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2019年秋天。
剛剛放了一個不長不短的假期,先在愛爾蘭都柏林逗留三晚,然後才前往英國,自從因航開通了香港往都柏林的直航,似乎方便了不少,然而航空公司早前削減成本,該航班現時已停辦,要到下年夏天才復航。
今次我乘搭英航往倫敦,再轉乘Aer Lingus,連同等候時間,大約需時十四小時,其實也差不了多少;早上到埗,先到酒店放低行李,隨即動身前往酒廠參觀,喝啤酒吃羊肉,晚上到Olympia Theatre看Two Door Cinema Club演場會,精彩非常,一把年紀的我,似乎已忘記了甚麼是jet lag。
第二天睡到自然醒,在大堂喝過杯熱咖啡後,有位愛爾蘭女子走上前,與我打個招呼。
她叫Eveleen,是當地的Fab Food Trails負責人,這天早上我有沒有口福,靠她了。
有別其他的美食團,這個Fab Food Trails的形式,比較著重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,由當地的導遊帶領之下,走遍市中心的橫街窄巷,一邊講解城市與建築物的歷史,到訪受當地人歡迎的食店;並非鴨仔團只會帶大家去遊客店般行貨。
香港一向少機會接觸愛爾蘭食材,或許Irish Rock生蠔會是大家較為熟悉,其他的如芝士,肉類,有如鳳毛麟角;你在香港的Irish Stew,絕大部份用澳紐牛/羊肉,藉著這次美食之旅,可以認識一下愛爾蘭之味。
我下榻的酒店在St Stephen's Green旁邊,Eveleen首先帶我到附近的芝士店: Sheridans Cheesemongers ,廣受當地人歡迎的芝士供應商,聽Eveleen說,每逢大時大節前夕,有很多客人在店外排隊,買芝士回家過節。
老實說,香港人吃芝士的文化,不及西方國家,看在眼裡難免有點不可思議,我每次到外地,皆瘋狂地吃芝士,一來我喜歡,二來香港的芝士店,價錢不便宜,款式亦不夠廣泛;回想兩年前,我在荷蘭亞爾克馬爾的芝士市場,即席用0.5歐羅的代價,吃了一塊荷蘭芝士,不亦樂乎;其後更買了兩、三件芝士回港,配威士忌吃,至高無上的享受。
主攻愛爾蘭芝士,亦有些法國、意大利的出品,Young Buck是愛爾蘭的藍芝士,味道鹹得有道理,細緻而不霸道,藍芝士的餘韻很悠長; Gubbeen Smoked的煙醺味來得強烈,其質感來得結實,心想若有一杯威士忌在手,恐怕我忍不住連吃兩件。
走進城內的Powerscourt Townhouse,建於18世紀,今時今日已變成一個購物中心,裡面的商鋪主要是一些獨立經營的時裝店,與及餐廳,包括這間小小的Cafe:The Pepper Pot。
老闆娘Marian,每天開門營業前,與其團隊在大清早開始準備,做出不同款式的麵包糕店,沿用古法炮製,而且只用本地食材,像煙三文魚,愛爾蘭的煙三文魚,外表與一海之隔的蘇格蘭沒有分別,但一吃之下,質感creamy得入口即化,煙燻香細膩而非一步到位,配以自家製的麵包,真正百份百的愛爾蘭曲,猶如在舌尖上演奏;Eveleen更說這裡的煙肉三文治,也是很出名,可惜我們的行程緊逼,未能一嚐所願。
George's Street Arcade內,有不少充滿個性的檔口,有賣電影poster,有賣飾物,有唱片,而這間The Juicery,號稱是全城第一間賣Cold pressed juice的地方,Turmeric super shot,是不少當地人早上喝完咖啡之後,再補一小杯的正能量飲品,那陣薑辣的刺激,無論你個人有幾沒精打采,即時也能回一回魂;於微涼的都柏林之下,我喝罷一小杯,立刻除掉外套。商場外面的Wine Bar,只賣小型酒莊的出品,與及愛爾蘭的風乾肉,味道不遜於意大利出品。
酒吧旁邊的分子雪糕店:Three Twenty,只用本地有機忌廉,講到明他們的雪糕絕不會用容易的方法去做,更為自己的出品而驕傲。鹽味焦糖加brownie,極之豐富的質感,鹽味恰當,焦糖的甜亦不過火,再加一小塊brownie,我差不多飽了,信乎?
對面的Blazing Salad,已有三十多年歷史,是當地走健康路線的餐廳之先鋒者,自助沙律以重量計算,我忍不住買了一盒,只須數歐元,把亞洲、中東、西方的沙律混在一起,對不少追求健康飲食之人來說,經已是一頓豐富的午餐。
維多利亞年代開業的酒吧:The Swan,堪稱是當地的飲食文化遺產,腳下的地磚,啡色的木牆身,見証著這一百八十年來的變遷;由當年的女人禁地,在牆邊核畫火柴點火,黑白電視,到今日先為欖球迷喜愛聚集的地點,喝著只限內銷,愛爾蘭的Powers Three Swallow威士忌,嘗試去幻想一下,維多利亞年代的酒客,大約會是怎麼樣。
當地人說Jameson就讓他在國際發揚光大,Powers就留待我們飲吧;一場來到,記得要喝杯健力士,這裡拉得不錯的。
Fab Food Trails: https://www.fabfoodtrails.ie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