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
竹壽司:竹林深處人家
新的一年,新開始,找個想去的食店吃一頓好,來作個好開始。我不是迷信的人,說到尾,只是找個理由吃一餐好。
位於開平道的竹壽司,與東京的老牌壽司店壽司幸為姊妹店,壽司幸為米芝蓮星級店,可見實力非凡。
在純屬即慶,沒有訂位之下也能安坐,一個人坐在吧檯前,冷眼旁觀四周人面變化。雖然是公眾假期,但入座率有欠理想,可能我時間比較早了一點。
竹壽司的午市套餐,有多款選擇,既然是今年第一餐,吃貴一點也沒有問題,我選了壽司套餐,價值三百多。
話須是與壽司幸息息相關,店內的裝潢沒有一點老氣橫秋,窗外的自然光折射之下,氣氛柔和。
套餐有前菜,沙律,以帶子,赤貝,魚肉粒作為刺身沙律,赤貝爽脆,帶子,魚肉鮮甜。
另外的雜菜沙律,很清新,Dressing酸甜開胃。
茶碗蒸做得細滑,加上蟹肉與魚肉,還有瑤柱絲,將味道提至更鮮美。
麵豉湯混合了大蜆同煮,多一份鹹鮮的甜香。
壽司一貫一貫地上,次序由濃至淡,首先是花竹蝦,爽口得自然,蝦肉鮮甜。帶子入口嫩滑,鮮甜可人。每款壽司也預先下了醬油,所以不用再沾醬油,是江戶前的風格,想起上月初,到訪在台北中山區的野壽司,彼此風格很相似。
手釣池魚肉質爽帶細嫩,不過味道不甚突出。
金目鯛肉質爽,魚味鮮香,當中的油脂更有種甘香,堪而回味。
深海池魚的魚味較濃,肉質更纖嫩細膩,比手釣的更突出。
肉色鮮紅帶光澤的野生油甘魚,入口感覺很嫩,很細緻,魚味濃郁。壽司師傅說這個Toro,是沒有Freeze,沒有未完全解凍的殘留雪味之下,Toro味道更加新鮮,口感油潤。因一時口快,所以忘記為Toro拍下遺照。
雖不是用日本海膽,加拿大海膽也不失禮,賣相極之澎湃的海膽壽司,甘甜,油潤,不捨得一口吃光,逐點分幾次放入口,才會領略到箇中滋味。
看似簡單的玉子,入口鬆軟而有蛋香。
海鰻是加入白酒,糖一起燒,烤得焦香,還有一陣誘人的甜。海鰻肉嫩滑,全無腥味。
最後的一記Toro黃瓜絲卷,拖羅碎的油香,與爽脆的黃瓜絲,兩種個性不同的食材走在一起,擦出了微妙的火花。
刺身新鮮之外,壽司飯也握得恰到好處,不死實亦不鬆散。
吃一口酸甜的柚子雪葩,作為今年第一餐謝幕,最好不過,你問我今年有甚麼期望?其實很簡單,只要比上一年活得更好,就夠。
明年今日再回看此篇文章之時,不知道我許下的願望,有沒有兌現?
