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

魂:人魂亦魂



剛過去的一年,日本拉麵店突然在香港大爆發,開完一間又一間,無獨有偶,差不多全部都是豚骨湯系,似乎,香港人對豚骨湯底的拉麵,比較情有獨鍾。

前年在中環開店的豚王,是一個神話,月前在登龍街開設分店,一樣成為熱話。在不遠處的霎西街,另一間小小的拉麵店  - 魂,靜悄悄地起革命。

只怪自己後知後覺,極少上微博,早前在微博上已經瘋傳該麵店的消息,其拉麵很高水準,絕不遜於豚王。後來在飲食網站,陸續有不少好評出現,大多好評是出自高profile的食家。。

平安夜晚上來到撲個空,要到2012年第一個工作天,才有空前往。未夠十二點的營業時間,門外有十多人等候著。果然,人氣不遜於豚王。

小店只能容納大約十個位,所以很容易惹來大量食客, 站在店外的狹窄行人路上等候,有別於豚王的崛頭巷,其實,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,大吉利是一句,如果突然有部車失事,剷上行人路,那就。。。。。



魂只賣四款食物,魂,赤魂,太極,青龍,沒有任何小吃,只有額外加配菜,而且青龍只限在晚市供應,每晚三十碗。比坊間大多拉麵店,來得更加專注。



中午十二點來到,我排第十多位,幸好吃拉麵流量快,半小時左右便可入座。



坐在吧檯上,環境狹窄在所難免。一個人來,也沒有所謂,反正吃罷便離開,無須談情說愛。

手寫的餐單,更添一點點小店的人性化。麵條可揀軟硬度,這次,我要了太極,麵條要硬。



店內只有三個員工,侍應,知客一腳踢的貌美老闆娘,日籍師傅與女助手,但效率極快,雖然客人甚多,只是等一會,師傅便雙手將拉麵奉上。


太極即是墨汁豚骨湯拉麵,等同豚王的黑王,用上的材料有叉燒,玉子,筍絲,黑木耳,海苔,荵粒,更加上蟹膏,金箔。。完全想像不到,這兩樣也可以應用在拉麵身上。



豚骨湯上有一層油,沒錯,每個人的口味大不同,你喜歡清淡口味,我喜歡濃味,不過,始終有個廣義存在,正如意大利飯/麵份本身是要有咬口,上海菜是濃油赤醬,日本拉麵上的豚骨湯,是應該油膩的。大家去寫食評時,不要一味說不對我口味,如果當那一款菜式,本身的做法正宗,沒有問題的話。否則,便是不負責任的行為。

在未與墨汁伴勻之前,先喝一口湯,味道很濃鮮,充滿豬肉香,質感香滑,與墨汁伴勻後再喝,添上一份墨汁的甜,非常之有層次感,喝到最後一滴,質感還是這樣地厚,完全沒出現虎頭蛇尾的問題出現。


玉子的蛋黃呈然流心,香甜不糊口,是水準之作。



聽說麵條是由本地製作,用上粗身帶曲的麵條,煙韌彈牙,充滿麥香,一點鹼味也沒有,將濃厚的墨汁湯索盡,掛湯能力強。



叉燒質素亦高,肉質鬆化之外,更帶一點肉香,皮與肉之間的相連為,脂香十足,堪然回味,與APM的那一間拉麵店的叉燒,贏成條街。拉麵上的小小蟹膏,其鹹香有提鮮之妙,金箔只取其色,在官能上加點點趣味而已。也許,是與日籍師傅,曾做過懷石料理有關,將懷石料理的元素滲進拉麵,不要說那些顛覆,破壞傳統的說話,只要是好味,你想點就點。



吃拉麵最緊要把湯底喝清光,碗底朝天,是一份尊重,除非,這碗拉麵難吃得要命。可是還有很多食客,不明白此道理,喝多幾口也大叫好肥,最後剩下湯底,很浪費。

我經常說,去一間外國料理食店,等同吃掉別人的文化,入鄉要隨俗,否則,留在家中泡個麵罷!

