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2月27日 星期日

泰泰THAI THAI Restaurant:十一月帽子戲法


遇上喜歡的餐廳,只要時間許可,一定義無反顧地支持,回顧上年我的飲食生活,佐敦吳松街的「泰泰」,是最大發現。

一切由我的生日飯開始,感謝台北朋友R請客,吃了一頓美味的泰國菜,更不客氣喝了幾杯威士忌,但是兩個人感覺點到即止,未能試多幾味。

相隔三個月,我在此搞了一場小型飯局,八個人分兩枱,終於試了其招牌菜 - 青檸燒牛肉,住在附近的熟客朋友YS,果然沒介紹錯。

不久,有朋友舊事重提,會否再搞一局?

我當然沒有問題,反正我都想吃。

上年十一月初,包起餐廳後面的位置,以屏風分隔開,自成一角,在「我真係泰撚鍾意香港」的牌坊下,交由王老闆發辦,即是Thaimakase。

2022年2月26日 星期六

SAVVY:太子新面貌


閉門裝修多時的香港太子酒店,現時仍未竣工,全新面貌的酒店房間,要到今年稍後時間才能示人,但是酒店的餐廳「SAVVY」,已經急不及待,在上年尾衝閘而出。

佔地八千多呎面積,包括酒吧與餐廳,環境充滿以玻璃、金屬、木材,與及一些現代藝術的掛畫營造而成的時尚感,這是與同系的姊妹酒店餐廳,完全不同的格調。

2022年2月24日 星期四

我在格拉斯哥流浪的依靠@The Pot Still



蘇格蘭第二大城市格拉斯哥,其實與香港是有點淵源。

我出生的那一年,時任港督是麥理浩,是格拉斯哥人。

亞洲第一隊職業化足球會 - 流浪,創辦人畢特利,格拉斯哥人;而他引入的外援,其中一位叫做Derek Currie,即是老一輩球迷口中的耶穌居里,格拉斯哥人。

格拉斯哥人為香港發展,的確出了不少力。

對於球迷來說,一定認識這城的Rangers與Celtic,每次Old Firm Derby例必打生打死 。

對於樂迷來說,Travis、Primal Scream、Teenage Fanclub、Franz Ferdinand、Belle & Sebastian、Mogwai、Chvrches等名字,耳熟能詳,尤其是Franz Ferdinand,是我近年至愛之一。

曾經到過格拉斯哥數次,不是為足球或音樂,而是作為往Islay/Speyside,或回程時的中轉站,來去匆匆,對此城的熟悉,遠遠不及倫敦或利物浦;不過有一間酒吧,每次路過格拉斯哥必定拜訪,就是在Glasgow Central station附近的「The Pot Still」。

2022年2月23日 星期三

Artistry Brewing Company:留住錦屏街這時光


對上一次踏足錦屏街,是四年前經過此地,想吃一碗牛肉麵或肉骨茶,可惜一間沒有開門,一間滿座,最後到附近的車仔麵店醫肚。

現在演變成咖啡店林立,很多「文青」流連的地方,還有一些頗有名的同路食肆,依然有些人以隱世二字來稱呼這個地方,聽罷感覺尷尬,這是深山野嶺的嗎?

相約好友下午茶,地點不出炮台山/北角,範圍收窄一點,保壘街/錦屏街。

找一間咖啡店大家都未去過,「Artistry Brewing Company」,門外的一片小空地,門面與室外以植物作佈置,木餐枱與餐椅,營造出鳥語花香的優閒氣氛。

2022年2月21日 星期一

盛記麵家:四條麻甩圍爐取暖



 
十年前,首訪沙田源邨的「盛記」,方知這個與我年紀相若的屋邨,原來別有洞天,日間賣麵,晚上打邊爐,其牛肉是揀手貨,質素上佳,價錢還不貴,當時每人大約$200,已經吃得很豐富。

 

自此,定時定候來捧場,窮L飯局搞過兩次,又有一次朋友生日,連開幾圍,主人家喝得大醉,還未計其他幾人即興火鍋聚,記得有一年情人節晚上,與數位朋友前來,老闆還請我飲舊版黑牌威士忌呢。

 

至於有關該店的好人好事,可以很輕易在網上找到,在此不

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

強記美食(駱克道):冬之寒號糯米飯


連續幾年在米芝蓮街頭小食推介出現的「強記美食」,今年成為其中一間「新上榜」食店,原因是搬了新舖。

只是在不遠處的駱克道,與「富士大廈」相對望,嘻。

以往是宵夜聖地,我在數年前寫過舊舖的blog文,有提及過在我雙十年華的時候,與當時喜歡的人,在樓上的Club狂歡,不幸地遇上查牌,掃興而回之前,與她在此吃個糯米飯,然後就沒有下文,揼春。

現在晚市堂食不知禁到何時,要等到放假的日子才能來吃個午飯,第五波的疫情下,食店只得小貓三四隻。

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

好湯好麵:好頭好尾棉花雞


某某KOL在上個月,爆出猶如核彈的公關危機,踩住小店去借勢賣廣告,結果人人喊打。

偶然發現此人在上年拍過一條片,介紹大圍區的美食,其中一間食店的外賣牛肉麵,被她狠批味道是廚餘級別。

原來早已有前科。

這間食店,絕非等閒之輩,連續兩年受到米芝蓮推介的「好湯好麵」。

2022年2月13日 星期日

Top Blade Steak Lab VS PPPP:法式牛扒重現



數年前,第一間「Top Blade Steak Lab 」在何文田梳椏道開業,走平價路線,主力賣Flat Iron,百多元一塊,當時我心想,香港終於有間與倫敦「Flat Iron」格調相若的扒房了。

去過倫敦的朋友,或會聽過「Flat Iron」的大名,當地有數間分店,我在2014年到訪的時候,牛扒只賣10鎊一客,廣受當地人歡迎。

這個價位想吃牛扒的話,以前只得港式豉油西餐可選,而Top Blade填補了市場上的空隙,隨即成為大熱,記得當時第一次去,時為周末晚上,拿籌輪候兩小時,最終放棄。

後來一共光顧了三次,任吃薯條固然吸引,牛扒稱得上價廉物美,終極漢堡也好吃,加少少錢更可以加沙律與餐湯,平均每人大約$300的消費,難怪反應熱烈,結果三年抱兩連開分店,遍佈香港九龍新界。

最新一間,就在中環士丹利街,名為「Top Blade Steak Lab VS PPPP」,與其它分店不同之處,這裡牛扒與豬扒的比例,各佔一半。

2022年2月11日 星期五

來泰巷ข้างซอย:漏網之魚


標題只是道出我的心聲,身為土瓜灣人,竟然沒有留意這間同路泰國菜。

人生總有走漏眼的時候,其實也見怪不怪。

2022年2月7日 星期一

水記:斜路上的過客


可能是全港最巴能閉的牛雜麵店。

只開平日,早上十一點半到黃昏,某些特別部位,開門不久便秒殺。

有酒友早前在Facebook,分享這裡的牛雜相片,誇口說是世一。

因為是少數用新鮮牛雜的地方。

中環吉士笠街斜路的「水記」,已經有十年沒有踏足,過年前要上去雜誌社拿年糕券,經過見到有空枱,即刻坐低。

2022年2月2日 星期三

六本.虎居:2021忘年會



虎年第一篇文,當然與個虎字有關,回到上年年尾,在一間新開不久的燒鳥店包場,與相熟的朋友舉杯暢飲吃串燒。

地點在炮台山「六本.虎居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