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

朱門酒肉臭,路有威士忌,財爺,你噏乜春?


圖片轉載自網上


一連三天的Wine and Dine,在昨晚落幕,雖然小弟有$200酒卷,但是,對於這一類與眾同樂的嘉年華,興趣不大。

在網上看見酒友上載會場的相片,兩張酒卷,才能換一杯入門版威士忌10ml,惹來酒友揶揄:(真係世界級試酒會!)

昨晚,財爺曾俊華,在其網誌發表有關Wine and Dine的言論,節錄如下:

近年來,愈來愈多港人喜歡威士忌,今年的巡禮首次設立威士忌和手工啤酒專區。我也喜歡喝威士忌,而觀察威士忌文化的轉變,也能看見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變遷。七、八十年代,年輕人的經濟條件有限,每逢朋友聚會,若有人帶來一支威士忌,即使是今天被視為較低檔次的種類,都必然會引起一陣哄動,「識飲威士忌」在趕潮流的青年圈子中,成為了一種身份象徵。

來到今天,威士忌繼葡萄酒之後,在香港成為了另一股潮流,打入香港的品牌和種類愈來愈多,如雨後春筍的威士忌吧成為了新蒲點,愛好者亦喝得更講究,像葡萄酒一樣,也講出產地區、年份,一瓶動輒數千甚至過萬元,更有專門品酒學問,與我年輕時的環境已不可同日而語,成為香港富庶生活的另一種寫照。至於手工啤酒,我認識不多,但單是「手工」兩字,已經足以扭轉我們一般對啤酒的認知吧。

香港人的生活水平改善,除了反映在飲酒習慣,當然也反映在數字上。政府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,本地貧窮人口下降,基層收入改善,正如行政長官日前在立法會答問會指出,在今年的6月至8月,最低收入的三個十等份的全職僱員,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七到八,扣除通脹後,實質增幅有百分之三至四。

如果有一人一句辣慶威士忌之友/香港人比賽,財爺必勝無疑。

第一,酒與民生,有甚麼關係?就算幾窮,都會喝酒,尤其是我這些窮L。

第二,香港人的生活水平改善,除了反映在飲酒習慣,當然也反映在數字上 <------------- 有人要靠執紙皮過活,有人要食二手飯充飢,有人在老麥餓死,你又唔提?再者,香港人的飲酒風氣,仍遠不及英國法國,即是代表著,後者經濟很好?

第三,一瓶動輒數千甚至過萬元,可能財爺一向喝慣絕版,高年份的威士忌啦,離地太高,好像還不知道,威士忌根本不是甚麼品味象徵,亦不是甚麼高消費。

以前我喝紅牌,在粥檔配魚粥,喝帆船,配小炒,以上的調和威士忌,價錢便宜得很。

蘇格蘭人視威士忌為生命之水是必須品,你有幾何會視生活上的必須品,為品味的象徵?

做人,要有廣闊的視野,否則,只淪為井底蛙,成為被恥笑/聲討對象。



作為一個酒齡只有兩年多的威士忌之窮L,沒有能力入手價值數千,甚至過萬的威士忌,撇除平價的調和威士忌,價格在五百以下的單一麥芽威士忌,已經有不少很好的選擇。

以下是近期的平價入手之選,包括本地,外地。



TTL Omar

台灣南投的TTL,之前限量推出的單桶,旋即被秒殺,而我只能靠朋友,拿到兩份酒辦,感激不盡。

後來,K先生託小弟,在台灣買下一套TTL Omar,加起只是兩千台幣,抵到爛。

個人偏好清香,充滿雲呢拿,蜂蜜氣息,中等身材的波本桶,反之雪莉桶略嫌輕盈,未必受到雪莉友之歡迎。



Glenfiddich 15 yo

估不到一海之隔的澳門,威士忌是如此地便宜,在某間超市入手,三百元不用!

琥珀色的外表,包含著辛辣的澎湃,中段帶出柔和的木味,結尾有如蜂皇漿的甜。



Tomatin Legacy

年前在蘇格蘭,格拉斯哥的The Pot Still,碰正酒吧推廣,兩鎊半一杯,抱著一試無妨的心態,點了一杯。

事後的評價,太年輕了。

相隔一年多,Tomatin進軍香港,代理商正在做推廣,買二送一,除開條數,只須三百元多一點!在100%烈酒稅的香港,簡直是賣大飽之舉。

再嚐Legacy,又好像扭轉了之前的印像,無錯,感覺是很年輕,熱血,但細喝之下,檸檬,蜜糖,蔗汁的芳香突圍而出,容易討得人歡心。



早前拿去旺角富記,來一碗肥叉飯配Legacy,憑著其年輕爽朗,來中和肥叉的膩,一流呀。



宮城峽 NAS

托朋友之鴻福,在日本幫我買回來,日威當炒之下,兩舊幾水入手沒年份的宮城峽,如果我轉手的話,可以賺少少的。

有別以前喝過的宮城峽,那陣強勁的檸檬味,唔。。。。。我不能說它不好,只是覺得,以前喝過的更好。

說到尾,在經濟角度而言,喝威士忌較喝葡萄酒化算,你開一瓶價值不菲的紅酒,只能與它一夜情,過了,就沒有。

當打開琥珀色的世界,沒有賞味期限,你想幾時威,就幾時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