不是誇獎,單憑這碗太極,與豚王的黑王單打獨鬥,絕對是叮噹馬頭,不處下風。令到我心癢癢,想再找個晚上來,吃一碗限量的青龍,但是,要在下午四點多來排隊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

看看有沒有機會吧。

魂:銅鑼灣霎西街18C號地下

阿牛哥:地獄爽腩



相信當初飲食網站在食評一欄上,分笑臉,與喊臉兩個標記的原意,是加強食評本身的效果。發展到十多年之後的今日,成為了大眾網民的搵食指標。

好評多的餐廳,固然吸引到人前往。至於劣評多的餐廳,則趨吉避凶,除非,你有被虐狂,像我。

哈哈,有時找到些一面倒劣評的食店,我倒也有興趣看看,是否衰到貼地?早年曾試過去大久保踢館,兩年多前在明將的一記破地獄,是不朽經典。。。。

在淘大商場外面的"阿牛哥",在貴網的戰績非常嚇人,五十多個食評之中,只有一個好評,劣評多達三十多個。雖然紙上戰績已經說明一切,不到黃河心不死,我就來起你個底。



 既然店名為阿牛哥,而且自稱牛腩最有名,便來一碗爽腩試試,例牌要伊麵,本身爽腩$29,伊麵加$3。


當一上桌,賣相已輸,爽腩甩頭甩骨,筋膜位不爽,帶點韌,腩肉也是一樣又韌又硬,真是少點牙力也吃不到,更有一陣不知怎說的怪味。

蘿蔔不甜不特止,還帶點臭,入口不爽亦有渣。湯底呢?完全沒有牛味,只有鹹味!鹹得要命,根本喝不下去。

不要對我說:(這個價錢是咁上下,你還想要求甚麼?) 的說話,三十幾銀不是錢嗎?好像這碗如斯不堪造就的爽腩,不如你比三十幾銀我,我幫你吃?

至於你信不信,是否差劣得如此地步?我反正信了。


餐牌的封面,寫著: (以鮮為本,用心做好每一碗。) 看罷,不禁冷笑了一聲。

不如你們去九記,群記,華姐的廚房看看,究竟甚麼是牛腩?甚麼是用心?別人幾十年老字號,無須懶溫馨去說自己怎樣用心,味道勝於一切。如果憑出口術,便可以客似雲來,那麼九記/群記/華姐,仲撚使出嚟行?

小店被地產霸權,連鎖店逼得透不過氣,大家對小店充滿憐憫之心,寧光顧這類店,也不願做大集團的奴隸,不過做出來的味道,起碼要對得起顧客。


不是在封面上大吹大擂,便可騙到人 ,食客的舌頭,還是雪亮的。三十幾個劣評,實在活該。姑且看看明年今日,你還在不在?

阿牛哥:牛頭角道77號淘大商場一期地下G4-7號舖




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

邊緣回望2011



2011轉眼便過,這一年,對小弟來說,還是老土的一句:有得,有失。

感情上的缺失,過一陣便重拾心情,不過到今天,還是放不低。。可以時光倒流的話,相信我會做得更好。

工作上繼續無甚突破,新年過後,又是想起轉工的念頭?

本人的私生活,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,回顧這一年,由飲食網站走出去,開始認真寫部落格,其實,一切,是由下半年開始。。



在飲食網站寫了十多年,累積超過三千個食評,去到最高級的殿堂級別,而且是"爭標份子"之一,基本上,已去到無欲無求的位置。。。

很多人都問:你有無考慮過,自己開個部落格?起碼,真係屬於自己,而非作飲食網站嫁裳。

一直都斷斷續續寫Blog,產量極不穩定,而且甚麼也會寫,音樂,足球,電影,飲食等等。。。沒有一個特定題材。如是者,在七月中下旬,我的猛烈南瓜在飯桌的飲食部落格,正式面世。




其實,在上半年尾段,已陸續收到一些餐廳的公關邀約,到餐廳試菜,開始受到外間重視,最令我感到受寵若驚的,莫過於受到香港旅遊發展局之邀請,擔任2011美食之最大賞之評審!與一眾飲食界前輩,一同品評菜式,是我想也沒想過的事情。



外間對我們的素人力量,越來越重視,在這幾個月內,出席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試食局,Media lunch,甚至接受報章,雜誌訪問等等。。。又是始料不及。。去到後期,有關方面是看過我的部落格才找我,而不是憑我在飲食網站的戰績。

總有些人,不斷質疑我是否夠資格,我相信,大家有眼見,旅發局/公關們,不是瞎子。



恃著在飲食網站內建立的名氣寫Blog,直到今天,還不到半年,現今每天平均有三/四百人,數百個網頁瀏覽次數,作為一個New kids on the blog,對這個成績是非常滿意。



