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Cafe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Cafe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

Accro Coffee(屯門):屋邨內的虹吸咖啡


當年炒麵麵包在香港出現的時候,我抱著懷疑的目光看待,究竟這是甚麼東西?

後來才知道是從日本傳過來,但始終難以接受這個組合,更有偏見說是劣食。

相隔多年,我才第一次吃,地點在屯門屋邨裡面,元朗著名咖啡店「Accro Coffee」的分店。

應該是炒麵牛角包才對。

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

Little Cove Espresso(太古廣場):酒前快閃午餐


上星期二剛好放假,收到Whisky Live香港代表的邀請,在英國領事館舉行的preview,作為威士忌人,有空的話當然要支持一下。

當日正是墨爾本盃,看罷幾場賽事才沖涼出門口,下午兩點左右,午飯人潮漸散去,身處太古廣場,吃甚麼好?

漢堡?不了。

吃個法式牛扒,未必夠時間。

越南粉?都好。

行去HSBC提款時,發現隔離開了一間cafe,名字就是「Little Cove Espresso」,最終改變主意,在此坐下。

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

Duet Cuts & Cups:理髮咖啡二合一


在紅磡南道夾在「火夫」與「素年」之間的「Duet Cuts & Cups」,集Salon與Cafe於一身。

現在我理髮通常去Barber shop,很久沒有上Salon,而我光顧這店的原因,當然是飲杯咖啡。

2022年9月29日 星期四

Sofi Coffee:長洲哨牙刀在九龍城


九龍城正在蛻變,不再只是泰國料理或火鍋店的代名詞,咖啡店有越開越多之勢。

最常去是迴旋處的「慵懶生物」,不遠處的「Sofi」,亦是久不久會去的地方。

2022年9月11日 星期日

Heima Heima:夏日的懷念


五年前到長洲,行到去近張保仔洞,有間咖啡店的名字很熟悉,取自冰島樂隊「Sigur Ros」的一套紀錄片名字「Heima」。

時為七月,借個位飲杯咖啡,看書,消磨了兩個小時,似乎是一個美好的避世之地。

但是我始終未能定期到此小島一遊,一別就五年,今年夏天的下午,又再行到過來。

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

Not One Less Coffee:聽故事的人



與好友到中環找達叔修理相機,當時還提議不如順便去樓下的「陸羽」飲茶,但是因為避疫而暫停營業。

二月有段時間,天氣寒冷下著雨,兼疫情大爆發,百業蕭條,萬籟俱寂,為這城劃上一絲絲哀愁。

行到去必列啫士街的舊樓,並非拜訪神級鮨店,沿住旁邊的樓梯落下一層,就是這天到訪的咖啡店「Not One Less Coffee」。

裡面與外面食截然不同的光景,熱鬧非常,相信來得這裡的客人,都是同聲同氣的。

2022年2月23日 星期三

Artistry Brewing Company:留住錦屏街這時光


對上一次踏足錦屏街,是四年前經過此地,想吃一碗牛肉麵或肉骨茶,可惜一間沒有開門,一間滿座,最後到附近的車仔麵店醫肚。

現在演變成咖啡店林立,很多「文青」流連的地方,還有一些頗有名的同路食肆,依然有些人以隱世二字來稱呼這個地方,聽罷感覺尷尬,這是深山野嶺的嗎?

相約好友下午茶,地點不出炮台山/北角,範圍收窄一點,保壘街/錦屏街。

找一間咖啡店大家都未去過,「Artistry Brewing Company」,門外的一片小空地,門面與室外以植物作佈置,木餐枱與餐椅,營造出鳥語花香的優閒氣氛。

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

NAK Kafé:大澳藍天


上星期放例假的日子,見天色很好,去大澳兜一個圈,已經有五年沒來過這個水鄉。

去到東涌巴士總站,得知因為交通意外要封路,這樣不如去梅窩吧;再等一會,見到11號巴士埋站,工作人員說道路已開通,最後回心轉意。

拿住部老爺菲林機,穿梭小巷隨便地拍,平日的人流不多,沒有壓逼感,逍遙自在。

耗盡最後一格菲林,是時候找個地方坐坐,橋邊的咖啡店「NAK Kafé」,佔盡天時地利,見到門口有不少年青人對它打量,裡面的KAWS Bearbrick,與及電影「喋血雙雄」主題的滑板作裝飾,吸引了我。

