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

Shiro:一季一會



從未光顧過任何一間Shiro,如非在太古坊工作的美女朋友提議在此午飯,我未必會看得上眼。

記憶所及,已結業的希慎店,劣評如潮。

既然她想吃,而且經Openrice訂位,還有些微的飛行哩數賺,就姑且一試吧。

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

The Place:秋意日韓風




應該是我最後一篇自助餐的文章,除非唔係。

日前我在個人的社交平台,宣佈不再吃自助餐,不論是自費或者是公關們邀請試食也好,總之,來年將會進一步減產。

(你估同果啲自己唔鐘意嘅同行,同檯食飯或寫埋同一餐,真係好過癮嗎?)

說到尾,身體要緊,尤其是我已一把年紀,無謂與那些初生之贖爭飯食啦。

有一段時間沒來過旺角CordisThe Place,就算今年我生日期間,酒店寄來的自助餐禮卷,我沒有用到。

入秋後,自助餐以港人最喜愛的旅遊地點:日本與韓國作為主題,推廣期到本月尾。

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

蘇記:天下浪子只剩我一人



五年多前,在此寫過一篇有關石硤尾蘇記的文章,借豬扒麵話當年,回憶起中學年代的青蔥歲月。

當時,文中我提及過三位舊同學。其中一位,是家偉。

二十多年後,各有各的生活,兩年前與家偉重聚,驚覺他已經有不少白頭髮。

家偉:(有無工好介紹呀?而家呢度做得唔太開心。)

結婚數年,兼已為人父的家偉,單身的我,未必能感受到他承受著幾多重量。

有一次他致電給我,相信他已經安頓下來,問我有沒有適合人選擔任要職。

我:(我留意下。)

最終我忘記了件事,心中有愧。

晚上再次來到蘇記,突然想起這段軼事。

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

台北三十小時:巷弄麻辣綠洲@吳名麻辣



回到2001年,第一次到台北,那時S.H.E剛出道,周杰倫剛推出第二張大碟范特西,流星花園熱潮正盛的年代,我仍是二字頭的年青人。

晚上與朋友們在士林夜市,瘋狂掃地道小吃,接著便到某咖啡店喝咖啡。

他們提議去宵夜,吃麻辣火鍋,我聽罷旋即皺眉,當年我是受不了辣。

(我返酒店先,你哋慢慢。)

相隔十多年後,才獻出我的第一次,在台北品嚐麻辣火鍋,全憑兩位同行氣質女生,不吃麻辣心不死,三個人在咖啡館,不斷拿著手機去搜尋,台北麻辣火鍋好去處。

臨急抱佛腳,太過出名的一定沒有位,友人L說:(你哋有無Check IG message?我之前send咗間比你哋睇㗎。)

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

鮨瀧:深秋的Omakase



高級壽司店在香港,近十多年來發展甚速,由以往只有最出名的三幾間,變成今日的百花齊放,有根正苗紅日本師傅坐陣,亦有一些少壯派冒起。

最近在尖沙咀亞士厘道商廈開業的鮨瀧,擺出一副初生之贖不畏虎的姿態。在壽司吧檯把關的豪師傅,雖然只是三十出頭,但已經有十多年相關經驗,於著名壽司店見城出身的他,單憑其背景已經是信心保証。

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

台北三十小時:跑完步的一口燒餅@原西園橋下燒餅油條



只睡了五小時,早上七點多起床,穿上跑鞋,往大安森林公園去,人在旅途也不要放過跑步的機會。

微涼兼灑著雨粉的早上,沒有刻意去逼自己,輕鬆地跑了五公里,出了一身汗,整個人也覺得份外精神,似乎狀態已提升了不少,還有兩個多月就到渣打馬拉松,繼續保持正常操練,到時落場應該會做出理想時間。

時間尚早當然要吃個早餐,才回酒店沖涼,台北吃早餐的地方甚多,相信隨便找一間,也不會令我這位外來人失望。

上星期,看到友人S小姐的IG,上載了一張燒餅照,傳統的古早味,我心想:(一定要來!)

