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

鮨文:元朗的$1300 Omakase



上年差不多時間,元朗出現一間走江戶前路線的壽司店,名叫壽司之神。一時之間,拳頭壽司狠狠地被此神刮了一記耳光。

小弟曾經在部落格,撰文大讚這裡的午市套餐,$180 十三件壽司,而且不收加一。其後當故事發展下去,有朋友拿著$1000,在吧檯前留待師傅發辦,最後飽到走不動。後來,漸漸地成為區內火紅的壽司店,晚市一位難求,某個晚上在沒有訂位之下前來,師傅給我吃的不是壽司,而是閉門羹。

不要看師傅Cupid年紀輕輕,二十多歲的他,少年時以小野二郎為榜樣,立心成為壽司師傅。在見城學師的他,後來自立門戶,開設壽司之神,把拳頭壽司打到落花流水,果然拳怕少壯也。

今天,Cupid另起爐灶,在同區開設另一間高級壽司店,鮨文

他對著坐在吧檯前的我說:(現今這間新店的午市套餐,雖然要收加一,不過一樣抵食。)

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

Morton's of Chicago:Cocktail pairing dinner



城中知名美式扒房,Morton's Of Chicago,多年以來,一直與他欠缺緣份,只曾在數年前,來喝過酒,就是如此。

當這晚受到邀請,來到扒房一試別開生面的飯局,毫不猶豫,舉手!

為何以別開生面來形容?因為這晚的飯局,有別以往根深蒂固的想法,你們上西餐廳,用甚麼酒來配餐?十個,有九個是葡萄酒,當中包含了雪莉酒,砵酒。

好像,葡萄酒是與西餐的絕對配搭?當然不是,我也試過威士忌,干邑等烈酒來配餐的。

那麼,雞尾酒呢?你們或者與我有同一感覺:(只視為Happy Hour的餐前酒,或者餐後酒罷了。)

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

中村藤吉:京都老字號,海外第一擊



今天下午,天氣雖然未算陽光普照,但沒有下雨,抱著極度期待的心情,來到尖沙咀The One十八樓。

京都抹茶店,一百六十年老字號,中村藤吉,抹茶迷的聖城麥加,終於衝出日本,選擇香港這個彈丸之地,開設海外第一間分店。

就算未去過京都,中村藤吉之大名,如雷貫耳。

很榮幸受到邀請,在開業前率先品嚐,快人一步,理想達到。

百多年來依然屹立不到,一直由中村家族世襲,傳承至今,已是第六代。今次選擇來香港開分店,將京都之風,移植至尖沙咀彌敦道與加連威老道交界,The One的十八樓。無獨有偶,這裡的前身,也是主打京都料理。

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

Holy Chef:限量烤芝士三文治



走到保安道的盡頭,蘇屋村正在重建,昔日的鳥語花香,變得沙塵滾滾,像初中年代,曾在這裡上學的回憶,終須塵歸塵,土歸土。不過,舊的不去,新的不來,現實就是如此地殘酷。

車房的旁邊,年前出現了一間個性cafe,一星期至開兩天,一直想前往,但我很少在周末日放假,時間實在難以相就而作罷。

現今,變為每周營業六天,只休周一,他的名字叫Holy Chef

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

志魂:米芝蓮三星級,夢牽魂繫的Omakase



米芝蓮三星餐廳之中,背景最神秘,大約是上環的志魂壽司

網上評價不多,(只供應Omakase,價錢足以買一張來回日本機票,這一類高級餐廳,在Openrice是不會有太多人寫食評,付得起的人,又不會太多人寫食評的。)

外間對其底細,一知半解,當拿下三星之榮譽,有人說:(乜水呀?)

又有曾經光顧過的人說:(唔係好值三星,與其比呢個價錢,不如直接去日本吃還好!)

對我這個寧願去歐洲,也不願去日本的偽旅遊博客,想吃日本料理,香港還有很多選擇,大不了,走一轉台北。

像這天的志魂飯局,抱著期待的心情,坐在吧檯前,留待師傅發落。

當然,是Omakase。

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

打開半島酒店宴會廳大門,見証軒尼斯250周年



特醇軒尼斯,酒質醇且舊,Hey big spender!

如果年紀與我差不多,或者是上了年紀,應該會記得,三十多年前,葉麗儀的軒尼斯電視廣告。

我細細個就知道軒尼斯,與干邑形同等號。

八十年代的香港,紙醉金迷的夜生活,造就了干邑的流行,尤其是落夜總會消遣,干邑差不多是指定動作。好了,夜總會式微,連帶干邑也被視為老餅。

其實,干邑一直沒有離開過,只因葡萄酒太過流行,甚麼威士忌,干邑,一一被邊緣化。近年的情況,開始有變,年青一輩也開始飲起干邑起來。

上個月,全憑C小姐的關照,得以出席軒尼斯250周年干邑的午餐會,地點在半島酒店,當然不容有失,起碼,都要擦靚對皮鞋赴會啦。

桃里:桃花依舊



桃李變為桃里,闊別三年,一切桃花依舊。

上次到訪是加州酒活動的午餐會,這裡的名氣雖不及其他酒店中菜廳,但是仁稔醬香燻BB鴨,與烤乳豬,水準絕對不比其他中菜廳下去。

無獨有偶,桃里剛榮獲酒.派雜誌,頒發香港十大配酒中菜餐廳大獎2015

今次,酒店公關約飯局,她說桃里剛推出了一系列的懷舊菜式,想我們來懷舊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