頭一晚住在King's Cross附近熟悉的旅館,貪其就腳嘛。

第二日早上,計劃在附近吃早餐,然後到東倫敦買點東西,剪頭髮,中午才與好友見面,Coal Drops Yard是在King's Cross火車站後面,昔日是煤礦場,現在已成為集酒吧、餐廳、時裝店、甚至是展覽於一身的地方;數個月前曾在此喝過美妙的朱古力,與好友度過歡樂時光,買了一條很靚的牛仔褲。

今次就選擇吃早餐,在當地有數間分店的印度孟買料理「Dishoom」,早上八點已經開門營業。

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

倫敦:周日燒過籠牛肉@The Parcel Yard


人生路途並非一帆風順,飲食亦然,時間與胃部空間皆寶貴,我現在挑選餐廳都算好小心,但偶然都會中伏。

三月中的周日早上,由曼徹斯特坐火車南下倫敦,中午到達Euston,首先把行李放在旅館,這晚住在King's Cross站隔離的「hub by Premier Inn 」,三年前曾經在Brick Lane店住過四晚,感覺不錯,今次見到周日晚上的房租只須£69,就在此宿一宵,第二日又要坐火車北上。

路過3/4月台,擠逼得水洩不通,我一向不是「Harry Porter」迷,這般玩意並不屬我的,純粹行去借個廁所,然後到樓上午飯。

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

倫敦:長途機之後的米芝蓮三星生日飯@Alain Ducasse at The Dorchester


政府撤銷口罩令第一天,正是我的悠長假期開始,當日早上乘坐直航前往倫敦。

十四小時的飛行時間,睡得不太好,一連看了十多集「男親女愛」(當然不斷fast forward啦)打發時間,所以一到埗就疲憊不堪,但是又不能一到旅館就倒頭大睡。

因為當晚與友人KL晚飯,她預祝我生日,選址更是令我意想不到。

「Alain Ducasse at The Dorchester」,米芝蓮三星之名,如雷貫耳,當她訂了枱之後告訴我,登時嚇了一跳。

友人與我同一日到達,不過我在Heathrow,她在盧頓機場;我在香港過來,她在瑞士過來,只是三數小時的旅程,我梳洗過後,換上西裝恤衫領帶,仍遮蓋不到一臉倦容,她依然保持上佳狀態,哈哈。

2023年6月18日 星期日

倫敦:最後一夜的法式薄餅@La Petite Bretagne


2014年的法國五月,我們在巴黎的酒吧,觀看皇馬對馬體會的歐聯決賽,完場後經過一間法式薄餅店,順理成章成為我們的宵夜,邊行邊吃,去到地鐵站,剛好吃完。

事隔差不多九年,我們再次一起嚐此味,不過地點在倫敦。

這晚是我在倫敦的最後一夜,第二日就回港,當晚在Hammersmith Eventim Apollo看Morrissey演唱會,事前沒有刻意去找餐廳,在附近找到一間很英式的酒館,但看看名字,再見到裡面擺放的雜誌,原來是屬於Wetherspoon旗下。