我說過,由飲食網站走出去,以個人部落格名義在網路上遊走,等於出去踢歐聯,半年來,接觸過不少份屬皇馬,巴塞級別的Blogger。才發覺,我只是中小型班而已。

同時間,亦開始看到一些事,原來,飲食網站的是非,還不及Blogger界。。聽聞過某位人氣Blogger,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,不惜向公關們落藥,還有某Blogger說某Blogger收人錢寫鱔,某Blogger說某Blogger啲料唔得。。。。這些不時有聽聞。

我人微言輕,要做的,就是做好自己,乜乜王子怎樣說渣滓,心術不正,還是任由他發噏瘋吧。像這類自大狂,早晚也現形。

新一年,有甚麼大計?我不會像某個殿堂一哥,經常將:(很後悔為何不早一點出來寫Blog。)這句話掛在口邊,一切任由順其自然,始終,我不是靠討飯吃,在香港做全職Blogger,除非你純為興趣,有一大舊錢比你慢慢搣,否則,聽乞米。



最後,要多謝在這段期間,支持我的朋友,傳媒界,讀者們。。。。我會繼續努力。

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

Dicken's:雙城故事(三)All together now



如果說光顧得最多的酒館,一定是Dicken's雙城吧。早前利物浦市打比大戰,一眾球迷朋友,再一次聚集在此,一同譜出雙城故事。




說起也是奇怪,來到季中次循環,利市兩隊竟然各自為護級而戰,真是近廿幾三十年難得一見之奇景,昔日紅軍之氣焰,去了那裏?

一班藍軍球迷嘻嘻哈哈,互相握手祝新年快樂之後,便坐下談談近況。不論是足球,家庭,音樂等話題,未開波前便暢談一番。



雙城吧的啤酒一向多選擇,生啤方面有很多是外間沒有的,好像是夜我喝的Greene King,來自英國Suffolk的麥啤,Suffolk在那?即是英冠球會葉士域治所處的郡。而Greene King亦是現今英格蘭欖球國家隊之指定啤酒。

很容易拿其他Ale,與自己常喝的Boddington作比較,Greene King的感覺比前者更清爽,味道不太濃,很易入口的級別。連加一$70一杯,其他朋友有些已戒酒,有些並不好杯中物,Coke light,Coke zero,雜果賓治此起彼落。另外亦有朋友喝喜力,Stella Arotis,各式其式。基本上大家來慣來熟,連侍應也記得好幾位朋友之喜好。因為怡東是與文華東方同一集團,該集團之文化,就是要求員工記著客人之喜好,不論是前堂部,房口部,餐飲報,他們有一個資料庫,是記錄客人之喜好。



每一次看打比戰,總是氣氛幟熱,沒有拿著打氣棒亂拍,不懂足球趁墟之仕,每一位也是真心擁護自己球會的人,熱情,笑聲,歡呼聲,歌聲,噓聲,正好代表我這一群,亦是雙城吧內,其中之一種文化,空氣。

每一次也有人說,如果你另一半是local rival球迷,怎辦?哈哈,多年前在利物浦旅行,看到市內報紙Liverpool Echo之頭條,正是報導一對半熟男女,與其初生兒子合照,女方身穿利物浦球衣,男方是愛華頓球迷。証明利/愛是可以一家親,但我自己就寧願另一半不是球迷,也不要是利物浦球迷。

好了,回歸現實,先落後,後來憑碧福特反超前,最後被古積特的十二碼,逼和二比二,手上的啤酒喝清光,大家還是繼續為護級而戰,哈!哈!哈!



今季對著同市宿敵,一勝一和,雖不及黑池般"雙殺",總叫保持不敗,也可說飲得杯落矣。

Dicken's:銅鑼灣告士打道281號香港怡東酒店地庫

延伸閱讀:

雙城故事(一)Darts of pleasure

雙城故事(二)Take me out

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

龍也:龍紋身的拉麵


這一年來,日本拉麵店開完一間又一間。豚王達磨開分店,一風堂進軍香港,半年來已經有兩間店,以雞白湯作主打的鳥華,還有受到米芝蓮推介,但外間反應不一的拉麵。。。

臨近新一年,仍有新店趕搭尾班車,其中一間,就在銅鑼灣的邊緣 - 大坑京街的龍也

現今食客的飲食知識越來越高,尤其是日本料理,由日本人主理,是最基本。但這裡的店主,是本地人。在京街這樣僻靜地段開店,一定信心不小。當然,租金沒有外圍如浣沙街,銅鑼灣道的貴,這是事實。

