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幾天最熱門的話題:(你去咗影隻Rubber Duck未?)
老實說,當人人都為此膠鴨而瘋狂,我真的不明所以,只是一隻巨型膠鴨而已,為甚麼會成為全城熱話。有人說膠鴨會帶來歡樂,令人開心,對不起,實在看不出甚麼玄機,會令到我心花怒放,或者,我是一個不輕易言笑的人。
當隻鴨飄到去海港城之後,眾人一邊影,一邊上載至社交網站,有如自殺式洗版一樣,差不多每條News feed,都是一片黃海。這場禽流感,果然會人傳人,而且比那些H5N1,H7N9吹得格外兇。一時之間,We all live in the yellow rubber duck,yellow rubber duck,yellow rubber duck。。。
如果,就算由膠鴨,變成巨型Mary吹氣公仔,也一樣會大收旺場吧,到時候吹氣公仔順利入屋,老少"鹹"宜了,哈哈哈。
我不是別人擁護我就反對的人,但我真的對此鴨沒有感覺,沒可能要我去分享,你估我會是為了要向某些機構獻媚,而要去做一些超越自己底線的事?做人,始終都要有個格調。
不過,我自己就頗喜歡鴨的菜式,今次任我借題發揮,分享一下我吃過美味,與鴨有關的味道。
片皮鴨不再只限京菜館才供應,粵菜館一樣可以吃到。當然,上北京菜館吃,才叫正宗。
鹿鳴春大名無人不曉,片皮鴨是每次來必吃之物,每次都有水準,鴨皮酥脆,皮下連著點點肥膏,尤其甘香,可是對上一次到訪,已是四年多前的往事了。
另外的酒糟鴨肝,絕對不能錯過,甘香豐朕的鴨肝,帶著幽幽的酒香,懶理膽固醇超標,也要大叫膽固醇萬歲。
近期很多朋友推介沙田凱悅酒店,沙田十八的北京填鴨,數年前酒店開張不久之時,曾經與數位朋友一起來試。
大家上北京菜館,吃填鴨只會吃皮,如果想吃鴨肉,便要另外再加工,炒個鴨鬆,或者用個鴨殼來滾湯,沙田十八的北京填鴨,是分開三部份。第一是先吃鴨皮,沾些砂糖吃,鴨皮香脆得薄如紙,連同砂糖入口即化,砂糖同鴨皮之配搭,果然絕妙。
第二部份是吃鴨胸肉,再沾些醬,用餅皮包著來吃。其實等同走皮之吃法,目的是全面性感受鴨肉的香,不過甜醬的味道太過濃吃甜,將鴨肉的香味蓋過,而鴨肉的質感亦不見得出眾。第三部份是皮連肉一起,加些京荵,甜醬,再用餅包埋一起吃。連皮的肉比淨肉更嫩,香脆鴨皮與嫩香鴨肉一口過,這次北京填鴨三重天,當時令大家眼界大開,原來吃填鴨,也可以這樣地吃。
記得當晚其他菜式的水準不過爾爾,難怪同行的朋友陳真,慨嘆著沙田十八,只能食隻鴨。
八寶鴨是近年吃得頗多的菜式,第一次嚐此味在蓮香樓,那時候覺得驚為天人,真的好吃,以後每次到蓮香樓吃八寶鴨,我總會拿著把刀,起勢作狀,像開鏜手傑克,將鴨肚劏開。。。。蓮子,鴨肉,鹹蛋黃緩緩地流出,非常快感,說到至此,我是否有點心理變態?
後來,曾在港大校友會,吃過更好的八寶鴨,加上蓮香樓近年的水準有所下滑,往事只能回味。
多年前長期當夜班,公司在港島區,有時候下班會獨自去宵夜,某個晚上走到去西環山道的波記,吃過一碗鴨髀瀨。。。
天然的鴨油香,與鮮香的湯底渾然天成,想起,已是一切完美,令人夢牽魂繫,實在難以用三千字來形容此美味,我只說兩個字:(天瀨)。
有一次,拉大隊來宵夜,十個人叫十碗鴨髀瀨,同一時間上桌,蔚為奇觀,這就是霸氣。
西餐桌上的鴨肉菜式,大家最熟悉莫過於Duck Confit,不過近年吃過的油鴨腿,沒有令我留下深刻印像,如果,是鴨肝呢?
用鴨肝來充鵝肝的餐廳可不少,鴨肝是如此地低賤嗎?看看Chef Eddy的示範吧。鴨肝先沾上粟米粉,然後拿去煎,外層因為粟米粉而更加香脆,鴨肝內裡粉紅嬌嫩,味道甘香豐滿,底部的配菜不是用蘋果或雪梨,用上炒香的雜菌,與其說是顛覆,不如說是另一種態度。
上年有幸受到邀請,到Watermark一嚐限時供應的血鴨菜式,因為當時的大廚,曾經在法國賣血鴨為名的銀塔餐廳任職過,所以便將血鴨帶來香港,誠為食客之福氣。
濃得像朱古力醬的血汁,把鴨胸肉完全蓋過,以鴨肝,干邑,紅酒,上湯,連同鴨血煮成的醬汁,帶著酒香止外,還有鴨肝,鴨血的味道,非常濃烈的個性,配上柔軟,嫩滑,肉味濃的鴨胸,這段血戀,愛得海枯石爛,可歌可泣,完全不能自拔。
吾道不孤,身邊不是個個都是為鴨而瘋狂,也有些人的想法與我相若,某位外籍朋友,先將膠鴨相上傳,繼而再來一張北京填鴨的相片,before and after的對比。
這一刻,我終於笑了,LIKED。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會否到長洲一遊?有新一家的芒果糯米糍好抵屌。
回覆刪除你講得好啱,見到隻戇膠鴨真係人都顛,食膠左落肚好過.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