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
John Anthony莊館:華洋貫通
香港是一個華洋雜處的社會,由1841年開埠起,經歷過一百七十多年歷史,本來面臨一個更美好的世界,與其他國際大都會如倫敦、紐約,足以爭一日之長短,可惜近年來出現的狀況,令人有種不進反退的洩氣,作為香港人,我們以前的國際視野觀,去了那裡?
最近在銅鑼灣利園三期,出現了一間走中西合璧,結合上世紀二,三十年代的古典與摩登的格調,名字為莊館John Anthony,一個是香港開埠初期,在香港營商的英國人。
當時他努力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表表者,須知道當時的外國人,與香港生活的華人,各有各的生活圈子,河水不犯井水;除了華人買辦之外,就再沒有任何華人與洋人溝通的橋樑;這位John Anthony為當時的局面打破了僵局,成為開埠初期的香港,推動文化,經濟之重要人物之一。
屬於同系的Mott 32分支,負責莊館的大廚周世韜師傅,年紀輕輕,履新之前在胡同擔任相同職位,同樣是很受外國人歡迎的中菜館,其實,只是格調上比較西化,偶然會西材中用,主調還是離不開中國菜。
為何我用中西合璧來形容莊館?看看餐廳內的酒吧,接近四百款氈酒,當我看著琳瑯滿目的酒架,心裡不禁懷疑(我是否到了一間Gin Bar?)
以其藏酒的數量,足以擊敗城中任何一間Gin Bar,好些我認為只有英國本土才找到的氈酒,這裡也有!
年前我在倫敦Maltby Street Market,喝過的Little Bird London Dry Gin($120),帶著點點水果的香甜,不失莧茜,胡椒的清香與辣,另外湯力水亦有數款可選,甚麼Gin配甚麼湯力水,交由調酒師決定吧。
數月前在倫敦Rosewoood酒店的Gin Bar,點了一杯Gin and Tonic,聽著駐場樂手奏著爵怨曲,而我當時所喝的,是Portobello Road的Gin and Tonic($120);到過倫敦的朋友都知道,Portobello Road是當地最著名的flea market之一,電影Notting Hill就在這裡取景;與London Essense湯力水作配搭,像喚醒起我在倫敦某一晚,於夜店一個角落裡,獨坐以Gin and Tonic作伴侶的回憶。
Hoxton,位於東倫敦,一個近年很hip的地區,這裡的Gin帶有一點點椰絲的香甜,與該地方的破格形象相映成趣。($170)
我們廣東人,烹調蟶子的方法,不出豉椒炒或蒜茸粉絲蒸的兩大法門,周師傅創作的低溫泡椒蟶子($160),這處理的方式,令到其肉質更纖嫩,泡椒的微辣為蟶子換上不同的面貌。
入口鬆軟,充滿肉香與麻辣香的絕妙配合,慢煮口水和牛面頰($135),吃的時候連同西瓜片同吃,甜辣之味大融和,美味在口腔內四射。
軟殼脆蟹腸粉,是坊間的炸両之華麗變奏($115),拉得晶瑩剔透的腸粉皮,香脆的軟殼蟹若隱若現,伴以濃甜的醬油,新奇有趣,玩味之餘亦美味。
火燒桂花魚($360),上檯之時侍應在血肉池林上點火,賣相先聲奪人,有姿勢亦有實際,麻辣感悠長,個人可以認為辣一點會更好,此辣度比較平易近人;桂花魚嫩滑無異味,恰當地散發出舒麻香氣。
以玻璃罩蓋著,一上檯才揭盅,煙燻香隨即迎面而來,茶燻脆皮雞($220半隻),薄得通透,沒有帶半點肥膏的脆皮,香口而帶著強勁的茶葉煙香,下面的雞肉早已撕成一絲絲,在玻璃罩之下,煙香更加融入在雞肉的每一吋。
Mott 32最擅長的叉燒,莊館一樣耍家,不過由黑毛豬換成澳洲和牛($280),兩者各自表述,和牛的軟淋質感,跟香甜的蜜汁,這一夜化成永恆,在舌尖上愛得纏綿。
棉花泡飯($255),用魚肉、蛋白等材料打成的一大粒棉花狀,再注入魚湯,趁熱力沸騰之時再灑上脆米,唧唧作響,微脆的口感與濃鮮的魚湯之間,再加上軟棉棉為第三者,堪稱完美的結尾。
莊館John Anthony
銅鑼灣新寧道1號利園三期地庫一層B01-B10號舖
電話:31053668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