麵店面積不大,最多只能坐十多人左右,新開不久,還未廣為人知,中午來到,只得三個食客在內。




拉麵一共有三款,有白龍,黑龍,赤龍,白龍是原味豚骨湯,黑龍是加了黑蒜油,赤龍是辛辣。其他小吃有秘製豬肚,枝豆,明太子薯蓉沙律等等。



來一碗最基本的白龍,$79一碗,配菜每天不同,是日的配菜為凍甜番茄,很重的麻油香味,番茄味道鮮甜。



另外還有三款不同的配料,有芝麻,紅姜絲,泡菜。



原來,這個九州長浜風味的拉麵,是食之有序,一開始吃甚麼也不下,吃到20%便加芝麻,40%下紅姜絲,60%便加辛子高菜。



吃拉麵之首要,一定是喝口湯底,味道帶有豚骨的鮮,質感頗薄,沒有太油膩的感覺,與同區的達磨濃得起膠,是南轅北轍。倒也有點像一風堂的風格,為了遷就女生的口味,便將本來應該很油的豚骨湯底,調教至清淡一點。



店主說: (我們不下味精,所以味道比外面的淡一點。)單憑這一點,已經可吸引另一批食客前來。中立一點去評價,如果你喜歡一風堂的豚骨湯,應該會喜歡這個湯底。但是吃得油膩的我,還是豚王比較合我口味。



麵條是用上幼身麵,可要求軟硬度,我選了硬,麵條彈牙帶有嚼勁,沒有鹼水味。糖心蛋是用日本貨色,夠流心,蛋味香濃。



叉燒則比較失色一點,烤得不夠香,幸好,肉質還鬆化可口,如果多一點點脂肪位,食味會提升。



另外點了秘製豬肚,$25一小碟。每一片豬肚切得像煙肉般薄,入口爽脆,將面頭的醬料伴勻,之後,辣度幾可級數提升,舌頭幾乎麻痺,但很刺激,令人吃個不停口。

我問店主:你加了甚麼下去,為何這樣辣?

店主:是柚子辣椒,只是加了少許。

該店原來尚未正式開幕,現今是試業當中,下星期便正式開業。

龍也:大坑京街16號C鋪

Dicken's:雙城故事(二)Take me out


月前又來到雙城吧,在非球賽日前來Happy Hour,而且,只有一個人來,史上首次。

沒有買一送一,只有特價,這天想喝得輕一點。來杯不是啤酒的啤酒Strongbow。用Old Speckle Hen的杯盛上,感覺很奇怪。

店內其實有Strongbow專用杯的,雖然沒有甚麼大不了,啤酒不同紅酒,用不同的杯會有不同效果。不過個人覺得,飲那一隻生啤,就應該配回相同的原裝杯。這些無聊到極之執著,身邊之朋輩一定說我黐撚線。



屈指一算,上一次在酒吧喝Strongbow,已是數到多年之前,在倫敦Brixton Academy內的酒吧了,那時是獨自看Franz Ferdinand演唱會,之前百無聊賴,一人在此飲酒。獨個兒去看演唱會,感覺蒼涼。

而在酒吧內,比我遇上頭髮及肩,單眼皮大眼,身穿灰藍的運動外套,深藍低腰牛仔褲,來自韓國的她。。

大家也是因Franz Ferdinand,而老遠來到Brixton,大家因口喝而來到酒吧飲酒,同樣地,大家也喝Strongbow,而且,大家也是東方人面孔,自然有點"親切感",同樣地,大家也是獨個兒來看演唱會,亦好自然地搭起訕來。。

她手持的門票是企位,我就坐位,不能順勢約在一起看,唯有相約完場後在門口等。之後大家用有限公司之英文,由Brixton傾到去Oxford St,這一夜,兩個在異鄉寂寞的心,在這個晚上一拍即合。



So if you lonely,you know i,m here waiting for you。




宵夜過後,她跟我坐Tube到Kensington Olympia站,回到小弟下塌的酒店,彼此也不再埋沒潛在的原始本性,有如脫韁的野馬,一發不可收拾。

未天光已醒,轉身一望,身邊的她不見了,沒有留下任何聯絡方法,留下的,只是枕頭面的洗頭水香味,遺憾也來不及,好像,發了一場夢,醒來甚麼也撲空。

這天還要到愛華頓主場,觀看對阿士東維拉的賽事,小弟要趕時間梳洗,趕路去Euston站坐火車上利物浦,在北回歸線的車卡上,帶著昨夜的絲絲甜蜜,而短暫記憶。。



同是天涯淪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識,也許不必知道我是誰。

把最後一啖的Strongbow乾掉,將2004年的時光扯回到今天,感到回頭已是百年身,教人英雄氣短。

現今又會偶爾地想,不知道她現在如何?最後有沒有實踐她的承諾,去到東歐走走?仍愛聽Franz Ferdinand嗎?又嘗試在Facebook上找她的蹤影,但小弟連她的名字也記不起,怎去找?我覺得,這一刻,我像個痴漢。

