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LHY日前在他的社交網站,分享了一段短片,介紹大陸廣東省某處的黑松露燒鵝。
我:(之前同窮L admin F先生喺沙田食過啦。)
外表黑到像焦炭一樣,未必人人會接受這般賣相。
把時間撥回至今年夏天的某個下午,承蒙年青公關朋友TJ之邀,連同F先生,再次來到沙田帝逸酒店,上次就頂樓omakase,今次是在二樓的中菜廳「逸軒」,來個三人午聚。
這裡是staycation的熱門酒店之一,上次經過頂樓泳池,見到好多少女擺晒pose影相,早前酒店更邀請不少部落客來渡過兩日一夜,但這些機會並不屬於我的。
朋友LHY日前在他的社交網站,分享了一段短片,介紹大陸廣東省某處的黑松露燒鵝。
我:(之前同窮L admin F先生喺沙田食過啦。)
外表黑到像焦炭一樣,未必人人會接受這般賣相。
把時間撥回至今年夏天的某個下午,承蒙年青公關朋友TJ之邀,連同F先生,再次來到沙田帝逸酒店,上次就頂樓omakase,今次是在二樓的中菜廳「逸軒」,來個三人午聚。
這裡是staycation的熱門酒店之一,上次經過頂樓泳池,見到好多少女擺晒pose影相,早前酒店更邀請不少部落客來渡過兩日一夜,但這些機會並不屬於我的。
前後到訪過數次,終於有機會寫下這間,由「渣哥」進化成為「大渣哥」的茶餐廳。
九龍灣冰室打比戰,每天在常悅道上映,大渣哥立場鮮明,相信大家都知,每逢黃金時間,惹來不少人支持,店外例牌大排長龍,好幾次因而被嚇窒,結果要過對面馬路,燒山的「時代冰室」,一祭五臟廟。
所以每次去大渣哥,我都是選擇off-peak時間前往,由開業不久直到今天,入場前要求出示身份證,但只須展示背面便可,如果不能接受這規矩的話,大可以不去。
以前在大圍的泓一拉麵,現在搬往紅磡,最近見到兩位朋友,不知道是否約埋一起,差不多相同時間,他們在自己的平台,發佈了這裡的龍蝦拉麵照片。
賣$138一碗,主角是開邊龍蝦,與及龍蝦湯底,還與隔離的漢堡包店合作,送多兩件龍蝦餅。
(只限今個月,過咗就無。)其中一位友人說。
趁在十月最後一個星期五的中午,過去拜訪這間連麵條都是自家製的拉麵店。
六年前首訪艾雷島,難得遇上藍天與白雲,身處Ardbeg酒廠的海邊,飲住Alligator,望住個海,人生幾何。
前幾日受友人R小姐之邀請,參加一個蘇格蘭酒廠的online tasting,成軍五年的Isle of Harris,暫時未有威士忌面世,今次就試其氈酒,特別加入Sugar Kelp釀製,位於Isly of Skye以北的Harris島,天然資源隨手可得,因此以海草作為釀酒的原材料,味道的確有一陣源自海邊吹過來,帶著海水的風味,夾雜著水果與胡椒的甜與辣,bittersweet的結尾,與湯力水混合之後,似是喝著鹹檸七,妙哉。
期間還隔著電腦螢幕,由主持人帶領之下,參觀了該酒廠,人生第一次Virtual distillery tour,有機會的話,也想親身來看一趟,但首先要克服交通這問題。
今年只是在年頭飛過兩次,並沒有到任何一間酒廠參觀,上次已經是上年十月的Glenfarclas,雖然以視像形式試酒,是疫境之下的常態,但始終未能完全一解對蘇格蘭思念之情。
難得在紅日放假,問問友人K:(得唔得閒去波記食晏?)
兩年前已經約定在波記,後來不了了之,有時我們在周末/公眾假期的中午,卻去了其他地方午餐。
心血來潮的一問,終於還了兩年前的心願,踏正中午十二點,波記門口見。
以威士忌為主題的跑步比賽 - The Dramathon,由三年前開始,每逢十月在蘇格蘭Speyside舉行,筆者在前年首次參加其10公里比賽,這是我人生中,第一次在海外參加跑步比賽。
當時雖然事前有做足準備功夫,出發前兩個星期還參加了一場比賽,純屬寓賽於操的性質,竟做出快時間(對我而言);但是去到比賽當日,秋天的蘇格蘭罕有地有接近20度高溫,加上前一晚下了場雨,天然路的賽道,遍地泥濘,而且我帶錯跑鞋,結果跑到未到一半路程,已感舉步維艱,最終也能完成全程,時間就較預期中慢。
深水埗一向被冠以草根形象,近年社區開始慢慢發展,海壇街一帶的新樓盤陸續落成,南昌街與荔枝角道有如楚河漢界,那邊的年青人,數十元買杯咖啡,享受他們的所謂慢活偽文青人生,這邊的大媽,繼續幫客人洗頭,區內的老舉,每日等待尋芳客上門;在醫局街流連的老同,腳步欄柵,目光呆滯面無血色,只求一小杯美沙酮上電。
Timeout所說的全球排名第三位的coolest neighbourhoods,或許就是如此有趣的樣子而入選。
昨天看過報導,有本地旅行團推出深水埗美食遊,原價$700,本地居民有優惠,也要$577一位,看過其行程之後,我心想:(不如等我帶,收半價,我揀嘅地方一定好過旅行團!)
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,隨便也想到幾間食店出來,而且全部是同聲同氣;甜品時間,當然也不乏選擇。
荔枝角道的康瑞甜品,多年來斷斷續續光顧了數次,雖然該店有不少選擇,但每次去都只吃特色仙草百配,忠心不二。
當你們去一間米芝蓮三星級餐廳,通常在幾耐之前訂枱?
事前會有甚麼準備?
事前會否充滿期待的心情?
上星期,再訪闊別十年,中環四季酒店的Caprice,只是在一日前訂枱,臨急臨忙找不到適合飯腳,索性一個人獨食。
來這等高級地方,就算不穿blazer,起碼也穿件恤衫赴會,Pye或Paul Smith?後者啦,因為我一早燙定。
先前在社交網站,見到食友I小姐在此慶祝生日,特別叫餐廳大廚Guillaume Galliot安排菜單,一個人千幾銀,有點心動;但想起另一位食友N小姐,在欣圖軒飯局中,提及過有意年尾在此搞場白松露飯局。
那就留力吧,目標是四道菜午餐。
聽落好像很即興,其實今次再訪的原因,就是用埋我手上剩下的dining bond,原本上月尾到期,因早前晚市禁堂食之故,未用的現金券自動延期一個月,兼開放至午市可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