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
兩極廣東道:又記美食。
身為香港人,覺得廣東道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,何解?由太子向南延伸至尖沙咀,(其實,應該是由尖沙咀向北發展才對。)上半部的廣東道,不是裝修舖,五金舖,就是街市,官涌的一邊更有長生店!但一去到尖沙咀,由港景峰作起點,身價即刻幾何級數提升。由街市變成GUCCI,LV,JOYCE,LANE CRAWFORD等名店。人流由街坊變成一個個財大氣粗的自由人,本質,還是差不多。如果以地方來作比喻,大約是南北韓之別。
人流差不多擁向南部,北部一邊的飲食路線,我在飲食網站內,以廣東道三個字來搜尋地址,結果得出三百幾個結果,頭一百間食店之中,只有四間是位於柯士甸道以北,其中頭兩名,就是大家也很熟悉的中國冰室,和廖同合荳品店。情況一面倒傾南,那麼,身處廣東道北面,是否沒啖好吃呢?
早在年頭,曾經與友人到過近油麻地的"廣東飯莊",老闆親自出海捕海鮮,有很多比較特別品種,外面同類店是找不到。今趟是友人帶路,來到"又記美食"。
這店在飲食網站內,從沒有食評留下,我問友人為何會選擇此飯店,她說吃過好幾次,不論是火鍋,或小菜,一樣有水準。與他/她們每一次的飯聚,全是我安排,是夜將這個重任,交給她來擔當。
信和/朗豪/西洋菜街是旺角的繁華盛世,廣東道可算是相反的陰暗面,當穿過老舉林立的砵蘭街,上海街,新填地已人跡杳杳,廣東道的一絲曙光,在熱鬧的又記盛放出來。
非常之街坊,麻甩格局,食客一邊隊啤,一邊玩骰盅,姿色平平的啤酒妹,滿場飛推銷手頭上$16一支燕京啤酒。我們一行十人,霸佔店內最大的一張檯,菜式方面,搞手一早安排妥當,依照每人的預算,寫了九道菜。
首先上的是一大盅湯,是雪梨雪耳燉豬展湯,上桌前店員更細心將湯和材料分開,兩者另上,難得街坊店也有如此細心位。
湯身非常清鮮,甜而不濁,很滋潤。另外的湯渣,沾些醬油吃為佳。
花甲雞煲非又記之專利,早前在長沙灣和味館,已經品嘗過此味,又記的花甲雞煲,除了花甲,雞肉外,更有雜菌,木耳,勝瓜等配菜。首先喝一口湯汁,很鮮甜,或許是勝瓜之功勞,沒有那種鹹得要命的味道,更有點點酒香,花甲肉質爽甜,雞肉的味道與湯汁渾然天成,水準比和味館更佳。
南乳燒鱔做得皮脆,南乳香味欲蓋彌彰,鱔肉豐厚帶嫩。
咖喱牛腩一樣地大堆頭,牛腩之外少不得配菜薯仔,青椒紅椒,牛腩肉質軟淋鬆化,做得入味,最失策的是咖喱汁味道太過單薄,完全不辣。
沙律海鮮卷併雞卷,所謂的沙律海鮮卷,其實是以腐皮包著蝦膠,再點沙律醬吃便是,另一邊的炸雞卷,內裡更包有香蕉粒,作用應該是減輕其油膩感覺,不過香口菜式,始終最受歡迎。
雜菜蠔豉是全夜唯一的全素菜色,蠔豉又小又瘦,用來煲湯煲粥還可,如果來作大菜,恐怕不能出大場面,你見過桌上的發財好市,用上又細又瘦的蠔豉未?