女人如衣服,如在fitting room內的倒影,霎眼會覺得很正很型,但將件衫買下來的時後,才發現不是自己心中所想。

算吧,還是將最好的一面記住。一剎那浪漫,總比完全的擁有興奮。




Auf Achse - Franz Ferdinand

You hear her
You can't hold her .
You want her
You can't have her。。

Dicken's:銅鑼灣告士打道281號香港怡東酒店地庫

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

Dicken's:雙城故事(一)Darts of pleasure


鄧小平說過五十年不變,回歸只不過十四年,人心已變,物事人非。左派勢力迅速抬頭。連港人也淪為"港燦",漸比大陸的人和事逐漸同化。

身為舊大英之殖民地的香港,現今存著英倫味濃的酒館,已經不多。這間位於怡東酒店地庫的Dicken's雙城吧,是其中之一間,不過回歸過後,酒館就開始漸漸美國化,一眾運動球衣作為裝飾物,有如美帝的運動吧之味道。

與小弟同樣是眷戀著殖民年代的友人,這夜首次搭足已漸褪色的雙城吧。雖然已成"英美混血",論到硬件,如梳化,木檯木凳,仍滲進一點點英倫味道。

小弟向她推介之Old Speckle Hen,她喝罷一口,再用舌頭沾沾咀角地說:(有點點似Kilkenny。)再看店內的一角,牆上有飛鏢靶。正宗的英倫酒館。一定會有些Pub game供玩的,除Pool之外,當然亦有飛鏢。

友人向Bartender拿取一些飛鏢,就走向鏢靶面前,擺起姿態準備擲飛鏢。我說:(你看到你腳下有幾條界線嘛?你身為女子。企在七呎六條線擲,我就企在八呎六,OK?)

邊擲邊懶熟悉對她說道:(你知嘛?在英國那邊。擲飛鏢是可以出大場面,每一年的酒吧飛鏢王大賽,連電視也會有轉播。) 話口未完,可能酒精上腦之關係,連擲兩鏢都出界。



當她專心地擲飛鏢時,小弟再一隻手Tetley,s,一隻手嘉士伯。她身為利物浦死忠球迷,嘉士伯當然是屬於她。身為利物浦宿敵愛華頓球迷的我,飲著嘉士伯像飲尿一樣,真係不是味兒。她大笑: ( 係你Bitter而已,哈哈!) 猶言在耳,大抵手上的啤酒注得很滿,突然之間手震,點點啤酒滴在我新買不久的FCUK jumper上,本能反應地說了一聲:FUCK !



不談波只談風月,大家共享一大碟墨西哥粟米片,邊吃邊問:(幾時一起過英國遊玩?帶你去劍橋康河撐艇仔。好過你去威尼斯人坐人做貢多拉。)乘著三分酒意,再說下去:(又或者去Flea Market尋寶,之後上利物浦,帶你去完Beatles再去晏菲路。。。。)

她:(遲一會才決定吧,新工上任不久,還沒有假期,而且英鎊高企。待儲夠彈藥才想吧。)

耳邊傳來酒館的鐘聲,意味著Last order,在死線之前,我:(還要不要啤酒?) 她:(夠了,今天狀態不好,三杯過後,已經有點暈頭轉向。)說罷,她穿回其Fred Perry運動外套,說:(夜了,不如回家吧。)

回到東角道,步行到地鐵站,不知道是否酒精上腦之關係,我說:(是不是搭Tube呀?) 她:(你Tube甚麼?)

似乎,有些東西,像與生俱來,一早滲進在骨子裏,怎樣洗,也洗不掉。



雙城吧:銅鑼灣告士打道281號香港怡東酒店地庫

Posto Pubblico:冬日浪漫



早前,曾經與台北的朋友漫遊一轉蘇豪區,談到兩地的文化差別,我問:台北好像沒有中環蘭桂坊,蘇豪區的老外蒲點?

