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譚仔米線的電視廣告,帶點自嘲的意味,以不純正的廣東話作旁白,大約說出:(我們就是這樣子。)
每個人看罷,或者有不同想法,有些人覺得譚仔面皮夠厚,拿自己的另類特色開玩笑,值得鼓掌。有些人或會覺得帶有歧視新移民色彩,拿他們的口音開玩笑;亦有些人感嘆,我們的廣東話,為何變得如此低賤?
我是這樣地想,真的笑不出。
要消滅其文化,先從其語言開始。不只是香港,廣東省亦然,早前看新聞,新一代的廣州人,已不會說廣東話了。浸大的事件,正凸顯出廣東話的地位日漸被矮化。
有次與相識多年的老友安東尼飲茶,當阿姐奉上山竹牛肉,他對我說出一個有味笑話。。
(阿姐,唔該一籠山竹牛肉!)
(先生,要唔要Gap汁呀?)阿姐問。
(咩話?Gap汁?????)說者差點噴水。
(係Gap汁。)阿姐拿著一瓶喼汁地說。
(喼汁吓話?笑死我!)
聽罷,我對安東尼說,這個笑話,我廿幾年前已經聽過了。
不過,山竹牛肉沒有喼汁的話,根本不是味兒,兩者是雙生兒,沒可能分開。
小時候上酒樓飲茶,蝦餃一定掛頭牌,燒賣緊隨其後,粉果僅僅上到頒獎台,山竹牛肉的地位,排到起碼五名開外,永遠沒份當主角。
牛肉加蔥花、馬蹄,打成的牛肉球,以前不懂得區分誰勝誰負,長大以後吃得多,累積了一定經驗,想吃好的就去老牌酒家,例如陸羽;就算街坊的夜茶點心店,水準亦不錯。
最差的莫過於涼茶舖、小食店的出品,它們賣的是現成交來的貨色,吃下去好像吃塑膠一樣,毫無人性,但有時牛肉球引起也逼得乖乖就範,像隱君子去診所喝杯美沙酮頂癮,同一樣道理。
肉質鬆軟中兼帶有那種人性化,即是所謂的生命力,這是機器啤出來,或經過鬆肉粉折磨過,不能比擬的質感,牛肉味加上葱香,還有馬蹄粒的爽甜作點輟,再淋上喼汁,具備以上條件,才是真正的牛肉球。
且慢,我差點忘記提及腐竹,沒錯,放在牛肉球下面的腐竹,其作用有如棉花雞的魚肚一樣,吸收了牛肉、喼汁的精華,變得奇貨可居,成為兵家必爭之地。
安東尼:(你都幾挑剔喎,食個山竹牛肉都咁多理論。)
我:(只係個人選擇而已,食好啲,係自己選擇,求L其食一餐,好醜都係肉,都係自己選擇;人生苦短,又唔係負擔唔起,做咩唔食好啲?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