當蒜蓉粉絲蒸聖子王一上,心裡很期待,我喜歡聖子王,尤其是蒜蓉粉絲蒸。但一吃下去,完全失望,聖子肉質韌如橡筋,而且有沙石。本來一隻質素相當的聖子,就是如此地糟蹋了。
最後上桌的,是全夜的重頭戲,亦是友人推介之荷葉蒸奄仔蟹飯。幾隻奄仔蟹舖在飯面上,蒜蓉下得頗多,還見泛黃的蟹膏呢,奄仔蟹肉味鮮甜,質感纖嫩,底下的飯粒,吸收了蟹肉,蟹膏,蒜茸的靈氣,三種味道亂中有序,鮮甜,甘香,惹味,誰也搶不到誰的鏡。結果這道蒸蟹飯,吃得桌上所有人一致讚賞。
後來店主忽然興之所至,煎了一塊美極煎牛舌給我們淺嘗 。厚切的牛舌挺爽脆,而美極醬油亦很誘人。
在文章頭段說過,搞手依照每人的預算來安排菜式,究竟,每人的預算是多少?答案就是$200一個人。
很多時候,不用看甚麼飲食傳媒,誤打誤撞,或者是 靠身邊的朋友口碑相傳,隨時也會遇上令人驚喜的味道,是夜在又記吃到的蒸蟹飯,是其中一個好例子。
要不要用到"隱世"一詞來形容?哈哈,我想起那位網絡紅人XX王子,連廣東茶居隻炸子雞,也說成"隱世"來嘩眾取寵一番,那麼同一條街的又記,算甚麼呢?
又記美食:廣東道853號永發大厦地下4號舖
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
港島西的一條村:新華茶樓
經過多年來的急速發展,本來的原住民村落,已經被埋沒在石屎森林之下。只有在新界的偏遠地區,才能找到幾個大族的村落。
如果不是到中華廚藝學院,擔任美食大賞評審,也不知道,原來在現代化的香港島,還有一條薄扶林村,在貝沙灣和置富中的一道狹縫苟延殘喘著。
而在村內,還有一間門面和內裡同樣簡陋的茶樓 - 新華茶樓。
來一個鳳爪排骨飯,鳳爪質素不甚突出,還有陣怪味,但排骨鬆化有肉汁,蒸飯底也筆挺有咬口,連隨的醬油,濃甜不死鹹。
如果不是到中華廚藝學院,擔任美食大賞評審,也不知道,原來在現代化的香港島,還有一條薄扶林村,在貝沙灣和置富中的一道狹縫苟延殘喘著。
而在村內,還有一間門面和內裡同樣簡陋的茶樓 - 新華茶樓。
這間茶樓非常簡單,早上賣點心,中午賣炒粉麵。光顧的客人,大多是村民,或者是職業司機之類。早上九點多來到,就是見到我所說的兩大類茶客。現今年青人愛去點心店 ,有星的,多花臣的就最好,但這類茶樓,會令他們卻步。
至於點心方面,款式比較大路,也是蒸點如蝦餃,燒賣,粉果,腸粉,盅頭飯。所有也是一早整定備用,但來這一類地方品茗,起碼不用怕是吃著大陸的冷凍貨色,來到香港再加工之流。
鄉村生活簡樸,村民早睡早起,大清早三時一刻吃個飯之後,便去幹活也。即是所說的五更飯,我們早上飲茶,吃個盅頭飯,有點異曲同工之妙。不同之處,大抵是我並非從事苦力,耕田等粗重工作罷。
來一個鳳爪排骨飯,鳳爪質素不甚突出,還有陣怪味,但排骨鬆化有肉汁,蒸飯底也筆挺有咬口,連隨的醬油,濃甜不死鹹。
蝦餃的外皮,質感有點像魚皮餃,而且更帶點黏性,很奇怪,包著的有蝦肉和荀絲,味道還不錯。
另外的鮮蝦粉果,個性與蝦餃相近,只是在外型上有所分野而已。
蒸雞絲粉卷做得不錯,厚厚的粉皮,包著的雞肉,蝦仁,芹菜絲等等,外皮厚但滑溜,醬油夠濃甜,是幾款點心之中,最好吃的一味。
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
隨意 Linguini Fini
