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9月9日 星期日

阿姆斯特丹:尋找喜力根源@Heineken Experience



下個月又會再去阿姆斯特丹,不過今次只屬stopover性質,純粹取道轉機往蘇格蘭。

十多小時驚鴻一瞥,已安排好節目,當地的一些心儀餐廳,這次要掠門而過,極其量在早上,找一間咖啡館吃個早餐而已。

上年四月,我在此地停了三晚,有些地方應去卻沒有去;像電影古惑仔裡面,蔣天生被殺的地方,陳浩南跳落去的運河(笑);梵高博物館安妮之家,見到館外排隊的人龍,我被嚇呆了。

反而,想也沒想過就無心插柳,已不喝喜力啤酒多年,以前年少無知經常喝,到長大之後見識漸廣,原來啤酒有分不同種類,認識我的人都知,近年我常喝精釀啤酒,自然地對這些商業啤酒,千篇一律的味道不屑一顧。

路過街頭的旅遊精品店,見到有一些景點的入場門券發售,喜力體驗館亦包括在內,抱著一去無妨的心態,打開這個曾陪伴過我不少歲月,開心時會喝,不開心時會喝,劈酒時會喝的啤酒,背後藏著的底蘊。

2018年9月8日 星期六

方榮記沙嗲牛肉專家:龍城地標火鍋戰




方榮記三個字,如雷貫耳,紮根九龍城超過六十年,無人不曉。

以前去九龍城打邊爐,方榮記是大多人之首選,後來選擇多了,長江後浪推前浪,沒錯其風頭不如以往,可是地位依然穩於泰山,起碼,他們克服了租金上升地壓力,現時的三個舖位,都是自置物業。

第一次來,是上世紀最後一年的夏天,我膽粗粗在當時的飲食新聞組搞飯局,召集一眾網友到方榮記打邊爐,有人鯨吞了一碟雞子,成為了當時朋友圈內的花生熱話。

$16一碟炒牛河,我也吃過兩,三次,午市的窮人恩物;當然那個年代,我還未能去到中午與朋友打邊爐的地步,對上一次來的時候,剛剛十年前,土瓜灣之友K兄生日圍爐取暖。

上星期六,年青朋友宗澤,在他的Facebook公告,即慶地約打邊爐,地點為方榮記。

想了一會,然後我留下兩個英文字:(LM)

2018年9月7日 星期五

一個味道一個故事:紫醉金迷Diamond Black



踏入九月,告別暑假,波馬亨通,學生們復課,對我來說是非常遙遠的舊事。

有年青朋友在其Facebook,說到學生年代飲Jolly Shandy,我隨即搭嗲:(樂怡仙地喺我中學年代已經好興㗎喇。)

年青朋友:(我果陣都興。)註:我與這位年青人,中間起碼隔著四個Generation gap。

我:(有無飲過Diamond Black?)

年青朋友:(有!)

忽然腦海浮現一段歌詞:(都是你的錯,比粒Fing頭我,再來半打Diamond Black今晚high到盡。)

時代曲,果然是反映一個時代,無論歌詞被惡搞也好,Diamond Black,就是屬於那個年代。

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

和幸創作鐵板居酒屋:清酒與Gin and Tonic的和食配對




兩年前的冬天,與一眾酒友們在銅鑼灣謝斐道的和幸,享受了一頓盛宴,不久之後,和幸結業了;後來它們搬往同區,天樂里的南洋酒店,來自日本的泊谷師傅,繼續為食客們帶來一連串的精彩日本料理。

近年Gin and Tonic的熱潮,不亞於威士忌,坊間亦出現了三數間Gin bar,但是在日本料理裡面,絕少以Gin來擔大旗,今次和幸以數款來自日本,蘇格蘭,比利時的手工Gin,與日本料理來作個配對,絕對是破格之舉。

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

利物浦:二人行之街頭秘魯菜@Chicha - Peruvian Street Kitchen



秘魯菜繼北歐,西班牙菜之後,另一個近年在世界飲食界備受注目的菜系,作為所謂國際都會的香港,暫時未成氣候,以前有間Chicha,在蘇豪區的卑利街,開業初期曾成為話題之作,但這股勢頭未能承接下去,早在年前結業。

中環H Queen's將會出現一間秘魯餐廳,暫且觀望,回想之前我在英國利物浦,與朋友品嚐過一頓挺有趣的秘魯菜。

位於市中心,昔日潮流集中地的Bold Street,名字同樣叫Chicha,球賽前夕的晚上,沒有訂位抱著撞彩的心態walk-in,最終餐廳沒有給我一個失望的答案,剛好有張二人檯。

2018年9月2日 星期日

福岡:住宅區的高級Omakase@ すし 六香 Sushi Mutsuka




上年我在個人Facebook,出過一個status。

(如果下年我去福岡鮨行天,有無人跟我去?)

