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

紅花會 Hibiscus Club:出櫃的私竇泰國菜



月前的飯局,J先生的一席話,問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間在桌球會裡面的私房菜。

眾人在好奇之下,紛紛和應。

紅磡新旺桌球會裡面,別有洞天,表面是眾所周知的桌球室,當穿過煙霧迷漫的桌球檯,打開一度小門,裡面就是我們的目的地。

金庸筆下的書劍恩仇錄,由陳家洛作為總舵主的紅花會,打正反清復明的旗幟。

這間隱身在桌球室內的紅花會,沒有宏大的政治理想,只是一間文藝味濃的私竇,聽說主廚除了煮得一收好菜之外,還有很好的攝影技術。

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

逸東軒:擋不住的菌香風情



很久沒有到灣仔逸東軒了,這天出發往美食博覽之前,與數位朋友在此茶聚,以前曾是米芝蓮一星,現今的風頭雖被佐敦店搶去,但風采不減當年。這是我品嚐過當日試過,以時令的菇菌入饌的菜式,而得出來的結論。

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

富嘉閣:真夏之鳳眼果



上星期出席Prosecco品酒會之前,友人池兄問我當日中午有沒有時間,順便一起午餐。

地點同樣在鰂魚涌富嘉閣,我笑著對池兄說:(呢度係你飯堂?)

始終是身處辦公室地段,一到中午,全場坐無虛席,我們安排坐在窗口位,遙望著球場景。

既然友人請客,選擇權當然留給他,見到餐牌上有鳳眼果菜式,池兄問我:(有無興趣試下?)

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

一支Prosecco 帶到尾,由湯羹到鮑魚



Wine Pairing已成為了飲食生活一部份,不同菜式配不同的酒,一餐飯時間,可以出現不同的葡萄酒。

不要說是比較formal的西餐,平民如小炒店,酒友們因應會吃甚麼,而帶甚麼酒。正如海鮮,相信大多人與我一樣,大多以白酒/汽酒應戰,白酒配白肉雖非絕對,但亦是餐酒與食物配搭的金科玉律。

若然只是兩個人的飯局,而對方酒量不深的話,很多時候一瓶餐酒走天涯,由頭喝到尾。等同每逢Sunday Brunch,餐廳只提供一款香檳,頭盤開始直到甜品皆只有香檳相伴,當中的食物不一定全部都與香檳匹配,尤其是紅肉。當然假日品酒的心態,通常比較隨意一點,不會太執著餐酒與食物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。

上星期托友人池兄的鴻福,得以有機會出席一個品酒會,主題是以意大利的Prosecco,與中菜的配對。

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

Feedme Guru之夏日食在蘭桂坊



由以前的小眾走到今日的大眾,蘭桂坊再不是晚九朝五的蒲友性地,而是成為一個遊客必到的地方之一。

像我的老鬼也許會說:蘭桂坊已失去昔日的魅力。連地標1997也敵不時間的巨輪而結業,但是整個香港的club scene,不久十多二十年前般精彩,這是事實。

難道今日的年青人,不再喜愛夜蒲的嗎?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玩法,我年青的時候,是狂野派對最盛行的日子,蘭桂坊外圍隱身巷仔的酒吧,才是我們常去的好地方。

現在我已經幾十歲,身處PLAY這等地方,竟想念家裡張床。

話分兩頭,今日蘭桂坊的餐飲,遠較以前的精彩,這個夏天,Feedme Guru與十多間區內的餐廳合作,推出一系列夏日限定的餐單。

當Feedme Guru其中一位創辦人K先生,邀請我試相關餐廳的夏日餐單,時間許何當然沒問題,但不要太多,試三間好了。

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

格拉斯哥:私竇格調的咖啡館@Singl-end



人在格拉斯哥短短二十小時,真的做不到甚麼,前一晚例必到我喜歡的威士忌酒吧The Pot Still,第二天早上自然地醒來。

酒店的歐陸式早餐非我所好,上網看看當地有甚麼咖啡館推介,找到這間Singl-End,在各大網站名列前茅,Trip Advisor裡面排第七。(以格拉斯哥的一千多間餐廳裡面來計)。

寒冷的四月尾早上,沿著River Clyde,經天橋行過對面岸,慢步大約半小時,才到達當日早上的目標。

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

HAKU:隆重登場生日飯



與友人E小姐相識接近二十年,每年八月例必跟她吃一頓生日飯,彷彿是一種約定俗成。

別人請我吃飯當然無任歡迎,隨便一點便可,但是到我請客,可不是求其了事,今次,去那裡好呢?

