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大家去旅行的時候,也會樂於刺激當地消費,比平時吃得好一點,真難想像有些人老遠去外地旅行,還要吃連鎖快餐店!
一個人在台北途上,沒有朋友們在旁,只能以美食來解寂寥,某程度上,美味比起友誼更為永固。
有朋友說過,台北的西餐近年的水準有所進步,但我還是鍾情日本料理,始終,台灣曾經被日本統治過。
日本料理林立的中山區,林森北路一帶,回想十多年前首次來台,在區內的烤肉店育顧龍,吃過一頓美味的炭燒烤肉。。一別,整整十年,再次走到來這一帶吃日本料理,在下著大雨的中午,來到野壽司。
野壽司是江戶前風味,簡單一點去解釋,壽司預先沾上醬油,當吃壽司時無須再加,當然你喜歡醬油溝山葵的話,也可以,付鈔的是你,沒有人可干涉,不過也希望大家,可以尊重別人的飲食文化。
平日中午的野壽司,只有寥寥數名食客,我全身被雨淋濕,衣衫襤褸,顯得有點異相,始終在台北賣到$1000 台幣一客的午餐,就算不是高級料理,也不遠吧。
我說$1000台幣一客的套餐,便是特上握壽司,一共有十貫,一個細卷,還有沙律作頭盤。
師傅首先為我握的是花枝壽司,亮白的花枝表層,有數條小小刀痕,醬油更能滲進在花枝裡面,味道鮮甜,花枝肉質肥美,彈性十足,壽司飯握得很好,緊而不死實,還有點鬆軟感。
以紫蘇葉包著的白蝦壽司,感覺較油潤,紫蘇葉味道頗突出,略嫌搶去白蝦的鮮味呢。
青花魚色澤亮麗,鮮甜而柔軟,邊位更帶著彈性,充滿嚼勁。
軍艦代表三文魚子,飽滿的三文魚子,入口盡是鹹鮮的香。
北寄貝爽脆,鮮甜得像剛在海中撈上來。
日本料理上的刺身,不一定全部是來自日本,像台灣花蟹是就地取材,蟹肉拆成一絲絲,略施一點醬油,鮮味盡顯。
池魚同樣是柔軟的感覺,醬油味把池魚的味道提升不少。
蔥花吞拿魚碎很油潤,帶著甘香的脂感,相信在這段時間,給我一碗吞拿魚碎蓋飯的話,我一樣可以吃得下!
師傅在甜蝦身上介了數刀,與第一味花枝一樣,更容易被醬油吸收。
沒有大拖羅,沒有海膽,以燒饅魚作最後一貫。
接下來還有玉子,蛋香不算太甜,青瓜卷算不俗,很難會失手,除非是隔夜。
當然難於與早前吃過的阿吉師比較,大家風格不相同,我只說各有千秋,阿吉師賣的是抵食夾大件的Omakase,野壽司相對精緻一點,適合來享受。
急風中送陌生路人,雨中歸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