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

一個港英仔的自白


上星期,看過一段新聞,有關英國文化協會的廣告,一句"This is GREAT Britain",惹來政治不正確的風波,於是當局將廣告撤掉。
有網民解讀為大英回歸統治香港的先兆,特區政府見狀如驚弓之鳥,豈能容忍?

特區政府越無能,大家便會自然地想當年,越來越懷念過去,港英時代的日子。想起昔日香港的歌舞昇平,沒有蝗禍的日子,想起彭定康的千金。。
先不要說甚麼政治,社會風氣,今次膚淺一點,只談談英國的流行文化,的而且確,影響我們至深,尤其是六,七十年代出身的一群。


相信,大家也曾為英倫音樂而著迷,由最早期的Beatles,滾石,到八十年代初如Depeche Mode,New Order,Duran Duran。。。。。直至九十年代的Brit-pop大戰,當年你是跟著Oasis大叫Live Forever,或是貪Blur的主音Damon靚仔?Radiohead的OK Computer大碟,是你的CD架上的必然正選嗎?


小時候的亞視,還未淪落至被人罵仆你個街,起碼,我會看亞視獨家轉播的英國足總盃。(為何當年會用上英國,而不是英格蘭?直至今天我還不甚理解。)與周六賽馬日之前的聯賽精華。我與愛華頓的感情,就是在這段時間萌芽,去到世界杯,自然地為英格蘭打氣,即是今天人常掛在口邊的殖民地情意結,直到今天,英格蘭球迷在香港仍佔大多數,不過成績依然沒有起色,每次大賽前例牌打飛機,吹捧為幾十年最強,倒頭來一次又一次令球迷失望。不過,球迷一向是愚忠的,像梁營的梁粉,或愛港力量,建制派班支持者一樣。



當年日系街頭時裝,在香港未成氣候,大大隻BOY字的T-Shirt,你們穿過沒有?Burberry的polo,刻意做個不扣鈕的男孩,露出格仔邊show off,腳下的Dr Martens,行街上學打波三合一。。。。。。今天的Fred Perry價錢數級跳,仍然大把人買,Dr Martens鹹魚翻生,其他如Paul Smith,Clarks,Jack Wills,Ted Baker。你也曾經/已經擁有吧?

經歷廿年的殖民式生活,時裝,音樂,電影,足球,甚至巴士,郵筒,英女皇頭的硬幣,郵票等等,彷彿在我們的骨子裏,落地生根,自然地隱約散出味道來,有時,你想洗去,也洗不掉。

其實,早在年前,鳥語花香,地靈人傑的蘇屋村清拆,一樣比口痕友說是特區政府去英化,其中一個犧牲品。
點解?蘇屋的英文名為So Uk,堪稱全港最"英"的地方,So UK喎,當然難逃劫數啦,哈哈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