竹壽司:銅鑼灣開平道一號Cubus 12樓
2012年1月14日 星期六
台北:再訪林東芳
上個月的台北行,光顧的食肆當中,只有一間是"翻兜",這就是賣牛肉麵的林東芳。
坐捷運的話,要在忠孝復興站步行到八德路二段,大約要十分鐘,店舖的位置,正好在馬總統競選總部旁邊。
早了一點來,麵店還未開門,見到店內的一大窩牛湯,正在不斷地翻滾,用上大量牛肉,牛骨,這是最基本,但在香港真的不是很多地方,肯會用心去做好個牛湯底,九記,是其中之一,吃了十年,百吃不厭。
當早上十一點折回麵店,赫見店內已差不多坐滿人。相信除了我這個遊客之外,其他的全是當地人。
上一回只是吃牛肉,今次便來個牛筋牛肉麵,湯底還是沒話可說的出色,鮮甜,甘醇的牛肉香味,完全在湯底上演繹出來。
牛肉是用牛腱部位,入口軟熟,牛筋爽中帶豐厚的膠質,每一口都是骨膠原,最適合女仕們吃。
離開的時候,門外的那一大窩牛湯香氣,像要勾引小弟再來一碗。。凡事也要適可而止,一晚大戰四個回合,你也會吃不消。適量的距離,才是美妙的,反正我未來還會繼續來台北旅行。
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
麵屋武藏:這是日本第一?歹勢啦。
單在上一年,進駐在銅鑼灣的日本拉麵店,鳥華,一風堂,豚王,魂,達磨。。。起碼超過五間。可見現今的拉麵市場,還是方興未艾。
又一間來自日本的拉麵店,進軍香港開店,麵屋武藏在日本來頭甚大,香港店選址並非在主流的消閒區域,而是在觀塘APM商場內。
聽說,該店在日本名氣甚響,有"日本第一"之稱號,很有霸氣似的,但來到香港,又會如何?
在周日的晚飯時段很多食客在等位,我只是一個人來,恰巧吧檯有張凳,遲來先上岸。
拉麵湯底是近年大熱的豚骨湯,有數款口味選擇,要一碗最簡單的白武骨,店員提示等候時間大約十五至二十分鐘。我坐在吧檯前,廚房員工的工作狀況,一目了然。他們不是一碗一碗去做,而是六碗六碗一起做。上菜,也是一次過上。
白武骨有叉燒,玉子,海苔等配料,有別一風堂,豚王,武藏的麵條,是帶有曲線的粗身麵條。
湯面帶有油份,正常不過,正式的日本豚骨湯,油膩才是皇道,現今像一風堂,龍也等拉麵店,刻意將濃厚的湯身減膩,目的是吸納另一班客人,對我來說,當然是正式的豚骨湯才是我口味。
可是,喝一口湯,味道非想像中的濃,而且,越喝越淡,喝得一臉狐疑。粗身的麵條雖然吸汁力強,不過仍帶著一點鹼水味,打了折扣。
叉燒是驚為天人,而是驚嚇的驚!肉質既瘦又柴,而且非常鬆散,肉味呢,在那裡?不用多說,這塊叉燒,完敗。
玉子還好一點,流心之外亦有蛋香。
我不會自稱乜乜拉麵控,而事實上,我不是,只是經常吃拉麵而已,並未去到失控的地步。$72一碗白武骨再加一,實在不便宜,水準與同類的豚王,魂,相差起碼兩班。
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某位飲食網站資深iPHONE港男甜魔,吃得甜吃到體內女性荷爾蒙激增,連食評也讚得越來越誇張?如果麵屋武藏那舊又老又柴的叉燒,都可以叫日本第一,那麼豚王也可以上得神檯了。這一點,絕非"誤會",起碼我兩間也吃過,有個對比,當然可以下結論。吹水,請記得抹咀,拜托拜托。
口味雖然大家不同,始終,是有個廣義存在,你會否大讚明將的生化壽司,是日本第一?未減肥的欣宜是美人胚子?
麵館武藏:觀塘觀塘道418號創紀之城五期(apm)2樓 L21B號舖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
Let's糕!Rock & Roll!
每一年的農曆年,大家少不免吃賀年糕點,小弟最愛吃蘿蔔糕,就算上酒樓/茶樓飲茶,很多時也會點個煎蘿蔔糕吃。
哈,日前受到Openrice邀請,出席一個只限網內頭兩級別食家參加的試食活動,今次是在觀塘新城工業大廈的iCOOK內,一次過試食十款不同品牌出品的蘿蔔糕!