中環L Place內的意大利餐廳LINGUINI FINI,在六月尾正式開業,第一天已及不及待來吃個午餐,就算是一個普通午市套餐,不論是餐湯,和意粉,也令我留下極佳印象,離去之時,已經想到下次要來香吃多幾款菜式。
上月中有幸受到公關G先生之邀請,再次來到LINGUINI FINI,一起來個午餐小聚,至於餐廳的背景,在月前的食評已介紹過,詳情可看回我在飲食網站的食評。餐廳的舌頭LOGO,很自然地想起英國殿堂搖滾組合ROLLING STONE,那個招牌舌頭。
中午時段人山人海,未到一點黃金時段,差不多全場滿座。
是日吃什麼,當然交給專業人仕來安排,他大約知道我們想吃什麼,所以這一層不用擔心。
在中環的消費指數來比較,LINGUINI FINI的價格實在非常便宜,一碟意粉$58起,最貴的主菜也只是百多塊錢。
餐前麵包不過爾爾,因其後的菜式眾多,淺嘗而已。
頭盤總共有五道,Caprese是番茄水牛芝士,此店的蔬菜是源自好源頭Homegrown農場,保証不含什麼殺蟲藥,激素等,對人畜完全無害。在這環境成長下的蔬果,保証原汁原味。水牛芝士是很簡單的意大利頭盤,大多餐廳也吃得到,但水準則有所參差,這個水牛芝士質感香滑,番茄原汁原味,沒有很詭眉的酸味,略加點黑醋點綴,已經是很好的一道頭盤。
內臟菜式是小弟期待的一環,8 HOUR TRIPE是用上八小時來煮的牛肚,除葡萄牙人之外,意大利人也喜歡吃牛肚,此道牛肚弄得軟綿綿,味道濃甜,是另一個嶄新體驗,與我們在牛雜店吃過的牛肚,是兩碼子的事,各施各法。
STRACCETTI DI MANZO是生牛肉沙律,我一向喜歡吃生牛肉,對這道沙律自然有所期待。用上來自澳州的牛肉,烤得外熟內生,入口嫩滑沒渣,以鹹香的藍芝士作點綴,味覺上添上一分層次感。
FLATBREAD四四方方,以羊芝士,莎樂美腸碎作主要材料,麵包外脆內軟,鹹香的羊芝士與微辣莎樂美,兩者擦出微妙的火花,雖然這個FLATBREAD好吃,但要留肚。
以牛舌為主角的HOUSE CURED LINGUA,只是簡單地將牛舌切成片,再淋上清香的檸檬汁和橄欖油便成,如果牛舌誤於庸手,處理得不好的話,那陣怪味是令人卻步,這個牛舌質感爽脆帶嫩,沒有惱人的異味,清香的檸檬汁令人醒胃,又是一道值得推薦的頭盤。
來到二道之意粉環節,我們一共吃了四款不同風格的意粉,上一次來吃過招牌的扁麵,今趟亦有一道DRIED SHRIMP diavola Linguini Fini,外表與上次吃過的番茄扁麵差不多,其實是兩回事,因為加上蝦乾,主體味道酸甜得來,又帶點辣,亦帶有蝦乾的鹹香,這趟中西文化交流,又是一個正面的新體驗。
FAZZOLETTI “NOSE TO TAIL BOLO”,是大廚VINNY之實驗作,他是將豬的所有部位用到盡,而此道菜是用上豬鼻,牛尾等來淆成醬汁,配以四方的FAZZOLETTI ,與這個濃甜,帶有肉香的超濃縮醬汁相對襯,麵上的肉醬,如一口吃了牛豬的精華,敢說別處吃不到。
豬胰臟稱之為SWEETBREAD,是美其名,用來作意大利雲吞餡料,果然物盡其用。主題味道與前兩者不同,這個比較CREAMY一點,豬胰臟鮮而不騷,完全不難入口。
最重口味的留待最後才吃,難以想像用到雞肝來作意粉材料,會是什麼一回事?結果,可在這一道CHITARRA看到,雞肝打成碎,與火腿等配料一起,配以帶有蛋香,質感煙韌彈牙的粗麵條,那種甘香又豐滿的味道,好吃得上天,與這款粗身麵條是天作之合,每一條掛滿雞肝的精華,教我如何可以不愛他?四道意粉之中,最愛這一道雞肝麵條!容我高呼一聲:膽固醇萬歲!