至今仍未踏足過任何一間Wetherspoon,不想破戒。

好友提議到附近的法式薄餅店。

「La Petite Bretagne」,上網查一查,二萬幾間倫敦餐廳之中,排名九百幾,應該不錯吧。

2023年5月23日 星期二

倫敦:四年四訪Mikkeller London


有些人到外地遊玩,飲食習慣並不會因此而入鄉隨俗,就算只是短短數天也好,總要找些熟悉的味道來祭五臟廟。

正如華人要走去唐人街食中菜。

去到那裡也要吃「麥當勞」這類連鎖快餐。

更聽過有英國人,無論去到那個城市小鎮,也要光顧當地的「Wetherspoon」,企圖來個全國制霸。

我就凡是去到有「Mikkeller」的國家,定必到此一遊飲兩杯。

由數年前遊哥本哈根開始,之後去過東京、曼谷、台北,當然不少得倫敦。

位於東倫敦的「Mikkeller」,從Shoreditch High Street站步行數分鐘便到。

2023年5月7日 星期日

倫敦:英格蘭葡萄酒逢知己@Balfour


英格蘭葡萄酒,在香港始終不算很流行,但我就很喜歡其sparkling wine,好幾次朋友生日,它取代了香檳的位置。

M&S可以找到,款式不算太多,兩年前Cru Magazine搞過的氣酒市集,亦可找到當地好幾個酒莊的出品;有間我平時買開啤酒,葡萄酒的酒舖,對肯特郡的「Balfour」情有獨鍾,引入了好幾款白酒氣酒。

疫情嚴重期間,晚市沒有堂食,逼住自己煮或買外賣,吃滷味,煮海鮮,甚至配風乾火腿,都是配此酒莊的出品。

當時想過,未來可以重新出發的話,一定要到酒莊參觀。

兩個月前,真的可以再飛英國,但抽不到時間到肯特郡,幸好也能在倫敦市中心,酒莊旗下的餐廳,與朋友聚首飲杯酒。

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

倫敦:教堂內的Food Hall@Mercato Metropolitano


在香港往倫敦的航班上,斷斷續續只睡了三至四小時,可能相隔三年再次來個long haul,難免有點緊張到失眠。

打開座位前的螢幕,重看「男親女愛」數集,又看看一些飲食節目,就在Stanley Tucci的「Searching for Italy」,介紹倫敦的那一集,發現有間意大利Food Hall很吸引,即時記低在我日後的飲食名單裡面。

位於倫敦Mayfair的「Mercato Metropolitano」,前身是一座建於19世紀20年代的教堂,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,曾經荒廢了接近五十年,現在被改裝成為意大利美食廣場。

旅程的第二天,約了朋友在Farringdon晚飯,早了出門口,先去每次必定要到此一遊的Paul Smith特價店,又買了幾對襪,把戰利品放上社交網站,有朋友問我做不做代購,嘻。

既然在這一帶,不如先去教堂崇拜潮聖,只是在附近,步行數分鐘的距離,反正時間尚早;現在有條Elizabeth Line,由Bond Street到Farringdon,中間只相隔Tottenham Court Road一個站而已。

2023年4月4日 星期二

倫敦:東倫敦街坊風情畫@E.Pellicci


疫情期間在YouTube「Insider Food」頻道看到,東倫敦有一間百年老店,意大利人賣英式早餐,廣受街坊歡迎。

終於等到可以飛去英國了,早上乘坐地鐵到Bethnal Green站,一出地面沿著Bethnal Green Road行,「E. Pellicci」去到今日,已經是由第三代經營,它在Tripadvisor網站裡面成績極佳,二萬多間倫敦餐廳之中,排名109位。

2023年4月2日 星期日

倫敦:生日炭燒東倫敦 @BRAT Restaurant


對上一次在外地過生日(澳門不計),已經是三十年前,在加拿大的陳年舊事。

今次三月歐洲之行,正日在倫敦度過,好友請食生日飯,我開幾個地方讓他選擇。

「東倫敦好啲?」我們通常在這區出沒,理所當然。

三年前獨自在「Lyle's」午飯,經過後面的Redchurch St,型店林立一條街,記低了「BRAT」,下次要來試試。

同樣是米芝蓮一星,走巴斯克燒烤料理路線。

當日是星期五,中午時間全場滿座,沒有訂位的話只會望門輕嘆。

2021年2月14日 星期日

倫敦:正月day out Northampton買鞋記


新年禁忌多多,初一不能洗頭,不能洗衣,掃地倒垃圾,但我沒有理會,照做可也,多年如是。

友人K兄在我的Facebook留言:(我經常在農曆正月買鞋!)

