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上一次吃拉麵,時間是四月中,地點是羽田機場禁區入面的「六厘舍」,臨走前最後一擊,吃碗沾麵才上機。
相隔了個半月,才再吃拉麵,地點在札幌狸小路,Tabelog百名店的「喜來登」,當然與酒店絕無關係。
其實我都算忍得口,這段時間沒有在香港吃拉麵止癮。
到埗第一日住在薄野,行過來很近,踏足這條百多年歷史的購物步行街,作為北海道初哥,見到不少食肆,若沒有太了𠹌的飲食要求,全程在此解決三餐也沒問題。
雖然或會比較「遊客」,但我的身份真的是遊客。
去到拉麵店門口,剛好開門營業,免卻等位之苦,這裡是不用對著開放式廚房,有二人枱,四人枱,與及面對著竹牆的吧枱,掛上不少應該是當地名人的簽名照,大約是另一間名人食店。
味噌拉麵賣1000日元一碗,剛好是日本人所說的千元之壁。
這裡的拉麵特色,是堆積如山的蔥花,並非我曾經認為札幌拉麵一定是牛油粟米的既定模樣。
而這個在心目中多年的前設,由尖沙咀利時對面的「札幌DOMON」開始,時間回到1998年,它的出現,教曉我甚麼是正統的拉麵,沒有甚麼醬油豚骨味噌的流派之分,總之我信蔡瀾先生,就是看過他的食評才跟住去。
當時覺得是很好吃的,就是這樣純真,自此我認定札幌拉麵一定是這樣子。
見到蔥花盛放的賣相,我是滿心歡喜,符合我吃麵要多青的原則,先試一口味噌湯底,第一個印象是比較清,夾起曲身的麵條,煙韌帶麵香,沒有鹼水味,再用筷子攪一攪湯底,再喝一口,味噌的鹹味開始釋放出來,蔥花與湯底融入之後,漸漸地變濃的味噌湯,又多一點香氣。
叉燒在那裡?這碗拉麵是沒有叉燒的,只有肉碎在裡面,粒粒有嚼頭。
掛著湯汁,肉碎,蔥花的麵條,緊扣著鹹鮮帶蔥香,動作一氣呵成,因為我在當日下午茶時間吃過迴轉壽司,喝罷最後一滴湯,摸住個肚皮,有點舉步為艱。
但心底裡很滿足,終於可以在札幌吃到當地的味噌拉麵,遲到好過無到。
喜來登: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区南2条西6丁目3−2 岡田ビル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