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

安特衛普:教堂下的米芝蓮兩星@The Jane


今年三月歐遊十天裡面,只有一餐是在米芝蓮星級餐廳,就是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的「The Jane」,意大利有氣礦泉水贊助的World's 50 Best Restaurants榜單裡面,今年排第36名,而它是當地的米芝蓮兩星級餐廳,訂位也不太容易。

我預早五分鐘到達,大門仍然鎖上,準時六點恭候,趁未有其他客人,先拿出相機,拍下如此華麗的環境,以教堂改建而成,圓拱型的天花好像甩油,帶出很raw的格調,吊燈的一串串圓型燈膽,玻璃窗的圖案與原有教堂的形象一脈相乘,配合開放式廚房,復活之餘亦不失新穎。

餐廳創辦人兼主廚Nick Bril,將美食轉化成宗教狂熱的野心,顯然易見。




晚市的菜單,一律是每位€275的tasting menu,風度翩翩的侍應,推著香檳車到我面前,此時此刻,又怎能抗拒呢,就來一杯House Champagne吧。

餐廳經理首先問我,除了有沒有食物敏感之外,還有問我趕不趕時間。

我:「今晚我都係住喺安特衛普。」



小巧的Morels, fennel, walnuts, tarragon, Minus 8,集合了羊肚菌,與及龍嵩等香草清香的迷你撻,野性的菌香與風中勁草一般的氣息,瞬間打成一片,合桃的脆口,加添了實在的感覺。



Buckwheat, Robiola, Brussels sprout, blini,餅塊上面是切成絲敵Brussels sprout,配上香滑的芝士,又是一口過的美妙餐前小吃份量。



Amae-ebi, bottarga, radish, Amalfi lemon, dill ,晶瑩的甜蝦來自北歐,我還認為是日本呢,因為味道的確是鮮嫩甜美,細滑的奶白色醬汁,清甜的蘿蔔為主旋律,鹹香的烏魚子翻起了漣漪,再以刁草的香來平衡,層次感豐富得有點難以置信。



Agnolotto, bell pepper, squid, Manzanilla,沒有留意魷魚的出處,彈牙不韌,直率的鮮甜表露無遺,打成泡沫狀的汁,帶著馥郁的加烈酒香,烏卒卒的意大利雲吞,並非只作配襯,足以獨當一面。

Nick在日本吃過熟成六星期的吞拿魚之後,從此念念不忘,亦激發日後他的烹飪之路,將熟成的手法融入在自己創作的菜式上面。

雖然海鮮要新鮮才好吃,但經過熟成之後,魚肉的味道得以提升,香港有些餐廳,熟成櫃裡面有牛肉之外還有魚,上年尾我在中環某扒房,吃過熟成馬友魚,那陣濃鮮的魚香難忘到呢。



Smoked sea bass, kaffir, creme cru, beach crab,ponzu,此鱸魚的肉質豐厚,外表看似粗略但裡面嫩滑細膩,魚味集中,更有陣陣煙燻香,柚子醋的酸甜,緩和了這一陣霸氣。



外貌清秀,好像是青瓜片卷,面頭插上香葉,真身是Sea urchin, flan, eel,celeriac, ginger, truffle,芹菜根片裡面的海膽與鰻魚,甘甜與肥美交叉感染,配以芹菜根的清甜,薑汁的微辣,宛如外冷內熱的美人。



Pollack 'meuniere', grey shrimps, celery, furikake, leek,它的身段還肥過之前的鱸魚,滿咀都是油脂香,灰蝦的外貌如蝦米,霉霉地但味道不凡,灑上furikake卻流露一點點日式,皆因像日本超市買到的飯素也,嘻。



Langoustine, jerusalem artichoke, nori, dashi butter 2.0,烤得外熟內嫩的小龍蝦,鮮甜到不得了,面頭的海苔碎給予了細緻的鹹香,打成香滑mousse的雅支竹,珠狀的日式高湯,另一道西日融合的好例子。



Scallop, oxtail bouillon, spelt, cabbage, bone marrow,雪白的帶子,質感較為結實,鮮甜度十足,在牛尾清湯之下,展現出與別不同的氣質,旁邊有點點牛骨髓,更感牛氣逼人。



Fallow deer, aligot, savoy cabbage, salsify, Madeira,鹿肉的野性是難以抗拒,尤其是對我這個喜愛吃西洋野味的傢伙,Madeira汁加上赤紅的醬汁,感覺像鹿兒趟在血泊上,猶如拿住打獵槍身歷其境。




甜品是比利時代表:窩夫與朱古力撻,吃這餐飯的時間,一共四小時。



最近在Threads見到有網民分享在日本的米芝蓮飲食經驗,抱怨大廚只與熟客打招呼,對生客不聞不問,親疏有別,文字上不難感受到他吃龍肉也沒味兒的無奈。

大廚Nick Bril在臨近甜品時間出來,他第一個打招呼的客人,是我。

可能見我是一個人,或是場內少有的亞洲面孔。

Nick:「會唔會覺得時間長咗一啲?我知道你哋香港人比較急。」

我:「節奏剛剛好,吃得好滿意。」

以上當然是真心話。

第二日大清早就要離開比利時,坐早班Eurostar「回」倫敦,就算不太趕時間,也要早點回酒店休息。



離開時候,接待處的美女,問我有沒有外套寄存在cloakroom,我說沒有。

她看見我只穿上一件cardigan,頸巾也沒有一條,眼神流露出不可思議之情,因為入夜後的氣溫,只得十度八度。

她心裡面或想著:「乜呢個亞洲人咁壯?」

這點我不否認,哈哈。

The Jane:Paradeplein 1, 2018 Antwerpen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