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

一個味道一個故事:真真假假灌湯餃




 " 金黃色的外皮,包著漲卜卜,注滿湯汁的內涵,底部以銀色托盛載著,一手拿起,原隻放入口,熱燙而鮮甜的湯汁,極速在口腔內爆破,留下的,只有一串串思念。 "

這是我對灌湯餃的印象。

可惜,近年市面的灌湯餃,已變成浸湯餃,但名字不變。雖然,看似更加精美,湯頭用不同材料熬足數小時,不過浸著湯的餃,還叫灌湯餃嗎?

近二十年灌湯餃的進化論,相信達爾文也答不出。

你知啦,傳統點心的工序非常繁複,已不多地方肯花時間去做,為了簡化/精良,師傅索性將沒有注入湯汁的餃,浸在湯便成。看在眼裡已不是那回事,雖則名字也一樣。

沒有湯汁的餡,像失去靈魂一樣,實在配不上灌湯餃之名。



新一代的食客,只嚐過這種欺世盜名的灌湯餃,根本不知真正灌湯餃為何物。像本應高貴的英式Afternoon Tea一樣,因為形象夠high,所以被廣泛稱之為High Tea,為了這個名字,我不知X過幾多次,就算你覺得世界各地都是用此名字,作為說服我的理由,我依然堅持己見。

近年托公關們給我的面子,經常有機會受邀試食,有時候試點心,遇上浸著湯的灌湯餃,我一樣老實不客氣去批評,這是非真正灌湯餃,無論味道有幾好,恕我打個七折。

說了一大輪廢話,真正灌湯餃是否像恐龍一樣,成為了化石?

絕對不是,但已淪為瀕臨絕種的高危點心。



數年前,與一大班朋友,在北角鳳城酒家飲茶,(記著,是北角的鳳城)便嚐到真正灌湯餃,見狀大喜,興高彩烈拿上手,一口咬下,熱燙香甜的湯汁,是令人感動的味道。起碼,感動到我。



最後一眾人,不知吃了幾多籠灌湯餃。時日如飛,當日有份列席的其中一位朋友R先生,不久回到加拿大生活,數年以來未曾回港。。



上環蓮香居,同樣有灌湯餃供應,對上一次遇見是五年前,最近兩三次去飲茶,等不到它出現,殊為可惜。可見飲茶食點心,要講求緣份。身為大佬的蓮香樓,則沒有灌湯餃供應。



小店不一定值得追捧,連鎖店也不一定被狙擊,早前美心集團旗下的中菜廳(廣東菜),點心一欄有灌湯餃。總之見到此味,我是沒有還擊之力,一個人一籠,絕不過份,只怕你不懂去欣賞這傳統之味。

或許第一個印象會嚇怕人,金紫荊三個字,早已與庸俗,強國扯上等號。每次經過會展外面的金紫荊廣場,只見強國人在金紫荊像前,擺出勝利手勢,喜盈盈地拍照,慨嘆我實在不太理解強國人的心態。



但是,會展新翼的金紫荊中菜廳,值得大家一試。今年夏天推出過午市任叫任食點心推廣,$198可盡嚐點心紙上的各位佳麗,當中的灌湯餃,誠為一大亮點。



如果你問我,最喜歡那裡的灌湯餃?我不加思索,衝口而出:(陸羽的蟹黃灌湯餃!!!)



蟹黃的顏色染得灌湯餃皮,流露著赤紅熱血之猛烈,十惡不赦的姿態。記著,要細心地去馴服此硬漢,輕輕地咬破餃皮,再啜一口湯汁,慢慢地啜,打個長達三分鐘的french kiss也不怕,才能領略到濃甜甘香的蟹黃之真締。

當然,陸羽行星期美點制,蟹黃灌湯餃像粉紅色乳頭一樣,可遇不可求。說起上來,沒到陸羽四年多,不知道蟹黃灌湯餃,還健在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