時間關係只能吃午飯,地點走不出尖沙咀海港城一帶,我未及開口之際,她提議去新開不久的HAKU

我:(哈哈,我正有此意,不過,你怕唔怕趕?)

E:(而家都OK的。)

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

木槿花韓牛專門店:韓牛不息



年初曾在此介紹過蕭若元旗下的濟州韓牛,如今他與他的千金更在中環蘇豪區士丹頓街大展拳腳,開設木槿花韓牛專門店,一條龍服務不假外求。

難得又見蕭生,當然不談其他只談風月,這裏的韓牛套餐由他自己做批發,好處就是定價方面會較低,由最便宜的$400兩人餐,到一個人$388的套餐都有。

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

北海丼:活在丼下



繼拉麵之後,丼飯成為香港日本料理的另一個激烈戰場,這年來出現了不少丼飯專門店,但質數參差不齊,開業剛好半年,位於太古城的北海丼,憑著即劏吞拿魚,多到滿瀉的三文魚子丼,順利在同類型的丼飯店突圍而出。

顧名思義,北海即是北海道,而北海道最大的資源就是海產,理所當然以海鮮為主角,難怪在開業初期,成為了城中其中一間熱門餐廳,畢竟香港人崇日,兼熱愛海鮮。

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

倫敦:東倫敦的酒廠@East London Liquor Company



與友人米奇在利物浦Bold Street的秘魯餐廳晚飯,我與他今次在英國相遇可說是巧合,他由倫敦北上,而我在蘇格蘭南下,無獨有偶大家都在同一時間在利物浦。

一邊喝酒一邊閒談彼此旅程的所見所聞,米奇在倫敦吃盡好東西,但最終還是留憾。

(有朋友介紹我去一間喺東倫敦嘅酒吧,聽講有成超過二百款手工氈酒任君選擇,但最後都係抽唔到時間,過兩日你落倫敦,有時間就去去啦。)米奇如是地說。

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

高明瀨粉:真係瀨嘢



在香港可隨便找到一間米線專門店,以瀨粉做主角可說是少之又少。想來想去,好像只得太子的那一間。

坊間賣燒鵝瀨燒鴨瀨的地方,大多視其為附屬品,西環的波記賣鴨瀨鵝瀨賣到無人不識,但它們沒有自稱瀨粉專門店,只以粉麵店來稱之。

日前土瓜灣新開了一間小店 - 高明瀨粉,位置在洋葵樓對面,工聯會樓下美心隔離。

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

MEXUS:四人同行,一人免費的墨西哥風味weekend brunch



五月尾到訪過當時剛轉名,位於擺花街的MEXUS,除了轉名之外,餐單亦改變了不少,尤其是龍蝦意粉的高水準,令人難忘。

相隔個多月再來,今次是為了這裡剛推出的周末weekend brunch,四人同行,一人免費。

本身已經不算很貴,$338一位(如果想free flow飲品就另計),如今四人行的話,除開只須$253.50一位,未計服務費。

不敢說是全港最便宜的weekend brunch,但也不遠。

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

Cobo House by 2am:dessert bar:龍門陣



小學同學兼時事評論員利世民,相約小弟午飯,上一次見他,已經是三年前在外國記者會的飯聚,你忙我又忙,總是難以抽空聚首。

他選址在西環南里的Cobo House by 2am:dessertbar,我當然沒反對,上年差不多時間,曾在此品嚐過一頓價廉物美的晚餐。

就憑Janice Wong的亞洲五十大餐廳,最佳甜品師之大名,足以吸引一眾老饗前來。

利:(我到時會叫一啲新朋友出來,你有無好介紹?)