2021年10月24日 星期日

牧羊少年咖啡館(葵青劇院):Pre-Theatre晚飯


唯一一次光顧「牧羊少年咖啡館」,已經數到去白楊街店開業初期,與當時的女友前往,如非看回該篇在2012年寫下的Blog文,或許我已經記不起了。

日前與好友到葵青劇院看「穿KENZO的女人」,開場之前要找個地方晚飯,有想過不如在葵廣掃街,但實在太多人;新都會廣場裡面的餐廳,不是藍色集團就是不太吸引。

似乎只剩下劇院旁邊的食肆二揀一,我們沒可能去「翠園」,牧羊少年的葵芳分店,生意興隆,要等一會才能入座。

2021年9月12日 星期日

齋啡Vego Coffee:路過喝一杯咖啡


疫苗氣泡實施了一段日子,近日有不少食肆紛紛轉行C區,尤其是酒店的餐飲,意味著堅持不安心的話,就不能踏進這類食肆的大門。

但是,仍有不少行A區,不一定是立場問題的堅持,主要是一些小店,例如茶餐廳冰室,像我常去的土瓜灣「一冰廳」,新蒲崗「肥仔銘」,它們一向不做晚市,影響可能只限兩個人坐一枱。

有時候下班與晚飯之間的空檔,找個地方,打開電腦寫文,並不容易,因為大部份咖啡店,去到黃昏六點就鳴金收兵。

上年中在尖沙咀柯士甸道開業的「齋啡」,很近我上班的地方,久不久路過會買杯咖啡,由最初的一間舖,發展至現在租埋隔離舖位作堂食,每天一到六點便拉閘,維持二人一枱。

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

Hjem :荷李活道北歐之家


今屆歐國盃,丹麥先悲後喜,經歷過主將暈倒,連敗兩場,最後竟然奇蹟出線,一鼓作氣打到入四強,力戰到加時僅敗;雖然未能延續前輩在1992年的童話,但已贏得所有球迷的尊敬。

在這段期間,我在Facebook出過一個post,回到五年前我在哥本哈根的旅程,懷念這地的Smørrebrød與精釀啤酒,想起香港吃相若的東西,可能就在咖啡店裡面的多士。

住在丹麥的友人阿水,分享了一條有關餐廳開業的新聞,上環荷李活道,將會開一間北歐咖啡店,當中焦點在Smørrebrød。

咖啡店的名字叫做「Hjem」,意思是「家」。

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

Urban Coffee Roaster(將軍澳):夜跑後的晚餐



屯馬通車真的很興奮?

我就一定不是。

地鐵一通車,巴士減班次,有些經常乘搭的路線,更面臨被取消的危機,到時你教我怎樣直接去圓方?(不要跟我說要行到去浙江街坐小巴。。)

去某些地方乘坐屯馬綫,轉兩次車或以上,曲折離奇,例如去將軍澳,我不如乘坐796X,或者坐專線小巴,一程過又無須行上下落,很快就到。

跳上往康盛花園的小巴,在茵怡花園下車,跑去將軍澳南,經過天晉,撞到朋友,停低傾兩句,道別後,繼續跑,這條將軍澳南海濱長廊,閒日的晚上又幾好跑,最後湊夠7K收工,還需繼續努力,重拾以前很想跑的動力。

按停計時器,面前是藍塘傲的「Urban Coffee Roaster」,就地取材,索性在此吃個晚餐才回家,我一身大汗,還好未被拒諸門外。

2021年2月13日 星期六

Brew Bros Coffee:二月某日飲咖啡


又與好友午飯,他提議地點最好在西區。

我:(不如又去保德街?)

