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粥粉麵飯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粥粉麵飯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1年5月20日 星期四

佳記:永續臨時沙嗲牛肉脆麵


見到窮L飯局很惡死的admin F先生,在他的Facebook分享在臨時了不知幾多年,重新裝修依然是臨時,海防道街市熟食中心裡面「佳記」的沙嗲牛肉脆麵,即刻留名。

不久,有些朋友跟機去食,評價不俗,只嫌個汁不夠撈麵。

我一向對脆麵底的麵食最有興趣,找天下班即刻衝過去試,因為營業時間到黃昏六點。

5:25分到著,我問檔主:(你哋收未?)

對方:(未呀。)

即刻坐低。

2021年5月10日 星期一

三一餃子:移師中環食好荽


以前在白田的「三一餃子」,自從搬往中環巷子之後,從未去過,只是在「阿布泰國生活百貨」,買它們的急凍餃子;同一條巷,我就經常去「KALE」,朋友開的食店,自然要多多支持啦。

上周六的黃昏時間,下班到行人電梯口旁邊的Pop-up店買酒,經過這裡,見沒有客人在內,即刻衝入去。

2021年5月2日 星期日

五一牛腩:將軍澳黃牛黨


月前到將軍澳The Parkside的「三原」吃鐵板燒,才發覺號稱全港最黃的美食廣場「日日・食良」,就在隔離樓上。

適逢五一黃金週,場內黃旗飄揚,大家安裝了「Mee懲罰師」沒有?

有燒味店,有意粉漢堡包,有石燒牛扒,有飲品店,有麵店,有黃色冰室的分店,但是,黃昏時間的人流不算太多,沒有一個檔口要排隊,全場任坐唔嬲,搵位無難度。

見到住在將軍澳的友人YH,經常光顧「五一牛腩」,睇個名已明白其意思,你知我知單眼佬都知。

2021年4月27日 星期二

Ben哥米線:芫荽下午茶


近期有不少食肆,以芫荽來作招徠,最多人談論的是「譚仔」,說起上來,我已經十幾年沒踏入過任何一間譚仔半步,相信我不會因此而破戒。

在芫荽黨群組裡面,有一間能見度頗高的食店,「Ben哥米線」原來有數間分店,我還一直認為只有新蒲崗。

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

甜記餃子:分散投資食餃子


一條女人街,起碼有十間黃店,若第一志願額滿,可以分散投資去第二間,總之不愁寂寞,除非你鐵了心,目標非常清晰,我明白,始終一個人的胃部容量有限。

有好幾次想去「一日三餐」,被外面的人龍嚇怕,結果轉戰隔離的「甜記餃子」。

總店在長沙灣,有些住在附近的朋友,一早認定了它們的餃子是comfort food,我始終未曾到訪。

去不到想去的食店,退求其次的Plan B,若以執二攤來形容,其實是不太公平。

因為甜記的餃子,的確好吃。

2021年3月21日 星期日

志光麵檔:黃色pop-up豬膶米


恆豐後面的德成街,賣豬腸粉的小店隔離,原本的黃色飲品店已結業,取而代之是閃起「好人一世平安」的燈光,只會以pop-up形式經營,暫時開到四月中的小食店「志光麵檔」。

上個月在附近巧遇年青朋友TJ,一邊行一邊傾,見到其招牌,停下眼望望,掛頭牌是豬膶米,想起已不嚐此味也有一段時間了。

以前最常去深水埗的「維記」,但距離上次光顧的時間,超過七年了,期間聽過不少有關它的水準直插的評價;年前在大南街的「漢發」,吃過不錯的豬膶麵,無奈地顏色與我不乎,自此絕緣。

2021年3月16日 星期二

潮州人Ciuzauese:飲完咖啡食碗撈米


放假的日子,又去大南街附近找間咖啡店,一邊飲咖啡一邊寫雜誌稿,然後到唱片店買黑膠,好像是疫境下的生活方程式。

黃昏時間,吃個晚飯才坐巴士回家,想起已經有一年沒訪界限街的「潮州人」,得悉它們最近有份送餐去西九法院,原因不用多說吧,你知我知。

想念花膠米粉,今次轉個口味,要個撈米。

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

星座冰室:倒數


香檳大廈面臨重建,著名的「新記芝士麵」已經先行告退,其他如相機店,鐘錶店,樓上的時鐘酒店,命不久矣,離場只是時間問題。

地庫的「星座冰室」,多年以來被冠以隱世食店,每次聽到有人用這兩個字來稱呼,我就會這樣回應:

(𨳒你啦,隱乜撚嘢世?呢間咁出名,Openrice成幾百個食評,大大話話我都幫襯咗廿年喇。)

當時我在同一條街的酒店上班,所以不時來買早餐,最出名的始終是茄牛麵。

2020年12月1日 星期二

元洲牛肉麵:香港人的牛肉麵


一直想試長沙灣元洲街的「元洲牛肉麵」,但每次去到附近,總是去了其他地方,始終無緣。

有些黃店能夠在逆市突圍而出,生意好到開分店,此店是其中之一,日前又去女人街的唱片店買黑膠,發現元洲牛肉麵的分店,近在咫尺,臨近黃昏時間,那就吃碗麵才回家吧。

大家想起牛肉麵,通常會想起台灣,這裡並沒有說自己是台灣牛肉麵,反而標榜香港味道。

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

不忘:收工食餃子

 


這一年來,出現了好幾間賣石磨腸粉的黃店,其中一間在「小韓國」的金巴利街,名叫「不忘」。

記得之前看過屌總理的一條片,怒屌石磨腸粉為劣質文化,而我本身就好少吃此味,但現在由黃店賣這類腸粉,你們又屌不屌?

試過才知。

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

第一蠔粉麵:路過太子食金蠔


以蠔來做主角的麵店,全港應該只此一家,太子聯合廣場對面的「第一蠔粉麵」,聽聞是流浮山蠔民第二代開設。

開業數月以來,不乏捧場客,很多香港人喜歡吃蠔,自助餐裡面,生蠔永遠最受歡迎,尖沙咀喜來登酒店頂樓的蠔吧,sunday brunch一位難求,疫情嚴重期間,在網店訂幾打,直送到府上,自己動手開,招呼朋友。

但是流浮山的蠔,生吃不能,用來放湯配米線,煮個粥,煎蠔餅,金蠔,酥炸,你可以在此找到。

問過谷歌大神,既不是黃亦不是藍,即是可以食用。

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

麵尊:請勿客氣加碗湯



以前我去登龍街,多數是為了新記的車仔麵,幾年前開始有不少拉麵店進駐,成為了「拉麵街」,但現在已過了最熾熱的時間,老大哥「豚王」再沒有人等位,對面「三田」亦然,那間東京米芝蓮一星拉麵,早已退場。

可能是經濟不景氣,可能是日子一久,水準未能維持而被食客嫌棄。

凡事總有例外,同一條街的黃店,人龍依舊,掛燈籠旗號賣滷味,排到去隔離舖;還有今日我介紹的車仔麵店 - 麵尊

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

波記燒臘粉麵店:約足兩年叉燒瀨


難得在紅日放假,問問友人K:(得唔得閒去波記食晏?)

