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不多有十年時間,沒與移居新加坡多年,化妝師兼廚師的老友S小姐見面,上一次是趁我過來Whisky Live SG,順道慶祝她的生日,當時的「Burnt Ends」,還不算太難訂。
月前在她的社交網站,公佈將會開pop up海南雞飯店的消息,當時我還留言要飛過來支持。
適逢香港足球代表作客新加坡,這就更加好了,一石二鳥,開波之前,先去她在Clarke Quay Central的限定店吃個晚飯,名字叫「Kentaro貓太郎雞飯」。
差不多有十年時間,沒與移居新加坡多年,化妝師兼廚師的老友S小姐見面,上一次是趁我過來Whisky Live SG,順道慶祝她的生日,當時的「Burnt Ends」,還不算太難訂。
月前在她的社交網站,公佈將會開pop up海南雞飯店的消息,當時我還留言要飛過來支持。
適逢香港足球代表作客新加坡,這就更加好了,一石二鳥,開波之前,先去她在Clarke Quay Central的限定店吃個晚飯,名字叫「Kentaro貓太郎雞飯」。
在Raffles酒店買了一點手信,有想過不如坐下,喝埋杯Singapore Sling才離開,但我早在十多年前,已經做過相同動作。
時間有限,還是去其他地方繼續飲。
相隔一條街的Purvis Street,除了我日前在此介紹過的海南雞飯之外,這條街裡面亦有一些不錯的咖啡店,與及很有型的酒吧。
下午五時多,來到Asia's 50 Best Bars排第六的「Nutmeg & Clove」。
十多年前第一次去新加坡,短短四日三夜,光顧了好幾間海南雞飯,其中一間是在萊佛士酒店附近Purvis Street的「逸群」。
沒記錯我是吃罷海南雞飯,才去酒店喝杯Singapore Sling。
當時覺得它們的雞飯做得很好,雞肉就一般,相隔數年後因為Whisky Live Singapore在萊佛士酒店舉行,所以拉埋幾位酒友一起叫雞,海南雞飯的水準照舊,人多還可以叫其它菜式,炒豬肝是驚喜。
現在「逸群」已經結業,對面的「津津」同樣是老號,但之前並沒有為意,這次重遊舊地,在同一條街的酒吧喝過兩杯cocktail,然後行過來晚飯,未夠黃昏六點,食客亦不少。
說到叻沙的派系,我始終最喜歡是加東叻沙。
日前在專欄寫過三訪「結霜橋」,個人覺得味道與以往有點不同,湯底好像不及從前的平衡。
N小姐說「328加東叻沙」更好。
這間我早在十多年前,第一次去新加坡時到訪過,感覺甚佳,但位置不太方便,所以沒有翻兜。
有一間與它,「Roxy」齊名的「Janggurt Laksa」,這天經過牛車水的分店,即刻坐低來一碗。
可能是我人生中,吃過最便宜的米芝蓮一星。
為了方便去自己想去的食肆咖啡店,所以今次快閃新加坡兩日遊,選擇在蘇丹回教堂附近旅館宿一宵。
從旅館行去米芝蓮一星的麵店「大華餐室」,只是大約五分鐘時間,雖然在off peak時段的下午兩點達陣,最後還是要等四十五分鐘。
兩款麵,價錢四級制,份量最小賣$8一碗,折合港幣大約$46,我點的乾麵,要個大size,$12一碗,即是$70港幣,還便宜過當年我一個人去仍是一星年代的「添好運」,與及「一樂燒鵝」。
在新加坡與移居當地多年的友人S小姐見面,我說到這次快閃行,住在Bugis近Haji Lane的旅館。
S小姐的老公K是檳城人,他向我推薦附近有間蝦麵店,早上已經開門營業,作為早餐也不錯。
K:「嗰陣我帶佢去檳城,午飯之前已經食過好幾餐。」
但我暫時未有計劃再去檳城,早前在灣仔的「蝦麵店」,吃過有當地大約七成水準的蝦麵,新加坡就更加近,既然得到檳城人的認證,應該錯不了。
早上大約九點多,來到「白蘭閣街蝦麵」,網上看個該店的資訊,是當地的要排隊的熱店,但當日就大把位,直行直入便可,或者是我過了最繁忙的時間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