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喜歡吃麵,當發現一些較有特色的新麵店,總會有興趣去試試。灣仔軒尼詩道上,有間新開不久,以牛骨湯作招徠的車仔麵店,友麵館。
坊間的車仔麵店,大多是不注重湯底,喝到的只是深色得有點曖昧,不知用甚麼材料熬製出來,喝到最後一滴湯,仍是猜不透。
難得有車仔麵店,刻意標榜湯底,在日前的晚上,走過看看是甚麼樣子。
小弟在灣仔,銅鑼灣一帶,車仔麵的選擇,不出登龍街新記,糖街榮記,與晏頓街的立食車仔麵,三者各有千秋,堪稱我在這一帶的車仔麵鐵三角,至於這間友麵館,可否闖入一席三重彩冷腳?真的要試過才定奪。
友麵館供應的,不止麵食,還有其他小吃可選,全部是自家製,像鬼馬油條,通常只能在小炒店才吃到,絕少在車仔麵店出現之物。
麻辣肚絲帶有濃郁,刺激的麻香,或者是怕客人受不到辣,所以只有麻香,辣度不太強,滲進每條爽口的肚絲,對不大吃辣的人,也能予取予攜,這一刻欠缺的,是一支冰凍啤酒,雪到結霜的為佳。
車仔麵的配料,不出大路的魚蛋,豬紅,豬皮,蘿蔔,我貪心一點,來碗招牌大碗麵,$38一碗,不是,應該是一窩才對,因為這個大碗麵,以砂窩盛之。
材料包羅萬有,那些傳統的車仔麵配料從缺,蝦丸,墨魚丸是自家手打,西洋菜餃與韭菜餃都是親自操刀,還有牛腩,鹵蛋,與基本配料如腐竹,韭菜等等。
試一口牛骨湯,清鮮而不膩,同時亦不混濁,牛骨熬出來的甘醇,喝到後半段才開始散發出來。
有時會想到一些傳統的民間小吃,流落到今天廿一世紀,時代不斷向前,以前的那渣麵,怎會像今天的姿整,我不是說手打蝦丸,用牛骨熬出來的湯不行,論味道而然,蝦丸爽彈之中,蝦肉鮮味顯彰,墨魚丸入口彈牙,很實在,韭菜餃的餡料更是甜美。。。
我只覺得,一件事物,為了因應潮流而改變,美其名為與時並進。難聽一點,是妥協?
撫今追昔,傳統車仔麵帶你想當年,新派車仔麵會鼓勵你向前看。
車仔麵,還是哪渣一點的比較好。修飾太多反而有點俗艷,逐漸變質,再不是以前那種粗獷的庶民味道,在我心中,回憶,從來大過天。
低頭族當道,友麵館為照顧這類人,由每天下午兩點,到晚上十一點,提供免費Wi-Fi服務,賣車仔麵也有此增值位,果然與時並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