時代進步之下,蘿蔔糕與月餅一樣,不再是一味臘味,某些高級食肆,更將Parma Ham用作蘿蔔糕的原材料,所以是夜分為經典與創新兩組,前者是傳統口味,後者就是新派的味道。
先看看這晚,我們試食的蘿蔔糕名單:
經典
大師姐
大記攦粉糕店專門店
添好運
新興食家
八珍
鏞記
創新
欣圖軒
Fresh to Go
鴻星
國金軒
大師姐來頭不少,是江太史孫女江獻珠徒弟之首,能做得一手好菜,近兩年推出的蘿蔔糕更成為熱話。
個人對蘿蔔糕的要求,一定要蘿蔔絲多,粉多過蘿蔔的蘿蔔糕,吃落也乏味。大師姐的蘿蔔糕,粉與蘿蔔比例只是一半一半,蘿蔔絲偏幼,糕身帶點鹹味,不過臘味的味道很香,挽回一點分數,如果以$218/950克的價錢來說,是有點overprice。
在砵蘭街賣攦粉的大記攦粉糕店專門店,早年曾對該店的蘿蔔糕讚不絕口,這個蘿蔔糕質感較粉,不過頗香甜,蝦米味強,假若蘿蔔絲下多一點,水準會有所提升。$34一盒是大家可以負擔的價錢。
貴為米芝蓮一星點心店添好運,我亦曾經讚過他們的煎蘿蔔糕,是晚吃到的同樣地鬆軟,蘿蔔絲粗身,入口香甜,但帶有一陣胡椒味,吃得眾人一臉狐疑。
在添好運吃煎蘿蔔糕,是配余均益辣醬,主辦單位特別為我們準備一支,非常細心。
八珍除了甜醋份外香之外,出產的蘿蔔糕也不俗,糕身比較滑,而且帶點黏性,蘿蔔刨成幼絲,有點像中環威記粥店的蘿蔔糕。臘味,菇粒也不欺場,八珍蘿蔔糕的價錢為$155 / 2.5斤。
堂堂一間鏞記,今年由本來一星,變為沒星,令眾多人大惑不解,不過,鏞記的蘿蔔糕,可以爭回一口氣!
外表四四方方的蘿蔔糕,大智若愚的外表,內涵是用上本地有機蘿蔔,蝦米是泰國貨,臘腸是自家製,絕不含防腐劑。
質感結實,但不是下得粉多的那種結實,而是粗身的蘿蔔絲組合出來的層次,條條香甜多汁,泰國蝦米很大粒,鹹香味將整體味道提升,配上自家的高質臘腸,實在找不到批評之處,加上價錢為$168一盒,是無敵的。
西環厚和街以賣流沙包出名的新興,感覺實淨得來帶點粉,蘿蔔與粉五十五十,與添好運一樣,有陣胡椒味。
六款傳統風味過後,便輪到四款新派味道,Fresh to Go以牛肝菌融入在蘿蔔糕內。如果得出來的效果是好,怎樣改也沒問題,但是牛肝菌的個性太強,感覺不到蘿蔔的香甜,只是一味牛肝菌的香味。除非,你是喜歡牛肝菌的人,否則便難以對這個蘿蔔糕動心。
洲際酒店中菜廳欣圖軒,今年的蘿蔔糕用上鹿兒島蘿蔔,一推出便成為熱話,雖然$238只有760克份量,聽說很搶手。
蘿蔔絲偏幼,軟身,臘味個性強,但蘿蔔味不大突出,味道要慢慢滲出來,事後一口香甜味在口腔,這就是餘韻。吃此個蘿蔔糕,特別配以欣圖軒的XO醬,兩者相得益彰。
連鎖代表鴻星,每年推出的盤菜霸氣十足,連蘿蔔糕也用上原隻鮑魚,誇張到極點。鮑魚與蘿蔔糕兩者是獨立個體,蘿蔔糕與欣圖軒一樣軟身,但蘿蔔絲較粗,不及鏞記的甜,小小鮑魚的鮮甜味道,爽口感覺,有提升該蘿蔔糕的本錢,所以賣到$328一盒,果然在蘿蔔糕上貼金。
國金軒更用上意大利巴馬火腿,其實只是將巴馬火腿,與金華火腿磨成粉,用來作配料而已。糕身不軟亦不硬,蘿蔔絲較為細膩香甜,吃的時候耍些巴馬火腿,金華火腿粉/絲,令蘿蔔糕味道更為鹹鮮。價錢為$268九百克,值不值則見仁見智,好像欣圖軒/國金軒此等高級食店,將蘿蔔糕精良化實在無可厚非,始終他們的客路是高消費,有點要求的一群,如果還是用傳統做法,很難去取悅這班奄尖客人。
雖然,我外表還稱得上年青,但飲食口味是偏向傳統,所以這晚我給鏞記出品為滿分。
看過小弟文章後的你/妳們,決定了買那一款沒有?
