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片來自友人
友人K先生,上星期在他的社交網站,分享一張cap圖,說某飲食KOL誤導大眾。
這位前X假期記者,在他的影片大力推薦海膽手卷,說是用上更矜貴的赤海膽,連食店個宣傳牌,寫明赤海膽生長在東京灣一帶,但眼利的友人,一見到個海膽木盒,咦?北海道根室?
赤海膽不是九州特產的嗎?東京灣與北海道,就算不懂地理,都知道兩地的距離相差甚遠。再者,東京灣很近九州?
有見及此,我特意去她的專頁求證一下,她給我的答覆:(為免比人話我加鹽加醋,我索性原文節錄)
此「赤海膽」與閣下形容的「赤海膽」非同類,片中是來自北海道,當地漁農除以生產地/膽類科種界定外,亦會以海膽生殖腺去命名,而片中的海膽生殖腺是橘紅色,所以當地人也叫「赤海膽」。
她這樣說,我這樣聽,但宣傳牌寫上東京灣二字,已經誤導所有食客。她的粉絲就繼續鳩tag朋友,只要是海膽,甚麼也不重要。
K先生:(可能連佢都比間嘢誤導埋!)
這間食店其實是日本雜貨店 -松坂庫,反正公司附近有一間,第二日就去看看。
一看個宣傳牌,介紹赤海膽的一段,已經被黑膠紙遮住,此地無銀三百兩。
赤海膽手卷價錢為$60,不便宜,但赤海膽的確不便宜。
先到收銀處付款,然後再到壽司吧交單,即叫即做。
隔住塊玻璃一覽無遺,好奇地看看用甚麼海膽,果然是北海道根室鷗洋水產海膽。到底是甚麼海膽呢?自己google下啦吓。
此手卷的海膽份量多到差點滿瀉,直到這一刻,我仍帶著疑惑,這真的是赤海膽?難道蝦夷海膽的別名又是赤海膽?
撇除九州或北海道的疑惑,其較為軟滑的質感,味道香甜濃厚結尾帶點點甘,無錯是有質素,就算掛上北海道之名,也能大收旺場。壽司飯加入了赤醋,酸度恰當,鬆軟而不散,這是值得加分的地方。
聽人說過,日本人會稱蝦夷海膽為赤海膽,全因條生殖線呈橘紅色。
咁,赤海膽其實是馬糞海膽,馬糞海膽其實是赤海膽。赤海膽與馬糞海膽,是兩個不同品種,如果以當地人的別稱/業務界專用詞去作招徠,感覺未免有點取巧。九州赤海膽,才算擁有赤海膽DNA。
聽人說過,日本人會稱蝦夷海膽為赤海膽,全因條生殖線呈橘紅色。
咁,赤海膽其實是馬糞海膽,馬糞海膽其實是赤海膽。赤海膽與馬糞海膽,是兩個不同品種,如果以當地人的別稱/業務界專用詞去作招徠,感覺未免有點取巧。九州赤海膽,才算擁有赤海膽DNA。
相隔一星期再來,門前的宣傳牌已沒有簡介。今次目標是馬糞海膽,與吞拿魚腦天手卷。
與赤海膽同價的腦天,之前我在中環某居酒屋嚐過,取自吞拿魚魂精部位,肉質較接近拖羅,但較軟滑兼重油香。這個腦天手卷以魚子與金箔作點綴,賣相沒有那麼寡。
半板馬糞海膽手卷賣$45,便宜過今天的尖東勁回味。
又探個頭隔住玻璃看看,盛載馬糞海膽的木盒,沒有任何標記。
此手卷的份量果然不欺場,金黃的馬糞海膽舖到滿一滿,味道同樣地甘甜,質感夠厚。不論是價錢與質素,完勝勁回味,兼不用排大隊呢。
但作為一個在Facebook有八萬幾個followers的飲食KOL,可否在食材的背景方面說得詳細一點?(如果懂的話)
你越多粉絲,就背負著越大使命感,唔係齋話好食,好抵食就算。
但作為一個在Facebook有八萬幾個followers的飲食KOL,可否在食材的背景方面說得詳細一點?(如果懂的話)
你越多粉絲,就背負著越大使命感,唔係齋話好食,好抵食就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