跳上捷運,往龍山寺站,一出站,轉個彎,對面馬路的原西園橋下燒餅油條,門外排滿等候的客人。

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

Bread Street Kitchen & Bar:松露四重奏



地獄廚神Gordon Ramsay旗下的餐廳,我只去過倫敦的MAZE,反而香港的London House,與Bread Street Kitchen & Bar,與它們一直未有緣份。

兩位與我一起快閃台北的氣質女生,其中一位想試Bread Street Kitchen & Bar,供應期只到十月尾的松露四道菜餐單,價錢$588一位。

就在萬聖節前夕,一皇兩后來到LKF Tower。

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

台北三十小時:大清早的一碗牛肉麵@富宏牛肉麵



本來今年沒有計劃到台北一趟,但是月前友人在她的Facebook,說很想去某間高級餐廳,三大名廚合作的限時餐單,結果我與另外一位朋友和應,成團後先向餐廳詢問訂位狀況,作實後隨即訂機票及住宿。一行三人,上周五晚上出發,周日回港。

鑑於我回來後要直接上班,所以回程時不會與她們一起,我要乘坐早上的航班,而她們可以繼續睡多一會。

臨出發往機場之前,先到西門町,為了是一碗牛肉麵。

大清早吃牛肉麵?

沒錯,就是廿四小時營業的富宏牛肉麵

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

滿福樓:馬爹利與中菜的美味關係



酒與食物的配對,是一門學無止境的學問,近年有不少機會出席一些有關於酒的飯局,每次都是絕佳的學習機會。

早前來到灣仔的滿福樓,與數位朋友一同品嚐以馬爹利干邑為主題的六道菜餐單,$880一個人,而且更包括三款不同款式的干邑作配對。

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

李好味:幽默與美味並重



開業接近一年,以幽默的菜名,走本土懷舊加創作路線的李好味,只要聽到其英文店名Lee Lo Mei,總會惹來會心微笑。年初與朋友們到訪過一次,相隔數月後再訪,當中餐牌已增加了不少新菜式。

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

Paper Moon:情迷Milano



在米蘭開業剛好四十年的Paper Moon,一直是當地設計師與名人的熱門聚腳地,後來發展到在海外連開分店,包括伊斯坦堡、多哈等地。直到今年九月,他們終於來到香港,於尖沙咀海港城落戶。

坐擁維港270度海景,主打傳統意大利風味的Paper Moon,店方隆重其事,從米蘭引進重達一噸多的薄餅烤爐,連同當地風味一同原裝入口,令到食客們就算身處尖沙咀,也能感受到米蘭的浪漫氣氛,難怪開業不久,晚市已經一位難求。

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

東京:滂沱大雨的築地



出發往東京之前的一個晚上,收到正在東京曾經與我在倫敦一起吃過龍蝦的友人J小姐訊息。

(記得帶遮,而家東京好大雨。)

凌晨上機,大清早到埗,出到市區,仍耍著毛毛雨。

乘坐地鐵往築地吃個早餐,一出站口,就下大雨。

撐著雨傘也只是避免頭頂被淋濕,可是我的背囊已經濕到滴水,又要拿著相機拍照,一手拿著雨傘,好不狼狽。

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

永年士多:元朗過九龍



網上對元朗的人氣車仔麵店 - 永年士多,評價頗為兩極。

讚美它的網民,大多是非元朗人,見乜鳩假期乜撚港生活推介過,人云亦云,就tag幾個朋友一起鳩衝。

當你入去Facebook食在元朗的群組,十個元朗人一提起永年,差不多一面倒怒屌。

空穴來風,並非無因,相信其水準,應該是元朗人最為清楚,否則又怎會屌得那麼激動?

(年前我去過新裝修的永年,覺得水準只屬普通,但未去到喪屌的級數。)

月前永年衝出元朗,在尖沙咀香檳大廈開店,區外人就拍手掌,元朗人就食花生。

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

The Madhouse Taproom:飲酒晚飯直落的一夜



約文青YH飯聚真的很難,她是大忙人,差不多年中無休,上次見面已經是三個多月前,我以觀眾身份看她表演話劇。

(妳生日呀,啤啤佢啦,幾時得閒?)我問她。

人算不如天算,我們約會當晚,碰著十月風暴,八號風球的日子,留在家中休息吧。

延遲了一周才見面,本來我是請她吃牛扒的,但是目標餐廳不接受訂位,晚上七點前去到,要兩個半小時後才有位!