熟悉福岡的朋友KH,見狀即刻衝出來,事隔數月,我真的去福岡,KH亦與我一起去,但不是為了鮨行天,而是另一間亞洲五十大最佳餐廳榜內,排名第48的GOH

(鮨行天訂唔到,不過我搵到另一間高級壽司店。)KH說。

すし 六香 ,位於赤坂的住宅區裡面,遠離地鐵站,門面其貌不揚,連招牌也不甚顯眼。

真的要識途老馬才能摸上門,幸好有KH的關照,得以一嚐高水準的壽司午餐。

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

髀魔(雞髀第一店):易地而處



大學生R贊助R出禍,已不是第一次,深水埗明哥與狗糧的事件,相信網民們應該有印象,可是歷史始終不斷重演,今次事件的主角,是一間位於西貢,賣炸雞髀的小店 - 髀魔(雞髀第一店)

恕我讀書少,(我連中六都讀不上,中五畢業就出來社會做事至今)當然未曾感受過大學的迎新會,是甚麼的一回事,只有從朋友的口中略知一二,)這班讀了十多年書,攀到上高等學府的所謂社會棟樑,成功找到小店贊助二百隻雞翼,但是一句活動改期,就對小店說兩個字:(Sorry,cancel。)然後在whatsapp封鎖了小店。

一個有家教的人看在眼裡,怎樣也是非常仆街的所為,難怪早已準備好雞翼的小店,在網上大發雷霆,一傳十,十傳百,群情越來越洶湧,網民們齊齊聲討這間大學的社會棟樑,最終該學生會代表,死晒狗在其社交網站,發出一段似是而非的道歉聲名。

風波就會這樣平息?少年你太年輕了,有個不知是否其莊員的人,在帖子裡面對小店反擊,說出涼薄的說話,本來花生食到飽,現在要添食,直到這一刻,事件仍未平息。

平日的十二點二十分,來到髀魔,剛開門營業不久,已經有數位客人在我前面;沒有堂食,只能外賣,西貢一帶有碼頭有公園,找個地方坐,不難。

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

味之時計台:煮場拉麵,MK味道






直到今天,仍未踏足過北海道,本來今個月有機會跟酒友們,到北海道舉行的威士忌節,但是夏天來回北海道的機票,等同我去歐洲的價錢。

遲一點才到余市蒸餾廠潮聖吧。

當豚骨拉麵未曾大熱之時,香港的日本拉麵店,北海道味噌拉麵,有不少支持者;以前在尖沙咀利時商場對面的Domon,當然少不更事,看過蔡瀾先生的推介,跟著他的飲食路線圖走,舌頭未開發的我,吃罷大叫好味。

當時吃碗拉麵,價錢接近過百,記著,是1998年,二十年前。

今天在香港吃碗拉麵,平均$80到$100不等,入鄉隨俗要收加一服務,個人認為真的不必要,但我不是老闆,人微言輕,難以憑我一席話去改變世界。

以前旺角中心(簡稱旺中),可算是MK系集中地,最近旺中二期來個大變身,被那個可惡的領展收購之後,搖身一變成為走時尚路線的T.O.P,(說穿了咪又係韓系做主角?咁撚大間嘅Aland係來自邊度?)地庫的美食廣場,名叫旺角煮場,集合一些本地老字號活化後的新裝,例如蓮香;只有機場吃到的,例如大力水手炸雞;亦有名師主理的,例如Harlan Goldstein擔任顧問的Cafe。

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

COBO HOUSE:融和風味 From farm to table



昔日的塘西風月早已不留痕,今天的石塘咀一帶,再也找不到以前煙花地留下來的印記;近年山道與保德街,出現不少特色咖啡館,而這股朝氣亦延伸至附近的南里的一角,年前開業的Cobo House,與曾奪得亞洲最佳女甜品師之美譽 - 來自新加坡Janice Wong合作,集藝術生活與美食於一身,除了其帶有日本風的創作西餐之外,坐在飯廳的吧檯前,享用由甜品師傅主理,由Janice設計的精緻如藝術品的甜點,更是餐廳最吸引人之處。

可是這段甜蜜關係,在今年結束,沒有Janice之名,餐廳的風格亦來個180度轉變,由以往主打tasting menu的西日路線,搖身一變份量加大,適合與朋友們分享的創作料理。

餐廳的環境依舊,大廈的天台,依然種植蔬菜,繼續成為全港唯一奉行Urban Farming理念的地方,自給自足不假外求,對於食客來說當然是好事,因為用料保証新鮮,這邊剛摘下,那邊成為一道道佳餚。

2018年8月26日 星期日

割烹櫓杏:大叔和牛聚



以往我經常叫相熟,但有一定程度的blogger陪我去試菜,這晚就輪到友人占兄,約我到尖沙咀國際廣場28/F,以日本熊本料理為主打的割烹櫓杏,連同我一共四位大叔,坐在窗前邊吃邊Men's talk。

(做乜今晚全男班?無女嘅?唔似你喎。)我笑淫淫質問占兄。

標榜由熊本直送過來的食材,餐廳的一角更售賣當地的產物,有蔬菜有清酒等等。

我應約的原因,就是見到餐牌上有一道菜,我心儀已久:吉列和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