吃二道也吃得差不多飽,主菜方面只吃兩道,意式慢烤豬脾及豬腩肉配辣椒芥辣醬,順帶一提此豬種是英國的BATH豬,但在香港養殖成長,單憑肉眼去判斷,這燒豬與我們吃慣的燒肉是沒兩樣,做法則複雜得多,豬腩肉內釀上腸肉一起烤,吃過乳豬釀飯的朋友,也明白燒烤的熱力,令到豬油滲進內裡的餡料,燒豬皮烤得脆卜卜,肉身鬆化帶有濃烈肉香,伴碟的自家調製,混合了洋蔥的芥辣,是一大亮點。本身芥辣味道不大強,應是用上法國出品吧,如是英國的話,一定先打幾個噴嚏。
LARDO ROASTED CHICKEN,大約是豬雞通婚之類吧,以豬油塗上本地出品的新鮮雞上,虧這位大廚想得到,豬油香活化了燒雞的生命,雞皮薄而脆,帶有豐滿的油香,現今香港越來越乏味,不論是雞味,魚味,人情味,也不如以往,這個下午,還可在此找回一點雞味。
女生天生兩個胃,一個是鹹胃,一個是甜胃,男生則很少這種想法,但明白如果吃一頓西餐,而沒有甜品埋尾的話,等同做愛沒有高潮一樣。
貌不驚人的檸檬橄欖油蛋糕,沒有矯揉造作外表,沒有那種UPLOAD上社交網站,會惹來萬人LIKE的魅力,但內裡包含的,是那種實實在在,不造作,如一位眉清目秀,挺有個性的女生一樣,內涵戰勝俗艷。蛋糕的檸檬芳香迷人,糕身鬆化,雪糕質感幼滑,奶香濃郁,是年青時代,吃過的純樸味道。有時候,好吃,就是如此簡單。
TIRAMISU賣相比較精美,但我偏好一點酒香,這裡的出品,有些點到即止感。
四個人,一個下午吃了以上菜式,不論是舌頭上,肚皮上,完全得到大滿足,大廚VINNY更走出來打個招呼,交流一下意見,親切而沒有架子,難怪氣氛是如此地輕鬆,自在。
你說此店有沒有缺點?有!就是不設訂位,任何人來午市或晚餐,也得WALK IN,晚一點來的話,便要花上一頭半個鐘等候之苦了。
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
麥字當頭:麥穗記
現今香港雲吞麵生態,有分兩大派系,一邊是堅守傳統,的的式式細蓉如麥奀,池記,正斗等老字號,另一邊則是大件夾抵食取勝,即是沾仔記,權記等代表。兩者各有捧場客,但喜歡傳統口味的人,嫌沾仔記的基因特變貨色,完全破壞了雲吞麵的自然生態。而喜歡大大粒如沾仔的人,便大肆批評麥奀的雲吞麵,份量少又不便宜,有呃錢之嫌。
我經常說,要去批評,首先要認識本身的背景,正宗的雲吞麵,根本不是填肚之物,只是給你過下口癮而已,少食多滋味。現今很多人也不懂什麼是細蓉,所以在飲食網站內的食評,那些批評之聲,也是說又貴,份量又少。言論沒錯是自由,但只會顯得自己的無知。
日前在跑馬地成和道近奕蔭街,多了一位麥字頭的成員,她的名字是麥穗記,究竟,與威靈頓街的麥奀,有何關係,原來,麥穗記的主理人余先生,是麥奀主理人的女婿。
店子不大,只能坐大約二十人左右,晚上七時的食客並不多,我當然不是視其為正餐,其後在附近有飯局,先吃點東西,順便嚐新。
一碗細蓉的價位$32,最貴的是二人用的一品粥,$78,我要了一個薑荵雲吞撈粗,價錢為$49。
此店的辣醬,與何洪記,正斗一樣,是余均益出品。
撈麵的份量不多,薑荵堆得滿滿,雲吞如金魚的散尾。麵絲很幼細,略加點豬油來伴,如果吃得重口味一點,不妨落重油,還有不忘吩咐走蠔油。
麵條爽勁彈牙,全沒有鹼水味,沾上油香與薑荵的辛,簡單但美味。雲吞的蝦肉則有點失色,質感有點實,豬肉也不夠肥美。
另上的湯底,與麥奀的一樣,也是有種胡椒的辣度,並不算清澈鮮甜。