我心裡登時屌了一聲。

結果臨急臨忙找地方Happy Hour,似乎走不出Tap The Ale Project的五指山。霎時間想起,附近有間新開不久,主打精釀啤酒的酒吧,作為貪新鮮的我,就來拜會一下。

The Madhouse Taproom,入夜後的酒客還不多,與Tap The Ale Project的人山人海,形成強烈對比。

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

來佬餐館:航空母艦鐵板扒



一個大衛,也能夠打敗巨人歌利亞,那麼,五個大衛呢?

理應游刃有餘吧。

以前在中環的豉油西餐廳 - 來佬餐館,月前搬往同集團的上海佬舊址,繼續賣其老香港式西餐。

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

荔園茶餐廳:誰可相依糯米烤雞



屬於我輩生於七十年代的老鬼回憶,荔園遊樂場必佔一席,消失了接近二十載之後,年前曾經在中環海濱作短暫回歸,現今荔園由昔日的遊樂場,化身成為茶餐廳,長駐在尖沙咀。

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

標記雲吞麵:窮L雲吞麵



$10一碗雲吞麵,曾經是某些麵店的最大賣點,那間在中環以拳頭打出頭的沾仔記,是當年$10店的表表者。

有人覺得沾仔記終於做了好事,抵食夾大件,但是惹來喜歡傳統雲吞麵的老饗鄙視,批評它顛覆了雲吞麵的自然生態。

正所謂百貨應百客,沒有甚麼對不對,至於自己接受與否,則是另一回事。

今天的物價不斷飆升,$10碗麵早已是為絕響,價格已經升了一倍,差不多是最便宜了。

這天出席在灣仔萬麗海景酒店舉行的清酒節,喝得有點多,晚上獨自走到去灣仔道,路過標記雲吞麵,抱著隨便吃一餐的心態進去。

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

The Pond 魚塘鴨子:圓方魚鴨聚



以前美心集團的中菜,大多人的想法,不外乎:

(都係果啲嘢啦。)

(穩穩陣陣,但就無乜驚喜。)

近年集團開始推出不同主題餐單,懷舊粵菜潮州菜福建菜等等推廣,慢慢撇除之前的stereotype。

沒見一整年的美心集團公關S小姐,上星期相約晚飯,她選址在圓方的The Pond 魚塘鴨子

我:(乜呢間都係屬於美心旗下?)

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

何蘭正:兩條棍的歡樂時光



上年何蘭正開業初期,憑著他的粗口諧音名字,風頭一時無兩,我曾在其開幕派對,無恥地飲了很多啤酒,不久,相約兩位友人前來,把酒言歡。

主打本地精釀啤酒,本土菜的何蘭正,數款on tap啤酒絕對是大多啤友的心頭好,其菜式如椒鹽鮮魷,亦做到大牌檔般風味,可是,價格偏高,一杯啤酒索價$80,小炒索價接近一百,典型中環價錢。

日前友人K先生,找我歡樂時光,他說:(何蘭正啦!)

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

阿一海景飯店:我拿青春賭明天,給我一杯軒尼詩



尖沙咀的阿一海景飯店貴為米芝蓮一星級食肆,年前在銅鑼灣開設分店,最近他們與軒尼詩干邑合作,一同重新發現港滋味,在兩間分店皆推出粵菜與干邑作配對的餐單。

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

Fang Fang:Fang Fang咁嘅聲




華洋雜處的香港,中材西用/西材中用這些概念,在香港的餐飲業來說已不是新鮮事,由此可見,香港依然是一個國際都會,而非只是中國其中之一個城市。

月前中環蘭桂坊的LKF Tower,進駐了一間走新派亞洲路線的餐廳,Fang Fang

如果熟悉倫敦餐飲的話,沒理由未聽過Hakkasan的大名,沙頭角移民在彼邦打出個名堂的故事,現今成為當地米芝蓮一星食肆,其後在海外連開分店,成就斐然。而主理Fang Fang的大廚,新加坡藉的Kent,曾任Hakkasan Mumbai行政總廚,來頭不小。憑其背景大約推斷到餐廳的路線,大約是怎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