沒錯,我們上次一起在Dreamer Cafe,夢遊石塘咀。

今次選擇對面路口的Brew Bros Coffee,年廿七的下午一時三刻,不用等位,倘若在周末周日的時間,是兩個不同的光景。

2021年1月8日 星期五

Grand Cafe:亂世食好荽


踏入2021,低氣壓依舊不散,未夠十日已經感覺到:今年衰撚過舊年。

新年快樂四個字難於啟齒,我只能希望大家平安,唔好死,坐直,飲水,甚麼stay positive?現在當然最好是negative啦,你真的很想中肺炎的嗎?

或許以上並非是虛情假意的正能量,大家純粹抱著新一年會否極泰來,樂觀的願景,只是我的想法比較偏向負面而已。

原本我計劃到灣仔某間台灣料理,就是前歌手開設的一間,我已經選擇平日的非繁忙時間前往,但見到條人龍,排到落地下,即刻打退堂鼓。

當然我一早有B計劃,友人N小姐早前大推君悅酒店「Grand Cafe」的魚湯芫荽米線,我是不折不扣的荽友,早已記低。

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

Little Cove Espresso:西貢海旁獨唱



不要說:很怕在周末,公眾假期入西貢。

試著說:我絕少在這些時間入西貢。

懂我都知我的例假在平日,別人在周末日的早上,正在享受酒店的香檳魚子醬早午餐,而我就要上班。

平日放假的好處,吃個午餐比較容易訂位,去一些假日遊人熱點,無須同人逼餐死。

早前連放三日假,抽一天到西貢,並非食海鮮,而是喝杯咖啡。

海旁廣場的「Little Cove」,外表雪白,根據網上的報導,這間咖啡店的老闆,希望把墨爾本的悠閒,搬過來香港,唉吔,我真的很懷念墨爾本這個好地方,現時不能飛,嘗試一下催眠自己,剛剛乘坐的專線小巴,是香港至墨爾本的航班;所在的位置,是South Melbourne Market附近的St Ali,而非西貢海邊。

最重要的一點,它是同聲同氣的良心店。

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

Dreamer Cafe:夢遊石塘咀




 每次行過保德街,加倫臺,山道一帶,只要有朋友在身邊,我就懶係講古佬上身:

(八十幾年前,屈地街煤氣鼓大爆炸,波及對面加倫臺,死了幾十人。)

(塘西風月而家無留痕,不過話唔定某處有條秘道,打開大門,你就會搵到如花同十三少㗎喇,哈哈。)

與好友即興約午飯,相約在保德街的「Dreamer Cafe」,談到天花亂墜眉飛色舞,皆因我們也喜愛夢遊,畢竟清醒真的太多咀咒。

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

Page Common:為了Tiramisu



有好幾位朋友,曾經說過尖沙咀柯士甸路的Page Common,其Tiramisu水準之佳,全港數一數二。

不時去借wifi寫文飲咖啡的我,一直沒有為意,以往經常喝latte而已。


一到周末日的黃金時間,酒店門外例牌大排長龍,風雨不改,或許不只是這裡,差不多所有咖啡館也是如此。

(記得五一當日,經過大南街黃竹街一帶,多人到嚇死你。)

早上十一點前來,那就不用等了,但已經有不少客人,現在還好,限聚令放寬至四人一枱,否則,還是要等。

2020年6月16日 星期二

半路咖啡:借來的空間,借來的咖啡



數年前開業,在上環東街的半路咖啡,以我們熟悉的萬壽無疆杯碟作為餐具,中西合璧的懷舊氣息甚濃,不久便成為Instagrammer的打卡熱點;它們的Latte,的確會令我經過此地之時,在此停一停,飲杯咖啡。

生意好到不得了,結果是兩年前擴充營業,在不遠處的摩羅上街,開設分店,及後再下一城,去到登打士街尾,日前出現第四間分店,地點在何文田梭椏道。

摩羅上街分店,記得開業不久時去過,同一條街的酒吧飲酒之前,先來喝杯咖啡,打開剛買下的電影書籍;一不小心,咖啡打翻了,幸好已飲剩四份一,不經意的失手,竟組成一幅有趣的圖畫,即時用相機拍下記低。