兩年前已經約定在波記,後來不了了之,有時我們在周末/公眾假期的中午,卻去了其他地方午餐。

心血來潮的一問,終於還了兩年前的心願,踏正中午十二點,波記門口見。

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

明記黑山羊專門店:重臨舊地,面目全非


我在觀塘東廣場地下G13A及15號舖,曾經留下過不少回憶。

由土瓜灣出發,跑到去觀塘,身水身汗食個意粉或沙律。

與好友在此撐枱腳,威靈頓素菜卷,成為了我們的其中一個美味的記號。

為剛回復自由的朋友洗塵,包場開素食party。

上年臨結業的兩天,又再召集朋友們來送別這間我喜愛的素食店 - Veggle Cafe

轉眼間,突然又已一年,重臨舊地,已經變成一間米線店 - 明記黑山羊

網民說這間是黃店,以前想起吃羊肉米線,很自然想起雲南老表,但可惜已被標籤為藍店,難得有間同聲同氣,那就支持一下。

2020年8月13日 星期四

多多車仔麵:俾件豬扒我



疫情之下晚市禁堂食,只做外賣的情況下,收入沒可能與以前相比,無論是有集團撐腰,或者是小本經營,全城告急,不用大打矯情牌,大家都知道。

大埔朋友A先生,向我推薦區內他經常去的車仔麵店,他回憶上年外面打到閪冧期間,在此吃碗麵,老闆娘流露出為年青人擔心之情。

(水準就唔算超班,但聽聞佢哋就嚟做唔住,得閒就去支持下啦。)A先生還說,可以約我一起去。

我的時間比較難遷就,獨個兒去吃碗麵,亦無不可;曾經有段時間喜歡去大埔覓食,數到對上一次,已經是差不多三年前,與友人F小姐在已結業的蜆勁村撐枱腳。

從土瓜灣乘坐75X巴士,直達大埔超級城,行數分鐘,來到大埔廣場地下 - 多多車仔麵

2020年5月29日 星期五

蒙麵:花甲車仔叻沙



上年尾收到某公關朋友的訊息,她向我推薦紅磡的蒙麵,是一間比較低調的黃店。

未搬之前去過一次,當時覺得普普通通,沒有甚麼個人之處,由必嘉街搬到差館里,店子依然不大,我在黃昏時間前往,就算在限聚令下,影響並不大,因為未有太多客人。

沒有連儂牆,亦沒有文宣,只見到貼上鄺葆賢關家倫兩位黃埔區議員的海報;上年政府實施反蒙面法,因與麵店名字的發音相同,老闆接受記者訪問,大罵政府不是,剛剛的527,在其Facebook專頁公告當日休息。

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

新記芝士麵:隨著歲月而變黃



十九幾年前在加拿芬道,金巴利街口,賣芝士麵的小店,後來越做越旺,搬往隔離的性地 - 香檳大廈,大量明星效應,更惹來遊客上門,又在其他地方開分店;但水準越來越差,數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文,與它割蓆。

這間就是新記芝士麵。

大半年前開始的抗暴運動,遊客量驟減,那些遊客店首當其衝,大叫救命,新記也不例外,有時在香檳逛二手相機店,經過又真的沒有很多客人。

但真的想也想不到,擁有不少強國遊客擁躉的新記,選擇在政治上作出表態,站在黃色的一邊。

時窮節乃見,我知道它們變黃,重新上門光顧,沒有遊客的日子,水準竟好了不少。

2020年5月11日 星期一

地道館:黃店六餸麵



當初覺得新蒲崗很藍,應該沒有太多黃店,誰不知原來也有不少,魚蛋粉、燒味小炒、火鍋店、飲品店、咖啡店、西餐廳、麵包店、外賣便當等等,有些已經曾在此發表過,有些已到訪過,但要去多一兩次才能寫篇文。

怎少得車仔麵呢?

崇齡街的地道館,是區內的黃色車仔麵,除此之外,較早時間已在愛民邨開分店。

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

香港仔一品魚蛋王:五一午餐



新蒲崗另一間黃色魚蛋檔,位於大有街頭段的萬迪廣場,香港仔一品魚蛋王,有好幾間分店,但好像只有這間表態撐示威者。

五.一當日的中午,從土瓜灣出發,乘坐巴士往新蒲崗,九龍城迴旋處沒有交通擠塞,很快便到。

剛過去的黃金週,有不少人跨區消費,用手上的金錢去支持自己的心水黃店(當然我有些朋友選擇去酒店或高級餐廳);疫情似乎穩定下來,大家也踴躍出外,眼見大家也做足安全措施,個個都戴口罩或豬咀,那些站在道德高地,大罵外出的人對不起醫護的網民,見到也應該無聲出吧。

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

富記麵家:高質霸氣黃



在黃色經濟圈剛剛開始之時,收到一位讀者給我的訊息,向我推薦一間在灣仔道的粉麵店 - 富記麵家

一拖數月,最近才有機會前往,現在我不像以前經常更新網誌,除了多了時間在家中自己煮之外,獨個兒去吃得不多,也不想隨便只吃一碗粉便寫,同一間食店先後去過兩至三次,才能夠試得真,寫一篇文出來。

去附近酒舖買匈牙利酒(我諗大家都應該知係邊間,幫襯咗好多年),順路來吃個午餐,當時已經開始人數限制,入門口前先量體溫,是非常時期必然動作;店內外貼滿文宣,表面黃到金,食落去是否如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