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

What to eat 吃什麼:雨過天晴台灣味



數個月前的一場風波,令到大眾關注西營盤英華台的兩位台灣媽媽,年前經營的請坐,拿下米芝蓮推介,結果食客們蜂擁而至,不久便傳出他們因不勝負荷而暫停營業的消息。

米芝蓮,對大餐廳來說,是一道閃爍的光環;對小店來說,是無形的壓力,當初還認為事情就是如此地簡單。

期間發生過甚麼事,相信大家也知道一二,我不再花時間再作解釋,幸好天有眼,善惡到頭終有報,一切已成過去;兩位台灣媽媽亦重新出發,舊名不能用,就轉個名吧:What to eat吃什麼,由西營盤轉戰至中環雲咸街,與大館打個照臉。




網絡力量實在不容小覤,當她們一在社交網站公佈重新開業的消息,旋即惹來群情洶湧,無須叫人留言擦engagement,每個人都真心支持;不出所料,一開業就每天大排長龍,作為之前有份為這單風波做推手的我,還是等一會兒。

我試圖約友人台北R,陪我去支持一下台灣媽媽,可惜她要回台北工作。要到上星期某日黃昏在蘇豪區交收,路過吃什麼,竟不用等位,一個人坐吧檯,對著牆璧,看看餐牌,想也不想,一碟蛋餅,一碗牛肉麵。



台灣生活指數低,香港生活指數高,去過台灣的朋友也感覺到;在台灣吃碗牛肉麵,最便宜可以是NT$110,最貴的二百多台幣,(我已經沒有拿晶華酒店的牛肉麵來對比)香港吃一碗台灣牛肉麵,程班長一直是我首選,價錢更便宜過桃源街老王記呢。



吃什麼的紅燒半筋半肉牛肉麵,$85一碗,轉換成台幣,大約三百台幣多一點,試想想香港人工貴,租金貴,而且在中環區,沒有大集團支撐,很難賣得便宜。



眼見湯底的深紅色,面帶油光,對辦;試一口,辣勁而不失牛肉湯與香料的芳香醇厚,喝到最尾依然沒有走味,非常討喜。酸菜是預設在牛肉麵上,當然我想每張檯都放一碗酸菜與辣牛膏,任食客添加,當然這裡不是單一的牛肉麵店,沒可能做到如此的配套,我也理解。



半筋半肉是牛肉麵最佳的組合,牛筋爽口帶著膠質的黏潤,軟熟鬆化的牛肉質素佳,但我嫌差少少便完全入味,作為重口味之友,感覺還是不夠濃厚。



雪白的麵條,煙韌,吸汁力度亦佳。



台灣媽媽的蛋餅,是她們的看家本領之一,香滑的蛋身,內涵甜美更滲出蛋汁,果然名不虛傳。

相隔數天再訪,正午十二時來到,已經坐了一半客人,我坐在同一位置,看著中午的餐牌,主要以便當為主,我頓時想起台灣的鐵路便當,尤其是排骨便當,我很喜歡吃,有一次在台中高鐵站,碰著賣便當的檔口剛營業,不假思索買了一盒,吃得津津有味。



滷肉飯,理應是細碗上,以便當形式亦無不可,上次在香港吃過最近似台灣的味道,尖沙咀的六両三;吃什麼的滷肉,粒粒晶瑩肥瘦分明,味道甘香可口,濃甜的醬汁與滷肉,的確是我在台灣吃過的味道。



用上的米當然是台灣米,香港有些偽台食店,其滷肉飯竟用絲苗米;配料有紅蘿蔔、薯仔、菜等等、堂堂一個男人,也吃得飽。

負責掌櫃的女生,全程對我說國語,而我亦全程用廣東話回應,她亦聽得懂,與我在程班長遇到的情況一樣;我在香港是不說國語的,這是我的立場,除非你是我的台灣朋友,過來旅遊玩幾日,那就另作別論。

記得最近幾次在台北吃宵夜,不時吃到冷筍配沙律醬,這裡也有,想起自然想吃,不過要晚市才供應。



當今飲食部落客圈沉緬放逸,不問世事討厭政治者眾,見到不平事選擇默不作聲,沒有運用自己的名聲去抱打不平,只會用來R著數試食試住;仗義執言者通常不太受歡迎,每每一句說中其要害,所以現在有不少部落客,不太喜歡與我同桌。



對一些好人好事,我是義無反顧地支持,擇日再來是必然,希望可召集三幾位朋友,一起吃個夠本。

What to eat吃什麼:中環雲咸街75-77號嘉兆商業大廈地下A號鋪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