一言驚醒,想起上年今日,即是情人節,農曆正月廿一,早上從倫敦出發,坐一小時火車到Northampton,專程到這個小城,目的是甚麼?就是買鞋。

因為這裡是皮鞋之都,很多著名的牌子,直到今天仍然Made in Northampton。

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

倫敦:思念東倫敦咖啡香@Allpress Espresso


英國又爆一鑊甘,變種病毒搞到全球多個地方封英國關,意味著相會英倫未有期,翻看今年二月在倫敦拍下的照片,只是十個月前的事。

但感覺如隔世。

日前與好友見面,難得他身在港島而不在英國,我應否替他慶賀?

(你會唔會覺得有點幸運?)我語帶無奈問他。

(唉,喺度都係一樣唔開心。)他的答案,是我意料之內。

今年可能是繼二戰之後,最沒有聖誕氣氛的一年,現在回首年初在英國五日四夜之行,吃過的米芝蓮一星午餐,喝過的咖啡,甚至在outlet買皮鞋的場面,難免流露唏嘘之情。

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

倫敦:夢中見,意念會自動浮現





雖然英國沒有封關,我們要飛過去,其實也可以。

但是,回來要隔離十四天,還有去到當地,球賽閉門作賽,演唱會暫停,大部份威士忌酒廠亦暫停開放給公眾參觀;加上英國現在的疫情仍然嚴峻,倫敦面臨封城,除非我現在連根拔起過去定居,否則,這兩年內應該未能踏足此地,就算半年內疫情完全消失,也需要一段時間才回復元氣。

今天看回這兩年我個Facebook「當年今日」,十月中例牌在歐洲,現在動彈不得,觸景傷情。

相信大部份人的心情與我一樣,想飛但不能飛,航空公司推出遊飛機河套餐,索價不便宜但捧場者大不乏人;連飛機餐也可以外賣,外地有些地方,甚至可以上飛機吃飛機餐,旨在一解不能外遊之愁,對我而言就真的不了。

以往在香港起飛,在香港降落的原因,不外乎是機件故障,或天氣惡劣而被逼折返;飛機餐的質素眾所周知,當然你坐開頭等就另作別論,心靈上打下飛機,事實上不能遠走高飛,千多元個多小時空中盤旋的體驗,也許像一杯美沙酮般頂癮,但hyper時間一過就好sad。

這段時間,你我也經常夢見自己身處外地,倫敦,始終是我喜愛的地方,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,翻看以前在當地拍下的美食照片,口水直流。

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

倫敦:冷雨中的陽光@AIDA Shoreditch


英國又爆鑊勁,單日六千幾宗個案,我們親愛的政府,剛把英國列入高風險地區,越是想念這個地方,卻離我越來越遠。

很想在蘇格蘭的酒廠飲威士忌。

很想在愛華頓主場看台上,為球隊吶喊助威。

很想在當地的米芝蓮餐廳,吃一頓盛宴。

以上,本來是現實,現在竟變成夢想。

有些朋友對我說:(你算好彩啦,起碼今年大爆發之前,你都去到台北同歐洲。)

這樣地渾渾噩噩過了七個月,九月尾下雨天的晚上,懷念二月中灑著冷雨的下午,在東倫敦喝過的咖啡。

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

倫敦:沒有炸魚的薯條@Poppies Fish & Chips



二月中的星期六晚上,在Hammersmith Apollo看Explosions in the Sky演唱會,也很多年沒有聽他們的作品了,既然我在倫敦期間,遇上了他們,就趁熱鬧吧;可惜之後一日,抽不中BRITs Week together with O2 for War Child的門票,幸運的話,我就可以再次看到孟買單車俱樂部(Bombay Bicycle Club)演出。

離場之時,外面刮著大風,灑著雨粉,急急腳行去地鐵站,一條粉紅色線,直達Liverpool Street,當時,我還未吃東西。

Brick Lane附近不乏開得晚,甚至廿四小時營業的食店,Old Spitalfields Market對面有間食店,上網查過評價不錯,晚上十一點多才關門。

Poppies,賣炸魚薯條的虞美人,當地有三間分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