於是我拉埋在香港01其中一位專欄作家,筆風尖酸得來又抵死的老友李聲揚赴會。

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

阿姆斯特丹:米芝蓮推介的摩登歐陸風@Envy



人在外地,一個人上西餐廳,其實沒有甚麼大不了,有說美食家的生活是孤獨,(雖然我距離美食家的level還有一大段距離)但我一早習慣這種生活,無須去遷就別人的口味/銀包,喜歡吃甚麼就吃甚麼。

只是有些餐廳,不接受一個人網上訂位,例如倫敦的The Ledbury、Hyde Park文華酒店的The 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,想去的話就要找個伴,看來下年我要請個倫敦朋友一起去,兼還我多年來的心願。

在阿姆斯特丹的第二晚,出發之前做好功課,已在網上預訂了一間當地米芝蓮推介,名叫Envy的餐廳晚飯。

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

MOTT 32:公館大飲茶



自從前年年尾與一大班朋友在MOTT 32飯敘之後,已有一年半時間沒有踏足過渣打銀行總行地庫,上月某個下午,美女朋友相約在此午飯,我當然沒有推辭的理由,反正我也想與飯店主廚李文星師傅見個面。

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

海連茶樓:大叔遇上師奶淫得很



小時候不喜歡去的地方,往往成為了長大之後生活的一部份。

以前跟家人去過一間位於長沙灣青山道,近昌華街的舊式茶樓,地下濕笠笠,四圍的茶客不是阿伯就是阿叔,鮮有年青人面孔出現,那時心想:(食完好走喇。)

當時代巨輪不斷壓碎老店,卻令人懷念舊式茶樓的風味,明知道出品也許不及,但這種草根的飲茶氣氛,已經買少見少。像近年的油麻地得如,深水埗信興,這兩間老牌茶樓先後結業,新舊交替難免會有所犧牲,世事是否一定如此?

早前看到友人K先生,在其Facebook分享一間在荃灣屋邨內的茶樓,他大讚這裡的點心。

我是因為見到有鮮蝦銀針粉而來,這就是福來邨的海連茶樓

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

鮨蕾:在銅鑼灣賞櫻



高級日本壽司店蔚然成風,近年多了不少機會,坐在壽司吧前等候師傅發落,上星期到訪過銅鑼灣V Point廿二樓,新開業的鮨蕾,品嚐了一頓不錯的晚餐。

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

The Drunken Pot 酒鍋:吃得荽中荽,方為大丈夫



甲之熊掌,乙之砒霜,你喜歡的,可能是我很討厭。

正如你是榴槤友,我聞到陣味都要閉氣。

我是芫荽狂人,小時候已經很喜歡喝芫荽魚片湯,養成了無芫荽不歡的習慣,無論吃麵線,麻辣米線,芫荽皮蛋湯,可以的話,我會要求加多一點芫荽。

那些接受不到芫荽的朋友,見到我一副荽樣,也許會打個冷震。

尖沙咀的酒鍋已到訪過幾次,不過今年仍未去過。

剛剛推出的新品,巨無霸芫荽鍋,正中我下懷,既然M小姐盛意拳拳約我打邊爐,我怎能藉詞推塘?

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

沙田18:新廚上任一把火




差不多有一年時間,沒來過沙田凱悅酒店沙田18,對上一餐的賽後報告,竟成為我在足球雜誌專欄的最後一篇文章。

這晚再來酒店的四樓,一切變得不一樣,原有的總廚倪康健師傅,較早前解甲歸田,享受人生去,現今由本來掌管宴會,由酒店開業服務至今的何師傅,接任大廚一職。

略略聽聞過何師傅的風格,與倪師傅有點不同,希望藉著這晚的傳媒飯局,從而得到答案。

樂面牛屋:給我兩碗台灣牛肉麵



月前寫過一篇文,有關銅鑼灣的台灣餐廳 - 台南阿豆仔,對於貴台灣差不多四倍的鹵肉飯,我是有點意見。

物離鄉貴的道理大家都明白,但同一個鹵肉飯,香港賣貴差不多四倍,而兩地的生活指數,相差三份一,不是三倍。

所以我充滿疑問。

有讀者留言:(同區有間樂面牛屋,水準不錯,可以去試試。)

就在以前頗靜,今日頗旺的希雲街,與禮頓道交界,同樣主打台灣菜,以牛肉麵做主角。

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

ANA Sushi:元朗和風新形點



自從YOHO出現之後,元朗的餐飲文化漸漸地起革命,由以往區內的小店,港式日本料理,變成今日另一個中高級餐廳的戰場。區內的高級壽司店,鐵板燒開完一間又一間,YOHO形點點亦惹來各大餐飲集團垂涎,統統走過來開分店。

上年秋季才到訪過又一城的ANA GURA,相隔差不多一年,來到YOHO新開不久,同集團的ANA Sushi

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

Casa Lisboa:葡菜成熟時



曾經在其他文章提及過,葡萄牙菜在香港一向不成氣候,多年來葡萄牙餐廳在香港來去匆匆,與鄰國西班牙菜相比,葡國菜只是少數民族。

在中環LKF Tower數年的Casa Lisboa早前結業,心想香港這個國際都會,連區區一間葡國菜也容不下?