她說沒有,並覺得有點奇怪,為何香港大多西餐廳的餐牌,沒有中英對照,只有英文,而且服務生更是菲律賓,尼泊爾人。。

我答:因為香港是華洋雜處的社會,曾被英國管理過,所以比你們的台灣更為西化。你會在街上見到一大班黃面孔,但互相交談是用美式英語。。蘇豪區是香港的老外消閒熱點,既然你來光顧這裡西餐廳,便有心理準備說英語,就算致電到餐廳訂座,也是要用英語應對。。。。

這一帶的餐廳,大多是西風打到東風,顧客十居其九也是外國人,當我們進去,便覺得有點異國風情。

其中一間表表者,是伊利近街的Posto Pubblico



是晚受到餐廳的公關G之邀約,與數位朋友,一同來到試該店的新菜式。

赴會之前,已經對該店的Homemade Burrata,充滿期待,自家製的Burrata,在香港的,或者只有Posto Pubblico會做,其他的只是來貨。



這裡的Burrata有兩種味道,原味和黑松露味,將外表如布袋的Burrata切開,可見內裡的軟心流出,質感非常香滑細膩,很對辦,原味的芝士香極為濃郁,但另一邊的黑松露,多一份黑松露的香氣,更加吸引人。這是我在香港,吃過最好的Burrata,這是不容置疑的。



Homemade Mozzarella with Organic Tomatoes,除了Buratta,Mozzarella也是自家製,質感軟綿香滑,帶有很濃的奶香,充滿生命力,配以有機番茄,清甜,自然,像復古番茄的鮮甜味,是那些基因改造不能比擬。



Veal Meatballs用上牛仔肉,鬆軟而不散,濃烈的肉香,與酸甜有致的番茄醬同吃,是必勝之組合。



Eggplant Rollantini是具層次感的一道頭盤,以茄子包著芝士焗,連同茄醬一起吃,三種不同的個體走在一起,合作愉快。




Straw & Hay Tagliolini with Peas & Pancetta同系人馬的Linguini Fini,以創作意粉打出名堂,Posto Pubblico也不輸蝕。



第一道意粉Straw & Hay Tagliolini with Peas & Pancetta,是兩種顏色的麵條撞在一起,綠色的是加進小麥草汁。以忌廉汁,煙肉來配搭,你說是否與卡邦拿娜相同?那又不盡然,起碼這道意粉,還來得清新一點。



Bombardoni Pubblico with Veal,pork,beef,個性強得多了,以三種肉混合一起,味道更加強烈,簡單一點說,Bombardoni是Penne的加大版本,吸汁力更強,用來配以味道強烈如茄醬,深慶得人。



Roasted Pepper Risotto,質感略為軟了一點,否則就更好。




如果你是重口味之人,Cacio e Pepe一定對你口味,只是用芝士,黑椒來作材料的Cacio e Pepe,那種騷香的芝士味道極之濃烈,G先生打趣說是為我而設,說我喝了很多酒,吃這個有助解酒之作用。



主菜也是大堆頭,Grass Fed Tenderloin,顧名思義,此牛扒是用上草食牛,肉質軟淋,味道濃香,配菜是大磨菇,菇香清幽,鮮甜多汁。



Chicken Fra Diavolo的做法,與德國人做牛仔肉一樣,將肉身耷到扁,然後加些香料煎,便成這樣子,香口惹味,同樣亦不失雞肉本身的彈性。



在英國的時光,很多機會吃到鱈魚,因為炸魚薯條通常也是用鱈魚,這道主菜Pan-Fried Atlantic Cod,鱈魚來自大西洋,外層微微煎香,已經將魚肉的鮮味緊鎖著,肉質鮮嫩,魚肉下的白菜苗,感覺有點點中西合璧,但不要緊,最重要是好吃。



在頭盤,意粉,主菜之後,當然少不了甜品,但已太飽了,我只是一名正常男子,絕不像女生般,天生有兩個胃,還是留待給其他朋友享用。



曾有人向我抱怨過,說在香港吃一頓西餐,除非是高級地方,否則,不吃也罷,中價的西餐廳,大多是假洋鬼子店。尤其是蘇豪一帶,最多這類餐廳,間間也是千篇一律,賣同一款牛扒,同一款鵝肝,同一款甜品,倒模一樣,沒甚特色可言,但價錢也是一樣地不便宜。。

當你來Posto Pubblico之後,這種想法,一定會改觀。

Posto Pubblico:中環蘇豪伊利近街28號地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