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

Congress Plus薈景:味遊大世界,酒水任飲自助餐



原來,這是我個人網誌裡面,第二千篇文章!

作為一間城中最老資格的非酒店自助餐廳,位於會展的薈景,深諳變幻原是永恆的道理,每隔一段時間就轉主題,務求保持競爭力之外,同時亦令到客人回頭光顧之時,有一種歷久常新的感覺。

今個月的自助餐主題為「海鮮.味力環球盛薈」自助晚餐,重點當然落在海鮮身上,另一個賣點就是指定酒水任飲,包括紅白酒、啤酒、汽水及果汁,這是坊間自助餐少見的舉動。

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

Queen's Dining:加連威老道的百變皇后



「有個貴族朋友在硬幣背後,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……」一首經典金曲的歌詞頭段,引發出一連串What a good old days的思念。

時勢轉易,硬幣的女皇頭像早已變成洋紫荊,《God save the queen》變成《義勇軍進行曲》,郵筒顏色由紅變綠,以上種種足以見證着一個大時代的變遷。幸好皇后二字仍未成忌諱,皇后大道、皇后像廣場還在,每年沙田馬場仍舉行皇太后盃,歷史就是歷史,沒有可能更改。

上個月有位皇后駕臨尖沙咀加連威老道,當然不是英女皇,而是糅合泰國菜、越南菜及粵菜的新餐廳,她的名字叫皇后小聚

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

Dickens Bar雙城吧:星期四晚上,不能沒有咖喱



怡東酒店的雙城吧,一直是我的主場,就算今季愛華頓球迷轉移陣地,搬到去旺角某酒吧,仍不減我對它的熱愛。

這晚相約另一位怡東舊生S,一起回到彼此熟悉的地方。

星期四晚上,目標是咖喱自助餐,亦即是它們的招牌,每次想起在酒店吃咖喱,一定要到雙城吧。

緬甸招牌湯米線:全港唯一緬甸味道



緬甸菜一向在香港抬不起頭來,十多年前有一間在尖沙咀厚福街,數年前亦有一間在銅鑼灣,與及長沙灣近東京街,專賣魚湯粉的小店,不過全部已結業。

反而澳門三盞燈附近的雅馨,賣緬甸菜賣足數十年,我也曾去過兩次,只為一碗魚湯粉。

當聽到有一間新開的小店,專賣緬甸魚湯米線,趁沒有約的日子,下班後去試。

名字就叫緬甸招牌湯米線,位於亞皆老街,近何文田的一帶。

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

一個味道一個故事:堆積情感Bangers & Mash



懂我的人,都知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港英餘孽,雖然近年也吃不過少好西,但對於大眾眼中的劣食 - 英國菜,始終我對它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意結。

最近杜汶澤在他的Facebook,出了一個帖子,似是向一些批評他飲食口味的所謂食家作出反擊,擺出一副你有你吃米芝蓮,我有我吃自己喜歡食物的姿態。

其中一樣他喜歡的,就是英國菜Bangers & Mash。

Whisky Cabinet 君酌酒館:年青人的語言是威士忌



本來,這個時候我是正在準備出發,往Whisky Live的途中,可惜日前本港正受到颱風威脅,主辦單位逼不得已要將活動延期,無非想為大家的安全著想。

雖然,執筆之時連雨也沒有下一滴,風也不大,只是天色有點沉,但是我很理解主辦單位的意願,皆因天有不測之風雲,隨時有很大舊雨雲,可會想到上個月隻天鴿,來勢是如此地洶?

可以的話當然不想改期,牽一髮動全身的道理,小朋友也明白。既然額外付場地租金之外,同時亦要應付因改期而去不到的威士忌之友,與及來自外地參展商的種種問題。

既然如此,只有靜待下周六的Whisky Live,能夠順利進行。

在香港這個抽100%烈酒稅的地方,凡是舉辦一些相對活動,總會被人覺得是瘋子,想賺大錢為何不搞葡萄酒活動?免稅呀。

人生總要做點事,這才有意思呀。(當然不是指我自己啦)主辦單位的所有工作人員,辛苦你們了,下星期準時來支持一下。

除了烈酒活動之外,在香港賣威士忌也是一個大難題,面對的除了是重稅的困局之外,因重稅而衍生的水貨,你知我知大家知。

當然我不會在此教大家買走私水貨,而是想介紹一間新開不久的威士忌專門店,位於銅鑼灣利園山道的君酌酒館 Whisky Cabinet,由幾位年青人合資的酒專。

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

牛四方:鞭鞭有力



沒有約會的星期日黃昏時間,下班後特意坐巴士到新蒲崗,想起成記的牛丸,就想吃。

途中發現了這間名叫牛四方的小店,記得有朋友向我推介過。

(上次飲過牛鞭燉湯,一定啱你!)朋友說。

見狀即刻變節,獨自咬鞭。

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

紅花會 Hibiscus Club:出櫃的私竇泰國菜



月前的飯局,J先生的一席話,問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間在桌球會裡面的私房菜。

眾人在好奇之下,紛紛和應。

紅磡新旺桌球會裡面,別有洞天,表面是眾所周知的桌球室,當穿過煙霧迷漫的桌球檯,打開一度小門,裡面就是我們的目的地。

金庸筆下的書劍恩仇錄,由陳家洛作為總舵主的紅花會,打正反清復明的旗幟。

這間隱身在桌球室內的紅花會,沒有宏大的政治理想,只是一間文藝味濃的私竇,聽說主廚除了煮得一收好菜之外,還有很好的攝影技術。

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

逸東軒:擋不住的菌香風情



很久沒有到灣仔逸東軒了,這天出發往美食博覽之前,與數位朋友在此茶聚,以前曾是米芝蓮一星,現今的風頭雖被佐敦店搶去,但風采不減當年。這是我品嚐過當日試過,以時令的菇菌入饌的菜式,而得出來的結論。

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

富嘉閣:真夏之鳳眼果



上星期出席Prosecco品酒會之前,友人池兄問我當日中午有沒有時間,順便一起午餐。

地點同樣在鰂魚涌富嘉閣,我笑著對池兄說:(呢度係你飯堂?)

始終是身處辦公室地段,一到中午,全場坐無虛席,我們安排坐在窗口位,遙望著球場景。

既然友人請客,選擇權當然留給他,見到餐牌上有鳳眼果菜式,池兄問我:(有無興趣試下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