始終是開張大約十天的新店,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,客源方面是不用為她們擔心,住在跑馬地的人,是付得起這個價錢。
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
菜鳥做評判:2011美食之最大賞初賽。
由上世紀最後一刻,在開飯執筆寫第一個食評,是沒有想到十多年後的今天,得到旅遊發展局之賞識,應邀小弟擔任旅發局主辦的"2011美食之最大賞初賽評判"。
第一個反應,有點受寵若驚,堂堂一個大規模的美食比賽,竟然邀請我這個沒有甚麼實績支持,只是在開飯網寫下三千個食評的所謂殿堂級食家。內心還是非常高興,能夠與開飯網內殿堂一哥,一同出席作評判,實在與有榮焉,當然大家不是同場吧。
初賽有分四個組別,包括:菜,飯,點心,湯,而我就擔任"飯組"的評判,至於評審團其他成員,全是對飲食有認識,資歷極深的食記,大廚,烹飪節目主持等人馬,小弟拍埋去,只是一頭菜鳥而已。
第一次作評審,感覺蠻新鮮,但吃到後半段,胃部已經響起驚號,每一碟,只能吃數口,當吃罷最後一隊參賽隊伍,登時鬆一口氣。
每隊參賽隊伍,為了出線入決賽,不惜在賣相上弄些點子,大多也是玩層次感,反而最令我留下深刻印像,就是賣相分數低,但味道分極高的作品。
執筆之時,決賽名單已公佈,如果大家有興趣,支持一下的話,請到以下網址投下心水一票,更有機會贏取$1000飲食禮券呢。
http://www.ufood.com.hk/BOB2011/index.htm
最後再一次多謝旅發局之邀請,希望未來再有機會參與有關活動。
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
西環新興食家:誠實流沙包
沒來西環一段時間,驚覺老字號新中華已經關門大吉,雖然我不是熟客,多年來只是光顧過三數次,但心裡面還是有點不捨。與大丸,大佛口,皇后戲院已消失的地方一樣,精神上仍然長存在大家心中。多年後坐小巴到西環,如果我說: (唔該新中華有落),司機還明不明白?
在區內想大清早起身,或玩完通頂後飲茶,便要來到厚和街新興。上一次來,已是一年半前的事了。
我並不是大清早來,只是早上九點左右才到,店內人山人海,大多也是上年紀的茶客,非常之麻甩格。不過是意料中事,上次來也是如此樣子。
循例看看點心籠有什麼點心,偶爾也會有阿姐捧著點心來推銷。首先,來一籠蝦餃。
很多點心店,連蝦餃也做得不好,其他點心的水準,也心中有數罷。新興做得夠紮實,外皮比較厚,蝦肉爽鮮而且有荀絲在內,現今有很多點心店,連荀絲也省回。
鮮竹卷的獻汁不算濃杰的一類,感覺不致太過肥膩。
本來對流沙包興趣不大,但這是此店之名物,怎也要一試。才知道是否名不虛傳。
剛好遇上新鮮出爐,拿上手仍是很熱燙。打開鬆軟的包身,內裡的奶黃果然夠流沙,味道香濃,質感亦不是水汪汪之流,入口感覺香滑,這個流沙包,真的有水準。
燒賣入口鬆化,肉汁豐滿,味道香甜。
價錢還是這麼便宜,點心水準紮實,難怪受到街坊們,港大校友們歡迎。店內牆上的告示,更是中英對照,可見老外們也喜愛來這裡一盅兩件。美食,都說是無分界限。
除此之外,這裡一樣有名人效應,如果你是EASON歌迷的話,不妨來碰一碰運氣?
新興食家:西環厚和街10號地下
新興食家:西環厚和街10號地下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