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
台北三十小時:沒有陽光的下午@FIKA FIKA Cafe
人在台北,去咖啡館是指定動作,尤其是今次與兩位氣質文青女生同行。
L:(我邊係,你先係真文青。)
J:(我呢啲係偽文青咋。。。)
文青一詞近年已被廣泛利用,去電影節又可以叫文青,去音樂節又可以叫文青,去flea market又可以叫文青,當然少不了咖啡館,好像要是文青才能喝一口咖啡。
(頂,我呢啲係過氣裝文青嚟咋。)年過四十,還叫真/偽文青?
(四十歲都可以做傑出青年啦。)友人一句秒殺了我。
我們在態芮吃過午飯,下一站,FIKA FIKA Cafe的陽光店。
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
Hong Kong Tatler之港澳最佳二十間餐廳,你們認同嗎?
一向是走上等人路線的Hong Kong Tatler,以前後生時代每次一打開雜誌,裡面介紹的不是名流紳士的ball場生活,就是高級玩意。
近年開拓了飲食版圖,感覺上再沒有以往的高不可攀,起碼我這位英文都唔識多個的港仔,都會關注一下。
日前T.Dining by Hong Kong Tatler,公佈The Top 20 Restaurants In Hong Kong And Macau 2018結果,我還是有點愕然。
當中二十間餐廳,我這位窮L只去過四間半,(點為之半間?請看下去。)
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
愛群快餐店:彩虹炸雞髀
下星期是今年第二場窮L飯局,(記住,是今年第二場,我真係漏氣)因為某些菜式要預訂兼要付訂金,特意先來一趟。
講好數,仍然是下午茶時間,不如先喝一杯奶茶才走?
想起村內有間快餐店,其炸雞髀曾經被傳媒報導過,它就是愛群快餐店。
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
Supergiant Tapas & Cocktail Bar:與龍共舞月球底
龍蝦熱潮依然方興未艾,由上世紀八十年代,香港最美好的時代開始,龍蝦與有錢人成為了等號,每次聽到有人在投資上獲利,總會擺出一副暴發戶咀臉,豪氣地以龍蝦作早餐。
踏入九十年代,大型連鎖酒家漢寶,將龍蝦平民化,自此像我輩的窮L,也有機會一嚐龍蝦的滋味。時至今日,各大酒店自助餐,皆以波士頓龍蝦應戰,開邊橫陳在櫃檯,一個人吃夠六,七隻才叫罷休,這些也可說成為香港龍蝦發展史吧。
當然,想追求極緻之味,波士頓龍蝦未必是閣下心水,但是藍龍蝦、本地龍的身價高昂,非隨時可以輕鬆地吃一餐。反之波士頓龍的身段不高,除了白烚凍吃之外,落入大廚手上,隨時引發出無限的想像力。
銅鑼灣精品酒店,美麗華旗下的Mira Moon,其餐廳Super Giant,由明天(16/11)開始,一連十日,推出連同前菜,一共六道菜的鮮活波士頓龍蝦宴,價錢為$588一位另加10%服務費。(如果是Mira Plus會員,可享有七五折優惠,否則,早兩天預訂,一樣有八三折。)
三家村水產:一夜傾情
說到香港的浜燒,它不是第一家。
但是,在香港臨海的浜燒,它是只此一家。
坐落鯉魚門三家村碼頭,由一班釣魚發燒友開設的三家村水產,由本地與日本直送的海鮮擔當主角,開業不久,已經生意興隆,可見香港人對海鮮的熱愛程度一直不減。
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
Blue · Butcher & Meat Specialist:肥美秋之蟹宴
這是我第一次沒有在Blue . Butcher & Meat Specialist,吃過任何牛肉與豬肉的晚上。
上月尾,Feedme Guru與香港旅遊局合作,舉辦的名為Crabailcious美食節,直到本月尾,一共有超過六十間餐廳參與,當中有不少顯赫的名字,例如城中Fine Dining代表Petrus、曾經是米芝蓮三 星中菜新同樂、上年一開業即拿下二星的日本懷石料理柏屋等等。
今次肥美邀請我來到熟悉的藍色屠夫,品嚐其Crabailcious四道菜餐單,價錢為$550一位,另外加10%服務費。
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
Shiro:一季一會
從未光顧過任何一間Shiro,如非在太古坊工作的美女朋友提議在此午飯,我未必會看得上眼。
記憶所及,已結業的希慎店,劣評如潮。
既然她想吃,而且經Openrice訂位,還有些微的飛行哩數賺,就姑且一試吧。
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
The Place:秋意日韓風
應該是我最後一篇自助餐的文章,除非唔係。
日前我在個人的社交平台,宣佈不再吃自助餐,不論是自費或者是公關們邀請試食也好,總之,來年將會進一步減產。
(你估同果啲自己唔鐘意嘅同行,同檯食飯或寫埋同一餐,真係好過癮嗎?)
說到尾,身體要緊,尤其是我已一把年紀,無謂與那些初生之贖爭飯食啦。
有一段時間沒來過旺角Cordis的The Place,就算今年我生日期間,酒店寄來的自助餐禮卷,我沒有用到。
入秋後,自助餐以港人最喜愛的旅遊地點:日本與韓國作為主題,推廣期到本月尾。
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
蘇記:天下浪子只剩我一人
五年多前,在此寫過一篇有關石硤尾蘇記的文章,借豬扒麵話當年,回憶起中學年代的青蔥歲月。
當時,文中我提及過三位舊同學。其中一位,是家偉。
家偉:(有無工好介紹呀?而家呢度做得唔太開心。)
結婚數年,兼已為人父的家偉,單身的我,未必能感受到他承受著幾多重量。
有一次他致電給我,相信他已經安頓下來,問我有沒有適合人選擔任要職。
我:(我留意下。)
最終我忘記了件事,心中有愧。
晚上再次來到蘇記,突然想起這段軼事。
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
台北三十小時:巷弄麻辣綠洲@吳名麻辣
回到2001年,第一次到台北,那時S.H.E剛出道,周杰倫剛推出第二張大碟范特西,流星花園熱潮正盛的年代,我仍是二字頭的年青人。
晚上與朋友們在士林夜市,瘋狂掃地道小吃,接著便到某咖啡店喝咖啡。
他們提議去宵夜,吃麻辣火鍋,我聽罷旋即皺眉,當年我是受不了辣。
(我返酒店先,你哋慢慢。)
相隔十多年後,才獻出我的第一次,在台北品嚐麻辣火鍋,全憑兩位同行氣質女生,不吃麻辣心不死,三個人在咖啡館,不斷拿著手機去搜尋,台北麻辣火鍋好去處。
臨急抱佛腳,太過出名的一定沒有位,友人L說:(你哋有無Check IG message?我之前send咗間比你哋睇㗎。)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