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
Mist Pizzeria:霧裡愛過界
全香港最高級的拉麵Mist,這兩年來也拿下米芝蓮一星級榮譽,是唯一一間日本料理,能夠奪取星級名銜。
現在,Mist玩過界,在大坑浣沙街上,賣起薄餅來,店名還是MIST,不過在後面加多個Pizzeria。
原來,在上周六已經試業,在試業之前,其Facebook page更送出數百個薄餅,於試業當日享用,這個,要在Facebook看到朋友的相片才得知,我完全後知後覺,從沒有風聲,該怎麼打聽,周遭彷彿只剩下我?
這個周一晚上來到大坑,本來的目標是吃煲仔飯為名的私房蔡,來到才知原來周一是公休日。最後,順勢來到Mist Pizzeria,試試其做出來的薄餅,是甚麼的一回事。
店裡以白色作主要調子,牆上掛著一些帶點Pop art風格的圖書,柔和得令人感覺舒服。店員身穿的牛仔褲,是潮牌RMC與Mist crossover之作,當Street fashion穿絕無問題,問題在於你會否介意在下的後庭花,為Mist賣廣告?
餐牌是一塊圓形的木板,切合該店賣Pizza的形像。由頭盤,麵食,薄餅,甜品,每道只有數款選擇,實行貴精不貴多。
奉上的餐前麵包,還是熱燙,入口香軟鬆化。
另外的三款點麵包的醬料,有橄欖油,香草,辣番茄醬,個人最喜歡番茄醬,辣度不強,但其味道令到番茄醬更惹味。
在數款意大利麵之中,我選了自製長絲帶麵配黑毛豬醬及牛肝菌。
麵條的形狀像一條絲帶,質感煙韌帶彈性,用來配一些個性強烈的醬料最為適合,像這個濃香的黑毛豬醬,還有味道帶點野性的牛肝菌,濃香的Parmasen芝士粉。自家製的麵條掛汁力特強,將所有濃香惹味全數吸收。
店員向我推介了沙樂美腸薄餅,材料簡單,以茄醬打底,雅枝竹,磨菇,莎樂美腸,紅洋蔥,芝士為材料。所有薄餅的份量,一律十吋半,價錢不算便宜,最便宜的田園薄餅為$108,這個莎樂美腸薄餅,盛惠$128。
薄餅底做得很薄,微焦的邊位極之脆口,中間位帶鬆軟,面頭的芝士份量不算多,雅支竹帶點酸,應該用醋浸過,莎樂美腸一貫地辣,磨菇與洋蔥作為配角,也做得稱職。薄餅上的茄醬,蒜甜而不膩,不是一味地酸,味道調教得不錯。
Mist的拉麵,收費是全港同類型店之中最貴,百多元一碗拉麵,就算月入數萬,家有傭人的中產,也未必捨得來吃。Mist Pizzeria的價錢,一樣地不便宜,薄餅$128,黑毛豬醬絲帶麵$138,連加一已經差不多$300。如果吃甜品,點杯飲品,每人三百多元,走不了。
而且,旁邊更有一間同樣有實力的Piccolo,Mist這次玩過界,相信要玩得認真一點了。
Mist Pizzeria:大坑浣沙街7號地下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