原來只是虛驚一場,Casa Lisboa剛在上月復業,位置在舊店不遠處的雲咸街巴力大廈。

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

雞匠:匠心海南雞飯



尖沙咀金巴利道尾,達人包車隔離的雞匠,開業只是個多月,雖然在我任職公司附近,但一直沒為意。

就是看過某朋友的Facebook,大讚這裡的海南雞飯,更不惜工本以Le Creuset餐具示人。

最近到訪過三次,都是在中午時份,試後覺得是小店大功夫,臥虎藏龍之輩。

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

馬來一菜館Café Malacca:五年之癢




五年前兩訪西環的馬來一菜館,一次是與時任瓜女友撐檯腳,一次是公關邀請試菜。

出奇地,公關飯的水準不似如期,總括兩次經驗,最可取是亞參叻沙,海南雞飯也有水準,其他的總是欠缺一點點,因為酒店較注重衛生,所以沒有螄蚶,以我過往經驗來看,沒有螄蚶的叻沙,打個七折。

相隔經年,現任酒店公關是我的朋友,剛履新不久,得知我之前在此的經驗一般,想邀請我再來一試,看看五年後的今天,水準有沒有分別。

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

東歐餐廳 Ivan The Kozak:新地點,舊作風



以前曾到訪過中環閣麟街,全港唯一一間烏克蘭餐廳 - Ivan The Kozak數次,除了經濟實惠,菜式水準不錯之外,老闆非常好客,有次他邀請我進入餐廳的冰庫,穿著大衣喝伏特加。

年前因為原址重建的關係,搬到同區的巴力大廈繼續營業。

這晚與數位政治界朋友晚飯,本來想吃四川菜,最後卻突然想起這裡。

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

Seasons by Olivier Elzer:季節六重奏



3年前Seasons by Olivier E.剛開業時曾慕名而來,對其番茄與雪糕的組合、海螫蝦配Masala烹調紅米飯留下深刻印象。不久餐廳拿下米芝蓮一星榮譽,上星期我與友人再度到訪,目的是要一嚐大廚Olivier Elzer為夏季推出的6道菜餐單。

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

Oyster & Wine Bar:巴黎令我多麼入神,香檳彷彿四邊激射



當時還是一個初中生的我,全靠張國榮,令我知道日落巴黎是如何的悽美。

全靠林憶蓮,才知道微雨撲巴黎的感覺,最迷人卻是這流動著雨遮。

當然,還有香檳,未去巴黎之前,以上是我對這個地方的一些幻想。

年前終於有機會踏足花都,與自己喜歡的人,喝著Perrier-Jouët香檳,輕談淺唱,的確令我多麼入神。

這個風和日麗的星期日中午,坐在尖沙咀喜來登酒店最高層的Oyster Wine and Bar,美妙的香檳氣泡,酒不醉人自然沉醉在美好的Sunday Brunch時光。

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

樂景快餐店:足球與漢堡包




十年前錯過了高手雲集的桌球賽,當月前得知香港舉辦世界香港桌球大師賽,有我們的傅家俊之外,還有當今世界第一沙比、近年冒起甚速的卓林普、墨爾本機器羅拔臣、當然不少得火箭奧蘇利雲。

機不可失,一早拿定假期,可是門票實在不多,開售頭兩個小時,只剩下第一天最便宜的位置。。。

最終只能看第一天比賽,總算目睹傅家俊反敗為勝。

頭場與尾場之間,有兩個多小時空檔,於是抽身到書展一看,買了本書,回到場館附近,吃點東西才進場。

很久沒到過樂景快餐店,大約也有十年光景吧。記得上次我給予他們的評價,只是不過不失,大家同樣賣老香港風味漢堡包,但水準不及紅磡時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