炎熱的下午,再次路過此地,恰巧要找個地方,打開電腦做事,見到摩羅街店的客人不多,便坐下。

2019年9月3日 星期二

Lazy Creatures:慵懶的迴轉處



已經有一個星期沒有更新網誌,應該是我開blog以來的一個記錄,最近香港的狀況如何?大家有眼見。

真的提不起勁去寫文,社會每一分每一秒發生的事,掀動了我的思緒,心亂如麻,難以集中精神,始終我是與香港憂戚與共的。

放假的日子,早上跑步,下午沒有節目,稍事休息一會,到附近吃個下午茶,想起九龍城迴轉處有間咖啡館,曾經支持過示威者,加上有不少朋友曾經到訪,皆給予不錯的評價。

星期五下午的Lazy Creatures,一如其名,感覺慵懶。

2019年2月28日 星期四

%Arabica:咖啡的意義



今時今日喝杯咖啡,除了是為了提神之外,同時亦展示所謂生活態度,還有,用來打卡。

我不見得去星巴克,有甚麼生活態度可言,快餐咖啡一樣,我只喝其沙冰;勝在梗有一間喺左近,有時候狗急跳牆,借個WIFI一用,只得半小時。

文青風,是當今咖啡館的主流,世俗眼光之下,好像是文青(不論真定假),才有資格去喝杯Latte,而這班文青打扮的年青男女,身上穿著的可能是淘寶買回來的大陸貨,左右手伸一伸,是泛濫成災的Daniel Wellington手錶;他們怎樣會找到上門?可能是因為新假期/U,這些劣質傳媒介紹,問他們看甚麼書?或者是很久沒有看,聽甚麼歌?或者是K-POP。

打開Instagram,就是見到年青男女們,經常在咖啡館打卡,至於杯咖啡味道如何,用甚麼豆,已不是重點,同學愛新鮮,打卡大過天,忘記咖啡味道的格言,總有機會成為IG Foodie KOL。

由香港愉景灣發跡,紅到去京都,年前勝利回歸的%Arabica,是其中一間打卡熱點,只要有個% logo,代表著日系簡約,崇日一族最為受落。




乘坐渡海小輪過海,先買杯Latte,沒有自傲甚麼注重生活品味,我只是想飲杯咖啡而已,當然,既然大家都打卡,那我就逢場作興隨俗一番,純粹玩野;有時見到某些IGer,隨便拿本生活雜誌,擺在咖啡旁邊,然後拍照上載至IG,無非想說自己很有品味,我反而有個逆向思維(其實係諗去衰果邊),到底這些IGer,有沒有看過本雜誌?見這班人只懂吃喝玩樂,談不上有內涵,對於能否了解MonocleKinfolk的內容,我有點擔心。



我的BOSE耳機,是我隨身物,No Music No Life,沒有它好像周身唔聚財,與%的Latte合照,沒有違和感,此乃是我的日用品。

說回%的Latte,奶的油脂感,稍稍蓋著咖啡的香氣,降低了其甘苦,入口香滑,感覺不太重,雖稱不上高質得令人難忘,總算入得口,喝得令人身心舒暢,點都好過咖啡界美沙酮兜巴星;最怕喝到令我心跳加速,手騰腳震的咖啡,忽然之間情緒緊張起來;我沒有細心留意其咖啡豆的背景,除非我手上的是單品咖啡啦。



柔和的海風迎面以來,感覺上在這片刻途上,喝著杯咖啡,十分鐘也像是無限長。



有次喝它們的Lemonade,可揀礦泉水或有氣礦泉水,酸度單薄,轉瞬即逝,未到一半已經水汪汪,還是乖乖地去北角堡壘街,有很好喝的Lemonade在這裡。



這一股簡約風,已經吹到去中東,當你一個夜遊杜拜如何過,會否在風沙中,想起這杯咖啡?

我只想起李蘢怡。

再者,要飲咖啡,根本大把選擇。

% Arabica Hong Kong Star Ferry:尖沙咀天星碼頭1樓KP-41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